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3日讯“又是这根刺!S型!”近日,52岁的刘女士因腹痛到武汉市第四医院古田院区急诊科就诊,经检查,是一根鱼刺卡在了肠道。而且医护人员发现,很多误吞鱼刺的患者,取出来的都是这种S型的刺。
“各种鱼类是深得武汉市民偏爱的食材,因为误吞鱼刺而需要就医的案例也不少见。”胃肠外科的宋亚锋医生告诉记者,被鱼刺卡住的常见的部位是食管入口处7cm左右,此处比较狭窄,异物难以通过,而且紧贴主动脉。一旦鱼刺穿透食道刺入主动脉,可能造成致命的出血。如果鱼刺进入消化道,则可能导致胃壁或肠道壁穿孔,引起腹膜炎而危及生命。
“好在这次发现得及时,以后吃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昨日,刘女士从武汉市第四医院出院时,直呼庆幸。
据宋亚锋介绍,这根鱼刺呈S形,两头尖,大约3厘米左右,位于小肠的回肠段,横着卡在肠管内,扎破了附近的肠壁。鱼刺不仅导致了肠道发炎,还因为感染而出现了腹腔积液。为了避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医护人员随即为刘女士安排了手术。
在手术中,团队成员发现,由于鱼刺又继续在肠道内游走,此时已经扎在了另一处肠壁上,前后共造成了三处伤口。他们将鱼刺取出后,又对破损的肠道进行了缝合修补和清理。手术进行得很成功,经过后期的治疗,刘女士目前已无大碍。
但刘女士很不解,这根刺不小啊,吃鱼时怎么会没看到直接咽下去了呢?
“不光是你,很多患者吞进去的鱼刺也都是这种样子的。”宋亚锋医生告诉她。
那么,到底是鱼身上的哪个部位,迷惑性这么强?总让人不得不为这根刺额外付费呢?长江日报记者采访了水生所研究员刘焕章。
“与其说是鱼刺,不如说是鱼骨头。”刘焕章看了一眼记者发的图,马上认出来,“从学术上讲,这个是后匙骨,位于胸鳍基部内侧。这个位置在鱼肚皮前面一点,很容易被误以为这个地方也是肚皮,没有鱼刺,一不小心就会连肉带刺一起吞进去。”
“吃鱼时要小心这个部位,最好是先剔出来。”宋亚锋提醒,大家日常在食用鱼类,特别是多刺的鱼类时一定要细嚼慢咽,避免“囫囵吞枣”或和其他饭菜一起吞咽,防止因为误吞鱼刺而导致严重后果。如果明显感到吞咽困难之类的不适,或者之后出现肠胃疼痛等,切勿尝试喝醋、吞饭之类的“土方”,需要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帮助。(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杨京 易呈志)
【编辑:余丽娜】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举报/反馈

长江日报

8991万获赞 100.2万粉丝
长江日报·影响有影响的人
武汉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