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回顾与展望《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文化巡源》之重庆行
重庆,简称“渝”。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直辖市。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主要有土家族、苗族。重庆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热,夏季因地形郁闷,气候闷热,成为长江三大“火炉”之一。
重庆市下辖26区8县4自治县:
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綦江区、大足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荣昌区、开州区、梁平区、武隆区
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重庆印象》
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重庆四面群山环抱,嘉陵江与长江交汇于此,被称为山城与江城。江水蒸发不易扩散,潮湿的空气处于饱和状态,更容易形成大雾,造成重庆多雾,又被誉为“雾都”。山城重庆,自其诞生起,就有着与平原城市不同的生存哲学。江雾渺渺惊云霄,山城叠叠尽舜尧!山环水绕,江山并存。山是骨架和脊梁,水是血脉和气韵,山和水的一曲和弦,弹奏了千万年。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在重庆市境内能遇见雄伟的瞿塘峡和秀美的巫峡。
重庆很多景点景不符名,“天生三桥”不是桥,而是三大石门洞;“十八梯”不是梯,而是一条风情万种的古街;“渣滓洞”不是洞,而是国民党的一座监狱;忠烈英灵载千古,坚守信仰岁月稠;酷刑暴虐贞不屈, 甘洒热血写春秋。“洪崖洞”亦不是洞,而是一栋吊脚楼;高阁临江驻云碧,洞门嶙峋半掩体;脚楼景灿光不断,嘉陵大桥衬滴翠。“李子坝”不是坝,而是一个轻轨车站;轻轨穿梭李子坝,出入云雾楼阁中;高架飞渡二号线,戴月追星跨彩虹。“磁器口”不见磁器,也是一条食品齐全的古街。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有1800年历史的磁器口,素有巴渝第一古镇之称。磁器口古镇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马鞍山踞其中,金碧山蹲其左,凤凰山昂其右,三山遥望,两谷深切。凤凰、清水双溪潆洄并出,嘉陵江由北而奔,江宽岸阔,水波不兴,实为天然良巷。
天生三桥依次为“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位于重庆武隆区仙女山镇。三桥横卧仙女山,地穴天坑气非凡;瀑泻泉飞雾绕谷,身沉峡底仰天外!
人民解放纪念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心,是重庆市标志性丰碑。它代表着和平与解放,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丰碑屹立傲苍穹,英灵浩气永古存;雄塔浮雕佑后代,缅怀先烈记丰功。
朝天门位于重庆城东北方向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襟带两江,江面广阔,百舸争流;壁垒三面,地势中高,两侧渐次向下倾斜,人行石阶沿山而上,气势极为雄伟。朝天门码头不仅是山城的商业黄金地带,也因为承载了山城人对往昔岁月的记忆,成为重庆市民心中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特殊符号。1997年,重庆升级成为直辖市以后发展迅速,市区面积每年平均新增约25平方公里,这里高楼林立,风光无限。站在重庆渝中区的山顶上面,看万家灯火,听朝天门的船笛长鸣,望长江和嘉陵江汇合,入峡东去,实在壮观。
重越千里,庆在广大,重庆处处皆圣景。重庆市大足区大足石刻,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黑山镇境内黑山谷景区。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江津四面山景区。云阳龙缸景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阿依河景区。黔江区濯水景区。奉节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涪陵武陵山大裂谷景区。万有因缘,心驰神往矣!
余自幼被众位大德恩师接引言传身教,以毕生白衣孝行天下,许身报国,行愿和平。至1989年21岁遵师训出山立业,从松宜煤碳矿务局、松宜多种经营局,装饰装璜工程包工头获得富足资粮,于1995年到重庆投资兴业,1996年1月8日华丽转身,重庆泰古科贸有限公司应运而生,以此起步,涉足北上广深遍及海内外如日中天,为1996年5月18日松滋撤县建市纪念日,携手台胞韩玉共建洈水世界和平家园起动打下坚实基础。重庆乃余之永恒感恩戴德心之所念,文化巡源和平足迹遍神州之缘起也。
2024年4月5月重庆行,重庆朝天门地处黄金水道要冲,早在西汉年间就是重庆最大的码头,是重庆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朝天门广场是一处美丽与文化并存的景点,是了解千年码头文化、纵览两江汇流风光的绝佳去处。朝天门广场占地8万平方米,由观景广场、护岸梯道、交通广场和周边环境配套四大部分组成。每年初夏,朝天门左侧碧绿的嘉陵江在此汇入黄色的长江中,形成“泾渭分明”、“夹马水”的奇特景观;右侧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后,声势愈发浩荡,它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的“黄金水段”,令人称奇。2016年5月,“朝天门”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重庆来福士位于多年GDP增速保持中高位增长和中国“四大战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自贸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发展要地——重庆。它是新加坡在华投资最大的单体项目,坐落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接圣街8号,是城市心脏坐标“零公里”所在地,集合轨道交通、公交、轮渡为一体的多维立体交通网络,无缝对接城市三大CBD(解放碑、江北嘴、弹子石)及周边商圈,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向心力。;2021年,重庆来福士获得CTBUH高层建筑+都市人居先锋全球奖“最佳高层建筑(300-399米)”全球最高大奖。
陶渊明和诗经中的重庆南山,阳光充沛、植被繁茂、森林绿盛、空气新鲜,不仅是山城大肺叶、天然大氧吧,而且是宗教、抗战、历史、旅游文化盛地,更是上天赐予的神奇美丽的天然养生长廊,堪称天下第一南山!
武陵山珍是中国第一家百种野生菌菜森林美食和土家苗寨特色菜有机组合而成的中国养生新菜系,中国第一养生品牌,27年专业专注康养。
首创的中国养生会馆坐落于重庆寿比南山养生街。
犹太王族武陵缘,鸿雁鹏程金鹰园,
大小宝鼎荣光圆,和平笔墨总归元。
王道养生毕麦先,竹本高洁武陵源,丰硕五行大小乘,平衡健康福寿全。
毕麦(中国食用菌协会监事,周医堂和武陵山珍五行养生产业创始人,重庆市政协委员。)耕耘养生产业、养生经济,运用五大发展理念,打造了“养生道法+养生密码+养生八疗法+百种蘑菇+中国元宝枫”五大核心竞争力,成功创立了“养生餐饮(火)+养生食品(土)+养生农业(金)+养生养老(水)+养生教育(木)”五行养生产业一条龙,开创了五行养生产业新模式。
重庆市武陵山珍经济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毕麦,1994年东渡日本归来的王竹丰改名为毕麦,寓意为立志用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追赶麦当劳,他发明独创中国养生第一品牌东方魔汤武陵山珍,确立了立足重庆、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百年梦想千年品牌”战略,他是武陵山珍和中国食用菌产业革命和中国第九大菜系的发明奠基人,打破了几千年来多种蘑菇不能同锅、同煮、同食的误区和神话,为小蘑菇找到了大市场,被国际蘑菇协会主席西摩授予国际养生保健金奖;他是中国第一个将1500名服务员训练成为养生顾问的中国餐饮百强企业。
毕麦18年来将养生文化落地生根创新出养生产业,发现了养生经济,发明了“东方魔汤”、“养生礼品”、“养生八疗法”、“养生密码”和“每天养生五个一工程”,发起成立了不发文凭没有围墙和教授的中国养生大学,影响和带动了更多的人弘扬中国养生文化、打造养生产业、探索养生经济,被媒体誉为“中国养生经济第一人”。
重庆南山大金鹰园:大金鹰雄踞海拔671米的南山最高峰鹞鹰岩,由红色的海螺和金色的鹞鹰组成,高约50米,有楼梯通道上到大金鹰顶 。南山最高巅上视线开阔,360度环顾处处皆风景,放眼望去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关于鹞鹰岩是有故事传说的,重庆是“鹰飞之城”,大金鹰位于铜锣山脉,鹞鹰岩上空是猛禽迁徙的重要过境之地,据记载猛禽有20多种,每年五月是迁徙高峰时期,每天会有上千只鹰掠过鹞鹰岩上空,单日记录超过10000只。神奇的大金鹰由此而建,也成了南山的地标建筑。
长江嘉陵江如两条银链环绕着山城重庆;渝中、江北、南岸的群楼建筑错落有致极有立体感,大剧院、来福士等地标建筑历历在目;横跨两江的几座长江大桥、嘉陵江大桥清晰可见。
重庆南山之巅,大金鹰是山城的守护者南山大金鹰建成于1998年,由重庆长江大桥春、夏、秋、冬4座雕塑的设计者叶毓山设计。
重庆主城被铜锣山、中梁山、缙云山等山脉所分割,“山城”之名由此而来。这一系列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山脉所构成的川东平行岭上空,每年春秋两季都有猛禽迁徙的盛况上演。
相传大禹治水途经南岸,娶妻涂山氏,为治水患,励精图治,三国家门而不入,却于铜锣峡遇一巨大海螺妖兴风作浪,阻挡了大禹治水前进的道路,西天灵鹫寺如来佛主,感知水患、妖螺带给人间的疾苦,便派其座驾前的灵鹫前来降服那海螺巨妖,将其镇压于南山之巅,为了感谢这降妖除魔的神鹰,愿其永保一方百姓,人们便将这镇压螺妖的山巅取名大金鹰。
南山涂山寺,原名禹王庙,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涂山之巅,是重庆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建设时间已经无从考证。据已有资料记载,西汉年间,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修建了一座禹王庙,涂山寺在西汉年间为禹王祠、涂后祠、庙宇供奉大禹与涂后的塑像。史载大禹治水在涂山娶涂山氏为妻,古人为纪念夏禹治水的功绩,在山上建“禹王祠”,其后建禹王庙、真武寺。
涂山寺是一个“三五寺庙”,五块钱的茶,五块钱的豆花饭,五块钱的门票,就可以在涂山寺耍上整整一天,风景又好空气又清新,还安静,安逸。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路经此处,并作诗一首: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老君洞道观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桠附近的老君山上,依山造殿,凿壁成像呈“玄”字形格局。始建于汉朝三国时期,正式创建于隋末唐初,历时1300多年。有说法唐代原为佛教寺庙“广化寺”,同时也有记载为夏禹之妻涂山氏神庙,后重修又拓建。明末战乱后开始为道士管理。从此正式改为道教宫观,名“太极宫”(俗称“老君洞”),曾经早期为正一天师道场,后再次颓废,清代乾隆四年开始由全真道士住持并复兴,从而遂渐成为全真龙门派道场。
重庆行,走进昌州古城,犹如穿越到宋朝的昌州。这是一幅描绘宋朝古昌州繁荣景象的全貌图,定格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市井风情。这里是一个永不褪色的历史文化风情城,设有府衙、戏台、绣楼等建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昌州城楼。城墙以青砖砌筑,造型古朴典雅,结构端庄稳健。城门设计有三个门洞,正门恢弘大气,而两侧门通道内分别绘有牡丹亭和牛郎织女,画面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意寓要坚定自己的所爱,更是传达出情意源远流长之意。
穿过城门,走在仿古青石板上,徜徉其间仿佛再续前世姻缘。再往前便是昌州府衙、戏楼。这一带是古韵最浓郁的一片,宋式建筑、书画文物、民俗器具、仿古剧目,游客在这里可以实现一次穿越时光之旅。
昌州城楼、三生石、昌州桥、香霏桥、昌州府衙、戏楼……景点沿途布置,还定期举办开城仪式、仿古迎亲、仿古断案、开门大吉、文艺汇演等各类表演活动,热闹非凡。
漫步昌州古城内的衙门、寺庙、祠堂、戏台、碉楼、作坊、铺子,在古旧的石板路上,在青瓦屋檐下,沐浴一场细雨纷飞,听白衣少年吟一阙宋词缱绻,看诗意无比的渔舟唱晚。走在香霏阁栈道上,静观湖光山色的宁静,听慢行的脚步以润物无声的力量,轻轻消融着城市的喧嚣;在帝师桥触摸步步城墙,先人圣贤的教诲回荡耳边,那廊桥下,氤氲着潺潺湖水,感受繁华与古韵的交融;常平仓它装着粒粒皆辛苦的收获,承载着人们仓廪实、食无忧的祈愿;棠香书院散发着“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光芒;还有大千坡、国梁坡、国模坡,铭记先贤,传承城市文化。
昌州古城金明寺。星相图。大足石刻宝顶景区电子屏:欢乐龙水湖,养生巴岳山,幸福嘉年华。美丽乡村[桃花源]
龙水湖位于大足南部,坐落于巴岳山脉分水岭西侧,与铜梁、永川、双桥三区县市相邻;地跨玉龙镇、龙水镇、双桥区。交通便捷,距全国著名的“五金之乡”龙水镇5公里。龙水湖系濑溪河、小安溪河的发源地之一。景区内由形态殊异的108个小岛点缀湖中,延绵约10余公里,形成了山、水辉映的独特景观。又因其座落于西山脚下,因此被誉为“重庆西湖”。
大足位于北纬30°,是中国柠檬金三角的重要一角。该纬度下的大足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雨水充足,种植出的柠檬品质优良。高升镇就有一个千亩柠檬园,园内有柠檬叶茶、即食柠檬片、柠檬膏、柠檬果酒等几十种优质佳品。其中,即食柠檬片等商品主要面向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出口。
重庆大足宝顶山牌楼。图2天下大足阁楼。卧龙听禅:因山体突露的岩石形若巨龙伏卧,状如听禅之态,故名。
大足始建于唐乾元元年,昌州府治所在地。因母亲河“大足川”(今濑溪河)而得名,取意“大丰大足”。自古以来,大足文化昌盛,山水秀丽,令人向慕之地。从石刻故里、五金之都、海棠香国,到中国优秀魅力城市、魅力文化景区、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大足“天下大足,福满人间”的魅力正精彩绽放。
宝顶山景区位于重庆市大足城区东北12公里,以宝顶山石刻为主体,包括圣寿寺、广大寺等千年古刹,以及大足石刻博物馆、老街、仿宋街等文博展馆和购物街区,是集观光、旅游、度假于一体的世界遗产地特色文化景区。
宝顶山石刻是大足石刻最精美的组成部分,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一代僧人赵智凤以一已之力,组织僧侣、工匠开山凿石,以大、小佛湾为中心,四周分布近20处结界像。历时七十多年,造像逾万,打造出一片极具特色的人间梵境。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石窟艺术的最后丰碑,因其凄美,规模庞大,内涵丰富,整体布局,图文并茂,具有鲜明的世俗化色彩,是中国石窟艺术的最后绝唱。宝顶山石刻所处的佛湾依据山体呈倒U字形,东、南、北三面崖壁上绘刻了三十一个主题,上至极乐世界,下至阴曹地府,包罗万象,精彩纷呈。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主题艺术展览《艺术涅槃——大足石刻展》共分为魅力、传承、圆融、流响、保护、重生、宝藏七个单元,通过大量文物、资料、图片、影像,全面展示石窟艺术从印度到大足的发展脉络、大足石刻在石窟艺术中国化进程中所开创的典范之美以及大足石刻的研究保护历程。2020年,大足石刻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石窟艺术起源于古印度,盛极于中华。从印度到中国从阿旃陀到大足,这条线路,连缀着一处又一处璀璨的石窟明珠。从公元前 2世纪到公元 13 世纪,1500 多年,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不朽的历史传奇。从释教到儒道,从佛陀到孔老,穿越时空,闪耀着一道又一道绚烂的智慧灵光。这条线路,绵延万里,流光溢彩,谱写了东西文明交融的浪漫神曲。
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释迦牟尼佛像、观音像和香炉等
大足石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一尊雕刻于南宋的释迦牟尼佛造像,重720公斤,佛像外着钩纽式袈裟,左手结正定印于腹前,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佛衣如绢丝绸,轻敷在莲台上,极有质感,远处看起来栩栩如生一般。
大足石刻博物馆位于大足宝顶山景区,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展陈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一座集陈列展示、保护、收藏及服务于一体的公益性、综合性的现代博物馆。
大足石刻博物馆藏品主要包括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为代表的野外石窟寺遗存,以及文物库房藏品两部分。石窟寺遗存现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文物库房藏品现有673件(套),实有6489件。
大足石刻中体量最大、雕刻工艺最杰出的一件香炉雕刻于明代,通高101厘米,重达近500公斤,由上至下分为五层,每层造型不同、图案各异,通体镂空,刻工极为精湛,可谓是大足明代香炉的扛鼎之作。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它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唐、宋时期中国石窟艺术风格的重大发展和变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重庆行,宝顶山石刻是大足石刻最精美的组成部分,开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年),一代僧人赵智凤以一已之力,组织僧侣、工匠开山凿石,历时七十多年,造像逾万,打造出一片极具特色的人间梵境。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石窟艺术的最后丰碑,因其凄美,而为绝唱。
宝顶山石刻所处的佛湾依据山体呈倒U字形,东、南、北三面崖壁上绘刻了三十一个主题,上至极乐世界,下至阴曹地府,包罗万象,精彩纷呈。
宝顶山石刻气势磅礴,雄伟壮观,生活气息浓郁,近万尊造像宛如一卷镌刻在500多米长崖壁上的连环图画,前后内容连接,雕刻无一雷同,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最高峰。
第21号 柳本尊行化事迹图,龛高1257cm、宽2540cm、深750cm,刻像67尊,正中为唐末嘉州(乐山)居士柳本尊,上下左右刻其行化“十炼”事迹图。柳本尊生活的年代为唐末五代,本名柳居直,是佛教密宗传法人。晚唐武宗灭佛,密宗在中原一蹶不振,处于隐蔽状态,但在南方边远地区仍有发展。赵智凤开凿宝顶山石窟,以柳本尊像收尾,表明他秉承了密宗成分。柳本尊缺指缺臂、缺眼缺耳,十炼于己,普度众生可以舍去身体的各个部位,殉道者也是唤醒者,这是宗教的震撼力。
第20号,地狱变相龛高1268cm、宽1995cm、深244cm,刻像133尊,上部正中刻地藏,其顶上并坐十佛,左右并列坐十王二司;下部分两层刻刀山等十八地狱。第20号地藏,诱人以天堂之乐,戒人以地狱之苦。艺术为宗教服务的同时,也借助宗教的力量保护了艺术。地狱变相是古代艺术家经常表现的题材,唐代画圣吴道子就曾以《地狱变相》壁画轰动两京,“都人咸观,皆惧罪修善,两市屠沽,鱼肉不售。”吴道子的壁画没能保存下来,但大足深山里的石刻传世至今。石刻以地藏为中心,他身后的四道光芒,上至天堂,下达地府。十殿阎罗在他的身后整齐排列,人们熟悉的阎罗王只是其中的一个。
第19号缚心猿锁六耗图,龛高600cm、宽300cm,主像卷发人为弥勒化身,所坐莲台刻六条绳索,各缚犬、鸦、蛇、狐、鱼、马六种动物,代表眼、耳、鼻、舌、身、意“六耗”或“六根”。
第18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高800cm、宽2160cm,刻像169尊,上部为西方净土盛况,中为西方三圣像,下部及左右为“三品九生”、“十六观”等。石刻展现西方净土无量光明之美,所刻的儆戒铭文“孝敬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把孝业放在第一位,表现的是本土化的佛教。
释迦涅槃圣迹:宝顶山第11号龛。建造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释迦佛像,慧眼微闭,神态安详,头北脚南,右侧而卧,下半身隐入崖际,右肩陷于地下,仅现大半个身躯,在中国石窟同类题材中,可谓规模最大的半身涅槃像。佛前弟子,帝王诸像,垂眉致哀,神情肃穆,收到以小衬大,以竖破横,虚实相济的效果。释迦佛像全长31米,只显露半身,构图有“意到笔伏,画外有画”之妙,以示佛大不可度量,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罕见,是中国山水画于有限中见无限这一传统美学思想的成功运用。
千手观音:宝顶山第8号龛。建造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1174-1252)。造像占据崖面88平方米。观音结跏趺坐于金刚座上,座侧雕刻侍者、力士等像。观音慧目下视,面相慈祥,身躯两侧和上方,呈放射状的浮雕出千手,每只手各执器物。手势或伸、或屈、或正、或侧,显得圆润多姿,金碧辉煌,被誉为“天下奇观”。整龛造像布局严谨,气势恢弘,宛如孔雀开屏,是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发展的高峰和极致,堪称中国最大的石雕千手观音。
重庆宝顶山大足石刻,第13号 孔雀明王经变相:龛高600cm、宽950cm、深320cm,中刻孔雀明王坐于孔雀背负的莲台上,左右刻帝释天战阿修罗的场面,左侧壁上部刻莎底比丘破薪图。
第7号、第6号舍利宝塔、第5号 华严三圣像,龛高820cm、宽1550cm、深205cm,刻像119尊。这是宝顶山最高大、精美的雕像,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普贤,右文殊,三像高达七米,文殊手托之宝塔重达千斤,因巧妙地运用袈裟支撑手臂,故能八百年不坠。
第4号广大宝楼阁图,龛高780cm、宽370cm、深250cm,刻紫竹林下趺坐三修行者思维佛法僧三宝,继而勤修成佛。宝顶山三字系南宋兵部侍郎杜孝严所书。
第3号六道轮回图,龛高780cm、宽480cm、深260cm,刻人物90像,动物24身。一个高达七米的无常大鬼(转轮大王)嘴叼臂抱,驱动着“六趣生死轮”,佛家教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轮回比喻生死如车轮转动永无止境。轮回有道,天、人、阿修罗、畜、饿鬼、地狱,来生何去,唯看福报。
石刻的第二圈代表六道,众生因其善恶因果,或升天堂,或下地狱,千百年的道德伦理以此而维系。第三圈就是十二因缘了。有趣的是,是众生的贪欲和爱欲之心决定着轮转的无休,转轮左下方一吏一卒代表贪,右下方一猴一女代表爱,不平起贪念,不雅达爱意,三界轮中万种身,自从贪爱业沉沦。
第3号猫鼠对视,转轮下方还刻有一幅猫鼠对视图,老鼠爬到竹枝上,猫想吃鼠上不去,求死不得;鼠想逃生下不来,求生不能。世间的一切痛苦都来自于“求不得”。
第2号护法神龛,龛高430cm、宽1260cm、深120cm,刻像33尊,上层中部并立护法神九尊,左右六通神像,下层鬼卒七尊。护法神即护持佛法之神,用以降魔护道。九尊正中持剑者为佛陀化身,两侧八尊就是“天龙八部”。
第29号 圆觉洞,洞高600cm、宽900cm、深1200cm,刻像52尊。大足石刻规模最大的洞窟造像出现在圆觉洞,洞内正中刻三身佛像,左右壁并坐十二圆觉菩萨,佛前长跪一菩萨,以示菩萨们轮流礼佛。圆觉有圆满觉悟之意,十二菩萨都已觉悟,但还需向佛问法,所以他们轮流上前。造像按《圆觉经》的内容雕刻。
宝顶山石刻是中国罕见的大型佛教密宗石窟道场,大佛湾数千尊造像展示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历史长卷画,阐述哲理,把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中国儒家的伦理、理学的心性及道教的学说融为一体,显示了中国宋代佛学思想的特色,是石窟艺术的集大成之作。
圣寿寺,位于重庆市大足区东北的宝顶山上,在著名的世界遗产大足石刻群内。寺院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开山祖师为赵智凤大师,其传承法系前期为显密,后期为禅宗临济宗。寺院规模浩大,势振朝野,历八百余载,数度兴废,名僧倍出。公元1504年,宋孝宗皇帝手画水莲观音像送五台、普陀、宝顶供侍,时三山齐名海内。
据《重修宝顶山圣寿寺碑》记载,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七月四日,赵智凤首建圣寿本尊殿,因名其山曰“宝顶”。山之前岩后洞,琢诸佛像,建无量功德,历时70余载。明代为宝顶全盛时期,现殿堂基址,皆明代遗迹。圣寿寺依山而建、殿宇巍峨、雕饰精美。古建筑群占地面积五千平方米。寺前一泓池水,碧波潋滟;池中竖碑,碑下一双大足迹,即“大足”命名的由来。寺在山中,山以寺名,圣寿寺大门的楹联完全能够体现它的历史地位和独特风格:是名山是灵山五岳归来观宝顶;非梦境非幻境三心扫去见菩提。
被誉为“小宝顶”的广大寺,是大足石刻宝顶山摩岩造像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宝顶不同的是,这里的佛造像尽显着宋代的审美特色。“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所指的便是这里。
北山石窟位于大足区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巅(俗称佛湾),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挥韦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首先开凿,后经地方官绅、士庶、僧尼等相继营建,至南宋绍兴末年(1162),方具现存规模。
古文孝经碑:北山第103号窟。方形人字顶窟,位于北山佛湾北段最南端,刻石于南宋孝宗时期(1163-1194),碑文作六部分,分别占据窟内壁面和窟外左右壁。《孝经》是孔子论证“孝”的一篇文章,在其流布过程中,分古文和今文两种版本,古文二十二章、今文十八章。古文孝经自南北朝时就少流传,唐代玄宗李隆基御注孝经颁行天下十八章,并刻于太学,即今西安石台孝经,为今文版本。二十二章古文孝经几于失传,北山遗存的这通古文孝经碑,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1945年,大足石刻考察团杨家骆、顾颉刚等专家考察北山石窟时,赞誉为“寰宇间仅此一刻。”
北山石窟造像依岩而建,造像崖面长约300米,高约7-10米,形若新月。龛窟密如蜂房,分为南、北两段,通编为290号,其中造像264龛窟,近万尊,阴刻图1幅,经幢8座。北山石窟造像主要为世俗祈佛出资雕刻,题材丰富,以密宗造像为主,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北山石刻则是大足佛教石窟艺术审美鉴赏圣地,人物造像个性鲜明,体态优美,比例匀称,穿戴华丽,璎珞蔽体,花簇珠串,玲珑剔透,装饰味浓。其中普贤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维纳斯"、文殊菩萨像被誉为"东方美男子"、数珠手观音像被昵称为"媚态观音",故北山石刻有"中国观音造像的陈列馆"之美誉,被公认为是"中国石窟艺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
大足宝顶山石刻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特色而成为石窟艺术生活化、民族化的典范,随着元蒙入主中国,中华大地上的大型石窟不再出现,大足石刻为古代石窟艺术留下了最后的光芒。
西方净土变:北山第245号龛。龛高385、宽260、深120厘米。雕刻于唐末(892-906)。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雕刻。龛中部刻阿弥陀佛、观音、大势至,此三像合称“西方三圣”。
大足北山多宝塔位于重庆市大足城北之北山群峰之上,俗称北塔或白塔,也称报恩塔。多宝塔建于南宋绍兴十七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147-1155年)间,是功德主任亮负责,由民间僧俗两众多方出资筹措,历时八年,统一构思,整体规划而成。功德主建塔的目的主要是为亲人祈祷亡者早生极乐,生者家庭子孙繁衍等。多宝塔是根据《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修建的,其塔名的的来历,与塔下雕刻的两身佛像有关。在塔基正下方岩体开凿有高达11米的大窟,称为“二佛殿”,内存有二佛并坐像,二佛背塔依山而坐,坐身高9.64米,肩宽3.98米,左为多宝佛,左手捧一钵,右为释迦佛,两佛皆头刻螺髻,面容端庄祥和。
重庆荣昌灵泉寺巡礼:
荣昌清流灵泉寺,石生青牛王风峙,
大小秒定叶观音,和平永驻兴盛世。
灵泉寺原名沙子坡新观音庙,又名“活观音庙”,位于重庆荣昌清流镇永兴寺村莲花山, 始建于1904年。后因叶观音的显灵和四方井的泉水清澈,故于1995年命名为灵泉寺。整个寺庙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寺内建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以及客堂、僧人住宅,会议室、办公室、接待室等设施。其中:大雄宝殿内供有三尊大佛和南海观音、文殊、普贤、西方三圣、十八罗汉;观音殿内供有十二缘觉、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药师佛;天王殿内供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珈蓝。
荣昌区古称“巴渝昌州”、“海棠香国”,又称“渝西明珠”,是中国畜牧科技城,国家森林城市,历史和文化底蕴非常浓厚。
荣昌区有岚峰林区、螺罐山、古佛山、鸦屿山、双龙湖、濑溪河等自然风光,有万灵古镇、天主堂、昌州故里、河包白塔、真原堂、清流伊斯兰小镇等文化景观,资源十分深厚。
清流镇座落在清幽的清流河畔,是荣昌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乡镇,有13个民族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其中以回族最多。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川渝两地的穆斯林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欢聚一堂,浓郁的民俗风情成为川渝两地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
金阳放、妙定、樊惠兰、王小平、杨军在重庆清流镇灵泉寺
清流民俗风情小镇位于荣昌区西北角,距县城47公里,镇内有汉族、回族、土家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为主,是西南著名生态猪养殖大区荣昌区下辖镇,也是重庆地区回民民风民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地,清流小镇具有极其浓郁的民族特色,这里有重庆渝西唯一一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清真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896年,在回族知名人士海安志的提议下,虔诚的伊斯兰教徒集资修建了此寺。清真寺属传统中国式四合院建筑,大殿主体是穿木结构,其它房屋经维修后改建成砖木结构,荣昌清真大寺六个大字,是抗日名将白崇禧将军所提。寺内亦有临摹下来的毛主席题字,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发展,正是现如今的大势所趋,而这座清真寺,也见证者各个民族的团结。
清流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沱江的左岸支流,为荣昌区第二大河流,正如其名一般,清流清流,孕育了小镇,造福了人民。河水顺着石梯留下,这儿是造福万众的水利工程大石艮坝,大石艮坝横跨横跨于清流河之上,河面落差一二十米,正是因为这处水利工程的搭建,清流河两岸的土壤才如此肥沃。伊斯兰风格的惜月亭立在花田一侧,多种元素混搭,呈现出最美的田园之风光。
万灵古镇(原路孔古镇),位于重庆市荣昌区城东。始建制于宋代,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的重要集散地。拥有大荣古寨、大荣桥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秀美的移民水乡风光,古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移民水乡风光秀美,2014年12月正式被批准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古镇内有许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徽派建筑,如明清老街、尔雅书院、湖广会馆、赵氏宗祠等,还有享誉古今的“天下第一清官”明代刑部尚书喻茂坚、革命先驱赵宗楷、抗日英雄柳乃夫、科学家赵宗燠等名人。
荣昌古称昌州,雅称“海棠香国”,有始于宋代的“荣昌陶”,与建水陶、钦州陶、宜兴陶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陶”;有始于宋代的荣昌折扇,与苏杭折扇齐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扇”;有起源于汉代的夏布,号称“天然纤维之王”;是“湖广填四川”的重要聚集地,被誉为“客家文化活化石”。
荣昌人杰地灵,是著名廉吏、“天下清官”喻茂坚的故乡,涌现出“东方梵高”陈子庄、“诗书画”三绝的屈义林、著名史学家李新和吴雁南、“新中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家”邓在军、抗日文化战士赵宗麟、爱民楷模吕玉久、剿匪英雄刘骥等一批名人。
世界和平家园王小平 / 2024年4月2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