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荣获第 74届奥斯卡多个奖项的人物传记片《美丽心灵》,以博弈论创始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以纳什创立“博弈论”。

陷入、抗争、克服妄想型精神分裂症”——获得诺贝尔奖为线索,叙说了纳什“天才、疯狂、复苏和成功的人生历程”。

从电影来看,纳什得病缘于情感匮乏、理性独尊与政治追求,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以爱之名拯救纳什的“美丽心灵”故事,上演了一曲爱的拯救的大戏。

但是,从情感、理性与政治的三重原因来看,影片并未完成对纳什的终极拯救。

真相大白:从天才到精神分裂

在影片《美丽心灵》的第70分钟,穿过由叙事精心设置的层峦叠障,观众终于豁然开朗,可以确定纳什——这位事业成功、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的数学天才,确实是患了“安想型精神分裂症”了!

原来,自纳什入学普林斯顿第一天起就伴随他的室友查尔斯,在他陷入爱河时开始反复出现的查尔斯的小侄女玛希,以及来自国防部的重要官员、老大威廉·帕谢尔,全都是他的臆造。

而建立在这几个人物身上的对话、事件,尤其是他在帕谢尔的领导下,为国防部的秘密工作,更是子虚乌有。

一切的一切,全都只是他的安想!

孤独离群但坚毅卓绝的天才数学家原来果真还是一位深陷精神分裂症中的病患,唏嘘感叹之余,同情油然而生。

但是,所有的惋惜、同情以及悲伤,此刻都化为一个切实的问题:

“如何治疗、拯救这位罹患疾病的天才数学家,让他重归正常?”

影片的后半部分较为详细的讲述了纳什的治疗与好转。

药物治疗副作用明显,于是纳什私自决定不再服用药物,危机重现,原来已经逐渐褪去的查尔斯、玛希及帕谢尔,此时不仅重新出现,而且变本加厉,威胁到妻子的生命!

当帕谢尔拿枪对准艾丽西娅时,纳什冲过去,把妻子撞到地上,但这一切都不为妻子所知,受到惊吓的艾丽西娅抱起孩子,夺路而逃,帕谢尔拿枪对着纳什,威胁他:

“要么她死,要么你死!”

在自己和妻子之间必须做出选择,纳什冲了出去,观众的心悬了起来。

然而,纳什并不是如帕谢尔和查尔斯所说,要杀死艾丽西娅,而是挡住了已经发动的车子、将要逃离的妻子激动地说:“玛希不可能是真实的,她从来就没有长大过!”

直到此时,观众那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此刻所有人都知道安全了!

不仅是艾丽西娅和小宝宝安全了,纳什也安全了,他用自己数学家的睿智,在即将崩溃的前一时刻,明白了幻象、妄想与现实的区别,硬生生地悬崖勒马及时回头了!

此后,在爱情、友情的呵护下,在熟悉的环境里,纳什逐渐克服内心的幻视尽管查尔斯、玛希和帕谢尔仍然存在,但是纳什已经学会了用沉默忽视他们。

纳什对精神分裂症的克服,由最有说服力的诺贝尔奖项的考察者确认,并且,纳什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

在盛大的颁奖典礼上,人们听到了向爱致敬的这段致词: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发现,这只有在神秘的爱的等式里,才能发现任何逻辑上的原因。我今晚在这是因为你,你就是我存在的原因,你是我的全部。谢谢大家!”

《美丽心灵》这个片名在英文里实际包含两层意思,一为才智,一为心灵。

纳什本身并不缺乏才智,作为一名数学家,他对此深为自得,即便是在潜意识深处,他与查尔斯“对话”时,也从未放弃对自己的这一确认。

在屋顶与查尔斯喝酒聊天时,纳什就曾经讲过:“我天生就具有两个有用的大脑,但却只有半个有用的心。”

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工具,而心却主管感性、情感。大脑是冷静的、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而心是热烈的情感的、感性的。

仅仅拥有大脑的纳什是不完整的,即使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大脑,只拥有半个有用之心的纳什,需要将另外一半心填充,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纳什,也才能够治愈他的精神分裂。

纳什正是在妻子艾丽西娅细心的照料下,在她的长久的爱的坚守下,纳什才能够激发理智。

不难想象,假如没有艾丽西娅的引导,纳什最终会不会沉沦在疯狂当中,他的“才智”会不会突然爆发,清醒过来?

如此来看,所谓“美丽心灵”的中译名,实际是冲淡了才智与情感的结合,忽略了影片中大脑必须经由心灵激发的用心。

可以说,纳什最终得以完成自我的救赎,用才智从分裂与疯狂当中走出来,正是妻子艾丽西娅不离不弃的坚守,正是“爱”才完成了纳什的终极拯救。

从这个意义上,影片《美丽心灵》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爱之拯救”的动人故事。

原因分析:情感匮乏、理性独尊与政治渴求

然而,纳什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呢?分析认为,纳什罹患精神分裂症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第一、对事业的不懈追求,第二、情感医乏。

事业上的追求一方面是对数学原创性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政治贡献的渴求。

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们时常会感受到来自于纳什身上浓郁的焦虑之情,天之骄子的纳什,已经是卡耐基数学奖的获得者,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博士,纳什还焦虑什么呢?

天才,“独创性就必须是它的第一特性”,作为数学天才的纳什,一直苦苦追寻“原创性”的重大之作,但直到影片的第 20分钟,才开始柳暗花明,出现转机。

当纳什完整地将自己的原创性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只有薄薄的27页纸,所幸的是原创性并不体现在纸张的厚度上。

教授的认可,不仅使纳什能够顺利毕业、就业,也成就了他长久以来在数学上对原创性、突破性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梦圆了。

当然,圆梦的同时也让长期关注他的人松了一口气,这不是一个只会说大话的、木讷、古怪、孤僻的纳什,影片开头以挑衅回应挑衅的那段台词。

如今看来,不再是言出无据的空谈更像是英雄出征前的宣言了。

原创性不仅需要天才、勤奋,还需要机缘,尽管纳什最终跨越了这一道沟坎,但从影片中可以看到,普林斯顿的数学博士,终究处在过程当中,为了“重大”、“原创”这个标准与自期,他注定要忍受煎熬、孤独甚至是嘲笑与挑衅。

谁让他早早地放出大话,谁让他是在天才云集的普林斯顿,又是谁让他以此为梦的呢!

纳什以原创性标准衡量别人、要求自己,但是,原创性并非是人人唾手可得,为此,纳什注定要承受不一般的精神压力——这是内在的。

压力同时也有外在的,作为学生,纳什必须完成学校的各种考核指标。

在内外双重压力的挤压下,原来交友、下棋、喝酒甚至是调情等那些用来舒缓压力的方式,对于天性不会交际、缺乏浪漫因子、充满了竞争性,完全被数学包裹的纳什来说,更是无缘。

他害怕人群,害怕人际交流,宁愿呆在数字、数学的世界里。

当纳什处在这样内外交困的压力局面中,焦虑自然如影随形。

一旦突破内心,焦虑就化为精神分裂症,意识当中被排斥、压抑的全然在无意识的妄想当中复活、显形,所以需要友谊的纳什妄想了室友查尔斯。

查尔斯·赫尔曼,浪漫子,吊儿郎当,爱说爱闹,泡妞、喝酒是他的生活追求,现实纳什无法实现、总在回避的,在查尔斯那里完全呈现出来。

当纳什寂寞时查尔斯会与他把酒言欢,当纳什工作时查尔斯会劝他要及时行乐,当纳什在是否要泡妞时查尔斯会鼓励他一往无前。

所以,弗洛伊德说,妄想是不合逻辑和现实的观念,但它的产生常常与梦想联系在一起,而梦想是欲望的满足。

并未完结的故事

故事并未完结,纳什婚礼那天,在较为冷清的场面中,远处公路上停放着一辆黑色轿车,轿车里帕谢尔赫然出现。

从数学走向劳伦斯、从理性走入家庭生活的纳什,未能离开政治。

在婚姻期间,在艾丽西娅与帕谢尔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一直伴随着纳什,维护和平、献身大我和固守家庭、囿于小我之间始终不断交锋,交锋的结果是天人交战中的纳什又一次投入到帕谢尔的秘密基地里忘我、激情地工作。

帕谢尔如同日神的光辉照耀着纳什,而纳什也沉醉在梦境中,并享受梦境中畅游翱翔的快感。无论是对事业的不懈追求,还是情感的贾乏,都是纳什内在性的体现。

问题是“为什么纳什如此不懈地追求数学与国家责任呢,对数学与国家责任的追求,难道注定会催生精神分裂?”

治疗病症最简单的道理是对症下药,假如说艾丽西娅对纳什的爱,填补了他那只有一半的“心”,那么,纳什是否从此在爱之名义下,就远离了科学与政治抱负?

当纳什因过渡沉迷于理智的事业而陷入了精神分裂症之时,能够将他拯救的唯有“心里”而非“脑中”,如果我们承认大脑是理知的居所,心灵是情感的居所的话。

那么,这句话的意义显而易见,人类的“精神分裂症”只能用温情来克服,而非理智。

但是,如果将感性或者理性视为一对组合,艾丽西成功地填补了纳什心灵的另外部分的时候,那么,纳什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将由什么得以完成呢?

结语

纵观整个影片,并没有为我们交待将纳什从政治追求中拯救出来的良方。

由此,我们可以说,美丽心灵对纳什的拯救依然是未完成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查尔斯、玛希和帕谢尔依旧如影随形地伴随着纳什,而并未彻底消逝

举报/反馈

国辣文史

2773获赞 417粉丝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