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朋友发现和他的沟通越来越难了。孩子把卧室门上贴了“非请勿入”的标识,一回家就钻进房间不出来,主动和孩子搭话,孩子也是爱理不理的,一长嘴批评,孩子就炸毛,和父母吵架。
朋友苦笑“到了青春期,孩子是‘祖宗’,自己是‘孙子’”。
青春期,是家长最头疼的阶段。拧巴,别扭,喜欢闹情绪,各种出格的行为让家长措手不及。曾经喜欢黏着你,和你有着说不完的话,如今闭口不言,甚至拒绝和父母沟通。
特别是青春期的高峰期往往就出现在中考的关键期,父母可谓备受煎熬。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指出,青春期的孩子大脑的发育只是“八分熟”而已,大脑中负责理性决策的前额叶皮质并没有发育完全,同时5-羟色胺以及多巴胺分泌降到最低,孩子总是会感到无聊,迷茫无助,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实际上,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帮助和指引,最需要的就是和父母经常沟通。父母也急切地希望能多和孩子沟通,给予孩子更多的帮助。
然而现实中,父母和孩子却经常因为沟通不畅而“一谈就崩”,不欢而散!
青年报社曾做过一个调查:超过74.9%的家长,因为不懂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而焦头烂额。如何化解“一谈就崩”的尴尬局面?《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这本书中指出了四个角度改善,不妨学着点。
心理学家发现,青少年经常被人以非常负面的眼光看待,成年人往往认为青少年会引发问题,将他们当做“麻烦制造机”。
一提到青春期,你是不是第一个反应就是“作妖”?
在父母的潜意识里,已经将青春期当成了孩子最麻烦的阶段。一旦孩子出问题,父母就会认为“果然如此”;即使孩子不出问题,父母也时刻在心里做着各种准备,认为孩子搞事情是必然会到来的。
要想和孩子顺利沟通,父母首先要转变这种刻板印象,先将对立情绪消灭掉。一旦你将孩子放在对立面上,孩子这个时候做什么都是错,说什么都有问题,后面的任何沟通都是无效的。
我们要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大脑发育会出现重大变化,大脑的各个部分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顺利地协调工作。
青春期是体内激素平衡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而激素平衡也会影响大脑发育,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控制力差,喜欢寻求刺激都是有情可原的。
生理的变化,身体的发育,心理的成长,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小的冲击,他们需要极大的力量去内化这种成长,父母要做的,就是明白孩子发生变化的生理性原因有哪些,为什么孩子有时候无法控制自己,而不是盲目地认为孩子就是不听话。
和孩子的沟通为什么总是不欢而散?
是不是聊着聊着就变成了你的单向输出?
是不是说着说着就变成了指责批评?
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父母要学会闭上嘴巴,打开耳朵,多倾听,少说话。尤其这几点务必要注意
不要逼供,孩子想说时自然会说,否则孩子更喜欢躲着你;
不要越界,不要试图挖出孩子不想说的内容,只会引起戒备;
不要用高高在上的口气,孩子需要被平等对待,你的不尊重会加深孩子的厌恶;
不要心不在焉地对待,你的不尊重会寒了孩子的心。
青春期的任何一次沟通都无比珍贵,务必认真对待。
青春期的孩子,生活中不单纯只有父母和学习。他们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关注的内容越来越多,身体,社交,异性,老师,家庭......都是他们随时关注且问题不断的领域。
父母如何快速抓住孩子的关注点,发现孩子的疑惑?
父母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为孩子答疑解惑,指引方向?
如何用成年人的角度带孩子理解世界,认识世界,学会与世界相处?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父母不仅仅是教育者,更重要的是引导者,让孩子实现以点到面的认知,让每一次的沟通都成为孩子成长的提升。
《为什么我的青春期孩子不和我说话》,教家长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维视角了解青春期,学会化解冲突,顺利沟通的方法,帮助孩子平稳度过青春期。
详细讲解了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巨大反差的真正原因,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找到孩子“不听话”的根本,不再误会孩子。
指出父母和孩子沟通的“STAGE”基本原则,手把手教家长应该如何把握好尺度分寸,掌握沟通的基本方法。
青春期孩子容易忽视健康、不会把握异性相处的分寸,社交常见困惑,网络成瘾,父母分手的困扰......青春期孩子最常遇到的各种场景,书中一一指出,并且将沟通方法,帮助方法告诉家长,帮助家长解决关键性问题,学会举一反三。
父母要正视自己的重要性,不要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就放手不管,要知道青春期的孩子再叛逆,他也最渴望父母的关注和帮助。
这本书没有使用大量的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案例+实践+方法等多种角度讲解的方法,教会父母学会做什么。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处理好,就能告别鸡飞狗跳,迎来母慈子孝,平稳度过。
家有青春期的娃,值得入手一本反复看。有需要的家长点击下方链接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