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母慈,则子孝”。妈妈作为家庭的主导者,孩子的陪伴者,妈妈情绪控制能力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过程至关重要!

中国妈妈普遍存在的“通病”,尤其是辅导作业过程中,妈妈的情绪难以控制,甚至处于崩溃、焦虑边缘,进入失控状态后的妈妈太可怕,就像一头“猛兽”一样,对孩子怒吼,让孩子胆战心惊!

如今,都在倡导家园共育。爱吼叫孩子的妈妈,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老师怒吼孩子,爸爸怒吼孩子,爷爷奶奶怒吼孩子!作为妈妈会是是什么样的心情?所以,作为妈妈,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学会克制、控制个人情绪,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妈妈情绪失控多可怕?爱发脾气的妈妈要学会压制“邪火”

第一、情绪

众所周知,情绪是可以传播和感染他人的,改变着周围的氛围,尤其是孩子对于父母的情绪变化较为敏感,孩子会敏锐的觉察到、感受到家庭每一位成员好情绪或者坏情绪!

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的妈妈,会让孩子感受到不安和恐惧。所以,作为妈妈,在长期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当具备克制、控制情绪的能力。

第二、氛围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良好的家庭氛围,关乎家庭的和谐程度。妈妈控制不住情绪,经常冲着子女发脾气,整个家庭的氛围会变的紧张、不愉快、诱发矛盾一团糟!孩子也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由此产生焦虑和不安。

无论孩子对与错,妈妈要冷静处理问题,平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面对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并不一定非要大吼大叫。家庭氛围保持良好,孩子才能更加快乐、健康、茁壮、自信、成长。

第三、方法

妈妈处于愤怒和焦虑的状态时,即将发火时,极易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时,会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惩治措施,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只会增加亲子关系的恶化。

所以,妈妈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理性处理,戒骄戒躁。正确引导孩子,培养孩子,与孩子产生共鸣,建立高品质的沟通。

第四、情感

孩子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有样学样,有话学话,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当父母暴躁、大吼大叫,表现出情绪失控的状态时。子女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一种表达方式。从而会模仿父母,养成不好的习惯。

所以,妈妈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正能量。引导孩子积极正确处理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

第五、成长

父母也需要自我提升,自我成长,不断总结经验,深刻反思,及时发现情绪失控的主要原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当妈妈的情绪即将失控时,要学会调节控制情绪的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情,更好的履行作为父母的责任,努力为子女营造温馨、和谐、安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妈妈可以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时刻关注个人的情绪变化,以免波及孩子和家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方式,处理好心中的那一股“邪火”!

举报/反馈

家有远宝

41.9万获赞 5.3万粉丝
分享育儿经验,助力孩子成长。
三农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