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均为 上观新闻 图
可以实时定位、视频通话、社群互动……拥有多种功能的儿童智能手表成了小朋友社交的“硬通货”。但随着儿童智能手表市场的扩大,产品品牌、功能越来越多,相关乱象和家长的担忧也随之而来。有家长投诉说自己的孩子在手表内置的学习App内充值了千余元游戏,也有家长发现孩子的手表收到了擦边内容,投诉手表的审核机制不严格。
随着儿童智能手表越来越“手机化”,相关的标准、管理是否能跟得上?
手表应用存在诱导消费的情况
儿童手表大多与家长的手机账号进行绑定,尽管部分支付软件可以设置每日限额,但在家长们不知情时发生消费的情形也并不少见。多名家长在黑猫平台投诉,孩子在儿童智能手表上明明没有开启免密支付,也不知道支付密码,但却从家长的手机端查到了扣款信息。
“小孩在米兔儿童电话手表里下载了一个梦想庄园软件,扣款了199元,商品名称是语文数学课程年会员,但其实就是游戏。”张女士投诉说自己对扣款并不知情,看到账单后很奇怪,便找客服进行退款。而此前,小天才电话手表因为类似的原因已下架包括只只学园、梦想庄园、兜兜龙同步学等游戏类App,但市面上仍有其他品牌的手表安装了类似的App。
还有些儿童智能电话手表的游戏会设计得比较隐蔽,并不会在首页展示,而是在App的下一级菜单内。部分游戏只有熟悉手表操作的孩童才能找到,一位十岁的小朋友展示了她玩游戏的方法:从好友圈动态中找到好友转发过的游戏链接,点击进入后就可以找到已经下架的游戏。她还关注了许多“破解博主”,这些博主的主页都是一些输入字符破解儿童手表游戏的教程,也有许多孩童会攀比手表内的个人积分,还会进行买卖积分等交易。
有些儿童还会买卖小天才积分。
而有些电话手表内的第三方App还会出现“重复扣费”的情况,刘女士就反映电话手表中的听书App不能和手机共用VIP账号,她询问客服后得知:手机只能和平板互通账号,手表、词典笔和学习机则需要另外充值,刘女士对此并不认可:“明明播放记录都是互通的,不管什么设备都能看到,为什么跨设备还要额外收费?”
手表端还需单独充值。
上海的熊女士也质疑儿童手表的内置软件存在诱导消费的嫌疑,比如表盘背景设置。她提到自己有次正拉着孩子的手逛公园,结果显示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是孩子发来的,打开后却是一条系统推送购买表盘的消息。“后来家庭群聊里又发了个‘爱你’和哭泣的表情,我还以为是小孩发的,结果小孩说不是他,这样借孩子的用户名推送消息会让我误以为是孩子发的”,熊女士对此表示不理解。
熊女士收到用孩子账号发来的信息。
内容是否“适龄”也存疑
记者在上海多家购物中心都看到有儿童智能手表的展台,销售员表示,儿童手表价格区间跨度比较大,从百元到几千元都有。定位都比较智能,不仅可以定位、接打电话,还可以和手机一样下载各种第三方应用,但由于商场展示的机器未安装SIM卡,一些应用无法展示,装卡后可以连接手机下载。
而市面上尤其是网络购物平台中,还有很多不知名品牌标价仅为几十元的电话手表,且销量也比较可观。其中大部分手表可以设置孩子的年龄,年龄越大,可供选择的应用越多,但手表内的内容是否真的“适龄”?许多家长对此并不放心。
有些手表的版本较老,过滤系统和隐私系统做得不完善,使用中确实会出现不适宜儿童的内容。李女士就曾发现自己孩子的手表软件的智能对话功能可以播放成人网文小说,她感到惊讶又有些生气,认为手表作为一款儿童产品,需要有适龄的内容,应该做好相关审核和过滤,最终她拨打了12345投诉这个问题,并选择退货。
家长发现儿童手表可以播放网文内容。
尤先生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曾不小心通过手机客户端App微聊功能向儿童手表传递了不雅图片。在反思自己行为的同时,尤先生也觉得疑惑:“为什么针对儿童的手表没有对发送内容的尺度进行管控?”
尤先生向市场监管局和市民热线提交了相应的投诉,虽然他现在已经不再让孩子使用智能手表了,但他仍希望儿童智能手表能在内容审核方面更加严谨,有一个统一、安全、合规的标准,尤其是针对图片方面,“要不然很容易会被不法分子利用,给孩子发送不适的图片信息”。
应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的使用环境
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中国5岁-12岁的儿童数量约为1.7亿,智能儿童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基本上每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孩子有电话手表。
但江苏省消保委曾发布《儿童智能手表消费调查报告》指出:儿童智能手表消费领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售后维修难;信息安全隐患;部分产品存在违规扣费,诱导未成年孩子消费;平台监管不到位,部分内置游戏血腥暴力、漫画少儿不宜等问题。面对如此大的用户规模,平台和生产厂商的责任也越来越重。
目前,《儿童智能手表个人信息和权益保护指南》已于2024年3月11日正式实施,针对儿童智能手表生产者,在告知同意与权利保障、监护人控制、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等方面希望能促成行业遵守统一标准和模式。
网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也在加强对教育智能设备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3月15日,中央网信办部署2024年“清朗”行动,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提出要严管儿童智能设备信息内容安全,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对问题突出平台、机构和账号从严采取处置处罚措施。
此外,家长在购买产品时也要详细阅读使用规则和相关应用,关闭不必需的应用。在购买儿童智能手表前,也可以做一些“购买功课”,仔细辨别产品是否有电子产品3C标识、入网证、型号核准等资质,通过官方正规渠道购买有知识产权和独立研发团队的企业产品。
(原标题为《被投诉诱导消费、内容擦边,儿童智能手表能否安全又智能?》)
(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