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悠悠岁月中,苏轼这个名字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无尽的光芒。

苏轼,北宋时期的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以及历史上著名的治水专家。

苏轼

苏轼生于公元1037年,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祖籍河北栾城。

在苏轼那如诗如画的一生里,他仿佛漫步于一条既曲折又充满奇遇的小径,每一步都跟随着命运的节拍,编织出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剧情。

苏轼的诗词作品以其豪放不羁、情感真挚深沉而著称。在写作《江城子·密州出猎》时,苏轼正值人生得意,他挥毫泼墨,高声吟诵: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密州出猎时的壮阔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气概的追求。

而苏轼的官场生涯,就像他笔下的诗句,跌宕起伏,洋溢着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色彩。

在风云变幻的北宋官场上,苏轼以其非凡的才智和深厚的文化素养,曾经威风凛凛,如同一股清流激荡在朝堂之中。

苏轼不仅深得皇帝的赏识,更是一度担任副宰相等重要职务,其间,他展现了自己非凡的政治智慧,以及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苏轼不仅仅是一位政治家,他还是一位心怀天下的改革者。他积极参与政治改革,关心国家大局,更不忘民生疾苦,致力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命运的齿轮并不总是向着有利于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的方向转动。

在神宗执政的那个风起云涌的改革年代,公元1079年的春天,苏轼,这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被调任至湖州担任知州。

苏轼刚刚踏入新的仕途,便挥笔撰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以此来表达他对神宗皇帝的感激之情。

这本是一份例行的公文,但苏轼的笔端总是洋溢着诗意的情感,即使在这样的官样文章中,他也不忘赋予个人的色彩。

苏轼自嘲说自己“愚蠢不适时宜,难以追随陪伴新晋升的人”,又谦逊地说“年老不惹事或许能够管理养护小民”。

然而,这些真诚的话语却被新党派所利用,他们指责苏轼“戏弄朝廷,狂妄地自高自大”,甚至说他“心怀怨恨愤怒”,“指责皇帝乘舆”,“包藏着祸心”。

他们还从苏轼的诗作中挑选出一些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外都充斥着对苏轼的指责之声。

当年七月二十八日,上任仅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

这场被称为“乌台诗案”的事件,成为了北宋时期的一大丑闻。这场诗案使苏轼的名声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党们试图借此事件将苏轼置于死地,但朝野之间苏轼的朋友们也展开了救援活动。许多与苏轼政见相同的元老纷纷上书,甚至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

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那时已经退休,得知苏轼的不幸遭遇后,他在金陵呈上奏折说道:“怎么会在圣明的时代杀掉有才能的人士呢?”

在众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这场诗案终于得以平息,苏轼得到了从轻处罚,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受到当地官员的监视。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的苏轼对政治已变得心灰意冷。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在这个过程中,他为自己取了一个别号——“东坡居士”。

苏轼后来又被贬到惠州、儋州等更遥远的地方,远离政治中枢。这些地方在当时被视为边远荒凉之所,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这对于一位曾经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来说,这样的落差无疑是巨大的,是对他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考验。

然而,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中,苏轼的创作才华得到了进一步的激发。他在贬谪地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他那豁达的性格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苏轼平静而坚强的说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时苏轼面对官场的沉浮,内心已经淡定。这首词通过对一次旅途中遭遇风雨的生活小事的描写,表现了苏轼面对贬谪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而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更是家喻户晓,每每读它,总会感慨良多。让我们再回味一次吧: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兄弟离别的哀愁,以及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展现了他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

而苏轼另一首穿越历史,震撼人心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一首典型的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引发了对往昔英雄事迹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对命运的深刻思考。

在苏轼的大量作品中,常常融入了他对哲学、历史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这使得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苏轼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他那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韵文中,更在于他那些充满哲理、洋溢着人生智慧的散文篇章。

在《东坡志林》中,我们可以窥见苏轼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独到见解。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山水之间微妙关系的观察,以及对于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而《赤壁赋》则是另一篇展现了苏轼博大胸怀和深邃思考的经典之作。在这篇作品中,苏轼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引发了对历史沧桑、英雄兴衰的沉思,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无常、宇宙浩瀚的感慨。

无论是对于山川河流的描写,还是对于日常生活点滴的描述,苏轼都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情感,将读者引入一个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世界。

苏轼的文笔既有豪放磊落的气概,又不失细腻柔和的情感,使得他的作品跨越了时间的界限,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苏轼,这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文学巨匠,多才多艺,不仅能文,而且擅长书法和绘画。他的书画作品无疑也是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苏轼的书法作品,以其高雅的格调和清新、流畅、自然、洒脱的特点,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他的书法不追求华丽的装饰和繁复的笔画,而是注重自然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这使得苏轼的书法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苏轼的书法作品,如《寒食帖》和《醉翁亭记》,更是以其雄浑的笔力和独特的韵味,彰显了他深厚的书法造诣。

而在书法造型上,苏轼的作品丰腴饱满,遒劲姿媚,字型偏扁,取欹侧之势,用笔上的偃卧手法,构成了他书法的独特风格。

苏轼的书法融合了多种流派的特点,既有古人的韵味,又有自己的特色,这种独特的风格使他的书法作品在历史上独树一帜,被后人誉为“苏派”。

而在绘画方面呢,苏轼擅长画怪石、墨竹,他的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明确地提出了“士夫画”的概念,对以后“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苏轼的画作如《东坡七集图》和《山水卷》,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艺术史上的珍贵遗产。

从苏轼的各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至臻至善、坦荡豁达、品行高尚的文人,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位极富才情、极具魅力、充满智慧的哲学家。

虽然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勇于进谏,不畏权贵。

即便在贬谪地,苏轼也以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创作出了许多传世之作。

面对人生逆境,苏轼展现了他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他的事迹和作品,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举报/反馈

云在清天水在流

547获赞 104粉丝
闲聊社会人生,看花开花落,观云卷云舒。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