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应紧抓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机遇,破除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扩大有效需求,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林晨 李睿齐
扩大有效需求是拉动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因此,破解有效需求不足这个突出矛盾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数字经济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市场匹配、促进技术创新,对于有效需求的创造、满足和扩大起到了关键作用。应紧抓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机遇,破除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扩大有效需求,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
我国数字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互联网、物联网等数字平台进行生产和交易,推动了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有着以下显著特征。
自动化更彻底。数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首先,在传统工业时代,自动化主要替代的是重复性、规律性强的物理劳动。数字经济时代的自动化技术则更为彻底,不仅能够处理重复性的劳动,还能够处理非重复性劳动、对复杂问题进行决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经济中的自动化不仅局限于简单的任务自动化,如数据录入或生产线上的重复操作,还能让机器模仿学习人类的认知能力,进行模式识别、预测分析和决策制定,从而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多个环节实现自动化。其次,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深入扩大,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物流到金融,各个领域都在经历着自动化的变革。更彻底的自动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信息匹配更完整。数字经济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的高效流通和精准匹配。一方面,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数据收集、存储、加工和处理的性能大幅提升,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即时性和可获取性。另一方面,个性化推荐算法的应用使得信息匹配更加精确完整。分析处理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偏好后,生产者根据这些需求信息进行精准生产和供给,从而推送最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数字经济扩大需求的机制
数字经济发展与有效需求增长紧密相连。数字经济可通过多种机制扩大有效需求,其中信息匹配和新技术的应用是两个关键因素。这些机制不仅促进了消费增长,还激发了投资活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信息匹配提升消费匹配度,激发消费需求。数字技术能够提升消费领域供需双方的信息匹配度。第一,信息匹配可以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数字经济下的信息匹配机制,能够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精准分析和预测,消费者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了消费的匹配度和满意度。这种提升不仅促进了消费的增长,也推动了消费结构的升级。第二,信息匹配可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效率。信息匹配的完整性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问题,帮助消费者作出更加明智的消费决策,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需求。第三,信息匹配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信息匹配提升消费匹配度,反推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服务质量,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消费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技术革命激发投资需求。数字经济源于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同时,技术革命的演进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从产业革命史来看,大规模的技术进步能有效激发投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每一次新技术问世往往能够开辟新的市场领域,创造新的消费需求,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企业有动力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催生对新技术的投资需求。对于政府而言,新技术的发展需要配套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比如5G通信网络的推广需要大量的基站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物联网设备的部署等。政府应有预见性地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适应未来技术的变化和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有利于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坚实基础。而政府的有效投资能够带动放大私人部门的投资,形成良性经济循环。
释放内需潜力需要打通几个堵点
开年以来,国内经济持续稳步恢复,消费市场逐渐回暖,国内需求保持良好复苏势头。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仍需警惕和应对内外部各种风险挑战。国内方面,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不平衡,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东欧、中东等地的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相互交织,给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带来了复杂影响。内需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一个强大的内需市场能够有效吸收和分散各种风险。充分利用好数字经济红利,激发内需潜力,增强经济韧性,需要打通以下几个关键堵点。
一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收入分配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收入分配不均是制约内需扩大的重要因素,经济增长的红利应当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数字经济在做大整体“蛋糕”的同时,也为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蛋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尤其是关注数据要素分配体系的规范和完善,分配好数据要素的红利。其次,通过税收调节、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再次,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优化产业结构,创造更多高收入岗位;鼓励发展数字金融,提高金融服务的普及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最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优化政府支配资源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比例,扩大有效需求。
二要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升消费者福利。数字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固定成本高于可变成本,容易导致少数大型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垄断行为的风险增加,损害市场的公平性和消费者的利益。首先,引导数字经济中资本的健康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也在不断变化,反垄断法律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兴市场环境,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促进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创新健康发展。其次,建立容忍创新,鼓励竞争的生态环境。政府要在数字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管理和引导策略。在数字经济的新生时期,开放和包容是关键。政策应当相对宽松,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有助于激发创新潜力、促进多元化发展。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成熟,规范行业行为显得尤为重要。政府通过制定法律规章,防止垄断和不公平竞争,以确保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最后,保护消费者权益。通过对垄断行为的规制,防止平台运用垄断地位压缩消费者福利。通过强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规制不正当手段收集和使用消费者数据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推动平台经济朝着公开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提升消费者福利。
三要引导市场预期,提升投资消费信心。市场预期是连接当前经济状况与未来经济活动的桥梁。首先,政府和监管机构应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稳定市场预期,提升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数字经济为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持,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更准确地把握经济运行的态势,辅以定期发布经济报告、政策解读和前瞻性指导的手段,帮助市场主体更好地理解政策意图和经济走向。其次,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领域和增长点,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投资消费信心,促进投资消费的增长。
四要缓解数字不平等,促进平等消费。数字不平等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在数字资源获取渠道和利用能力上的差距,限制了内需潜力的释放,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首先,要加强数字化设计的包容性和多样性。鼓励企业开发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其次,大力开展数字技能培训项目。提高居民的数字素养,尤其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确保人人都能平等享有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最后,实施数字扶贫策略,建设数字化乡村。比如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畅通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从而扩大农村地区消费需求。
(林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睿齐,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