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保护区、姑苏区坚持“中心+”、“文化+”、“数字+”,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面对新使命,积蓄新优势!苏州市姑苏区科协联合扬子晚报推出姑苏区魅力科技人物和团队风采展示专题报道,推动人才资源转化为驱动发展的澎湃动力,让更多创新创造活力在古城竞相迸发。
他是香港理工大学AI方向的博士,24岁便出版图书《网站模块化开发全程实录》,被国内众多知名大学选做教材;他重视创新,坚信国内的核心技术研发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带领公司十年如一日攻关基础软件,并成为国内开源行业的“头部玩家”; 他积极践行公益事业,为数万名苏州中小学生带去科技启蒙课程,联合发起“苏州自闭症国际研讨会”,潜心研发“自闭症智能康复机器人”项目……多年来,苏州盛派网络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苏震巍始终怀揣“用科技造福世界”的初心,勇攀科技高峰,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凝聚力量支持国产核心技术”
2007年,从小对编程感兴趣的苏震巍从南京工程学院毕业,和几位朋友合作在美国组建了开发团队,为美国的大学、律所等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和软件、网站平台搭建服务。
当时核心团队在美国硅谷,苏震巍时刻提醒自己,“核心技术一定要放到国内!”随后,在拒绝了多个技术移民的邀请后,他毅然决然地把业务重心迅速转回国内。2010年4月,苏震巍做好了所有创办公司的准备,当时姑苏区针对创新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半个月后,苏州盛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古城,“‘派’就是圆周率π,代表了公司无限不循环创新的理念”。
2012年,凭借敏锐的直觉,苏震巍专注于微信应用生态的建设,开发了一系列基础中间件, Senparc.Weixin SDK正式在国际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上线,现在每天服务数亿微信用户,覆盖微信支付、小程序、公众号、企业微信等等。12年后的盛派已一跃成为了国内开源行业的“头部玩家”,自主研发的多项开源技术项目先后入选“科创中国•开源创新榜”“全球开源软件产品评选活动优胜奖”。
“创业路上苦乐参半,我无时无刻不享受着来自国家、政府以及合作伙伴等外接的资源和帮助,这也是我必须要把这种开放的精神散播出去,凝聚更多的企业与人才,一起支持国产软件发展的原因,”提到开源,苏震巍感慨地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如今在国际博弈的过程中,基础软件恰好成了为“卡脖子”的关键领域之一,他借助积累多年的优势,帮助国内企业不断提升生产力。
作为盛派开发者社区创始人,被称为典型的“技术型实干家”的苏震巍每年主办“盛派 3.14 技术开放日”活动,对外开放内部研发的技术成果分享,邀请领域专家前来与广大开发者进行技术分享;持续开展“奥派松国际极限开源挑战赛”,超 5 个国家和地区开发者前来比拼创意,激活创新精神,相关成果也全部开源。
如今,他身上有着多重技术标签:微软技术区域总监(江苏唯一一人)、微软最有价值专家、腾讯云最具价值专家、机械工业出版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科创江苏”企业创新达人、微软技术俱乐部(苏州)主席、苏州市青年创业标兵、苏州市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苏州市网络安全志愿讲师......
“让最新科创成果惠及自闭症家庭”
除了深挖底层的技术研究,苏震巍一直强调:“好的技术一定是能落地服务社会的。”从 2014 年开始,苏震巍有意将软件研发的方向往人工智能(AI)场景进行延伸,服务对象从中国教育部,到地方人大、政府、医院,等等,如今已重点覆盖医疗、教育、金融、智能制造、政务等5大场景。
“投入最多的是关于自闭症场景的 AI 产品研发,”苏震巍介绍说,身边有几位自闭症家长朋友,一系列的问题令他深感担忧:首先,目前国内对这个疾病的认知普遍存在巨大的欠缺;同时,由于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特点,在筛查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而国内在这方面的医疗资源非常缺乏,导致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诊断,更不用说有效的矫正训练;并且,自闭症目前发病机理不明,诊断、矫正训练的过程完全依靠纯人工的投入,而目前最先进和可靠的 AI 研究成果恰恰集中在“视觉”“听觉”和“语言理解”方面。那时,苏震巍毅然出售了一家民营医院的所有股份,全部投入“AI+自闭症”项目,他坚信 AI 可以为自闭症诊疗带来巨大的飞跃。
现在,苏震巍带领团队研发的“自闭症智能康复机器人”已经可以帮助医生把自闭症诊断过程从 2-3 小时,减少到 20-30 分钟。“大部分患者终身需要接收训练和治疗,所以我们又为每一位患者建立私有的 AI 模型,让它成为患者的贴身专属医护教练和伙伴,”谈到未来的愿景,苏震巍希望,在充分论证伦理和可靠性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产品进一步投放市场,可以同时服务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地区,并延伸到更多疾病的诊疗过程,使先进的医疗技术惠及到更多家庭,共享科技创新的成果。”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