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工作》,是一个有关探索职业故事的专栏。

我们想通过他们的故事以及对职业的思考,让更多人能深刻地了解一份职业,看到每份职业背后“非凡”的故事。同时,也希望帮助大家看清一份职业,在选择职业的道路上“不迷路”。

当下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不仅开始逐渐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连带着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也一起被关注了起来。

很多人都会觉得心理咨询师门槛低,工作轻松,没有所谓的35岁危机,一下子成为了副业和主业的热门选择。那么,真是如此吗?

第一期,我们找到了两位「心理咨询师」,和Ta们聊了聊。

来看看Ta们是为什么会选择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在成为心理咨询师的过程中又有什么难忘的事,以及他们对于这份职业的理解。

@罗恬恬,心理咨询师,27岁

我用了3年时间,花了超过8万,终于成功转行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我本科在中山大学读的交通工程。记得报志愿时填了好几个专业,但自己想去的都没录上,最后,在父母提议下进了这个专业。因为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我在大学期间就一直在折腾各种社团、实习,试图在对未来的迷茫中多找到一些安全感。

好在结果比我想象得顺利。我通过暑期实习转正提前结束秋招,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外企做管理咨询顾问。

但真正投入这份工作后,我才知道做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耗费心神是什么感觉。

最开始我参与的是技术咨询这块业务。工作强度挺大,因为系统定期迭代上线,差不多每两周就要熬一次夜,甚至是通宵。后来因为业务变化,我又开始在不同项目间跳来跳去,也被安排做一些打标工作,这导致我难以在一个领域有稳定的积累。

忍受一年多后,我问自己:我真的要在一个我不喜欢的工作领域,花费一辈子的时间吗?

于是,我开始思考,自己可能会对什么感兴趣?当时莫名跳出来一个答案:心理咨询。所以20年初,我利用业余时间报名学习了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半年入门课程。

但辞职转行这件事,我想了很久。因为外企这份工作还算体面,我身边人也都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而我虽然想要转到心理行业,但却没什么头绪,具体要去什么公司要做什么岗位,统统不知道。

我很害怕,这么做会把正常的生活彻底毁掉。

或许和我本身自带一些冒险特质有关,再加上生活里的一些情感变动。在2020年7月底,我鼓起勇气选择裸辞

但作为一个从没让人生脱轨过的小孩,我真的非常焦虑,大概休息了半个来月就开始疯狂找工作。

不过,我还算蛮幸运的人。裸辞后我回到深圳,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靠着之前的半年学习经历加上自己写的一些心理学文章,成功加入了一家头部心理学媒体公司做内容主笔,兼直播主持;后面,又继续参与一个长程心理咨询师培养计划。

最开始我特别开心,我竟然能靠我喜欢的事赚钱,还好我当初辞职了。

但工作了差不多2年后,我发现我还是挺不能适应上班这件事的。我愿意干活,但是我真的很不喜欢通勤、坐班、以及替别人打工……于是,2022年我又裸辞了。

裸辞后,我和朋友来了大理,打算换个低成本且漂亮的地方生活一段时间。

我也同步在2023年初,也就是学习心理学差不多3年后,加入了某机构一个为期一年的新手咨询师项目,正式开始接待付费来访,这也意味着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心理咨询师。

这份工作的时间相对自由,和来访约定时间,每周固定做6-10个线上咨询。但实际的工作并没有外界看起来那么轻松。

每次咨询结束后要写记录,要整理复盘逐字稿,对个案做深入思考来准备下节咨询。同时,每周要请督导师进行督导(督导师是指接受过督导培训的资深咨询师,能够对咨询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进行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除此之外,还要持续上课看书补充相关专业知识,和其他的朋辈咨询师们做专业练习等等。

虽然累,但我真的很喜欢这份工作。

作为咨询师,我能够获得来访的信任,了解Ta们过往的人生经历,曾经克服过的困难,还有当下的难题。同时,我能基于我过往的人生经历、学过的专业知识来共情理解来访的内在体验,给到Ta们可能需要的帮助。

这种深度的陪伴与支持,是一个会遇到不少困难但让我却非常享受的工作体验。

到现在,成为咨询师一年出头了,我也积累了230个付费咨询时长,算是一个不错的进展了。前不久我也和机构结束了一年的合作,现在主要是通过自媒体招募来访,初步实现了收支平衡。

回看过去这几年,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认可的职业发展路线,但我并不后悔。

我一直在探索自己喜欢的生活,想做什么工作,想在什么地方生活,答案也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姚志强,心理老师(兼咨询师),31岁

我十几岁时埋下的“种子”发芽了。

现在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大学心理老师,还有一个是心理咨询师。

我在东北上的大学,毕业后去了四川师范大学读的研究生。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儿童)心理学专业,选择这个专业,和我的兴趣爱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高中时期,我就非常喜欢读书,经常泡在新华书店,尤其对哲学感兴趣。通过哲学,我能看到许多(事物背后)根本性的问题,这让我很是痴迷。慢慢地到后来,我开始看一些心理学的书籍,不知不觉中,就迷上心理学。(心理学和哲学都探究人类思维、行为以及意义的本质)

从这时起,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

在高考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心理学。还记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因为心理学在当时算是绝对的冷门专业,基本报了就能进,当时我们班有38个人,只有3个人是主动选择的这个专业。

除了本身学的这个专业外,后来,让我坚定走上心理老师这条路的一个原因,和我研一实习时遇到的一个小孩子有关。

当时,我在成都一所寄宿制学校实习,主要是帮孩子们适应新的环境。

有一个孩子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只有6岁,这个孩子很奇怪,他很少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一旦表达,总能看到他对其他人的行为动作充满愤怒,与其他孩子不同。

后来,我观察这个孩子,记得有一次,孩子父亲来接孩子,当小男孩去拉他爸爸的时候,他爸爸在打游戏并没有理会他,孩子的状态我能明显感觉到不对。当时,我就在想,问题应该是在这里。

然后我开始重点关注这个孩子,慢慢接触他,有事没事就找他聊天,引导他做一些自己想做、喜欢的事,不断鼓励他,还把他提拔为我的小助理,帮我发一些卡片。

直到后来我发现,他的性格真的发生了180°的大转变,不管是在表达上,还是对待其他人的态度都在慢慢变好,起码我看到的是这样的。

那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个职业的魅力所在。对我来说,我就像他生活中突然出现的一个光点,在他刚好需要的那个时刻,陪伴着他,看到他在慢慢变好,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从那时,我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心理老师,陪伴帮助更多人。

因为本身就是学心理学专业的缘故,所以后来我也很顺利地当上了大学心理老师。

现在的工作算是比较规律,工作时间和学生作息基本同频,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8点(周末双休)。这个时间也不是说非常固定,如果有学生在我下班后有问题咨询,我也是随时保持“营业”的状态。

老师的收入虽然相对固定,谁不希望自己获得更高的收入呢?

随着咨询时以及个案经验的丰富,后来我开始慢慢拓展副业,利用空余时间接一些线上、线下的心理咨询服务,这种大多约在周内晚上或周末,以电话或视频形式为主。

来访者大多都是身边老师、朋友或是我自己的学生介绍的。像我现在一个月下来,大约能接到20个左右的咨询,不过这种的咨询数量也不是说很稳定。

我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说,副业推荐大家做心理咨询师,月入过万不是梦,但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容易,像普通咨询师的价格一般是在200—700元/小时(地区不同,价格不同)

我身边认识的很多心理咨询师都是兼职在做,有主业工作,而且主业基本是和心理相关。

而且,想要入这行,前期学习不管是金钱还是时间投入都会非常大。最主要的是,一开始,还需要忍受很长一段时间待遇很低。

还有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这行,从事这行后会接触到人类最黑暗的一面,当你内心不够强大,或是自己的创伤被来访者的经历所勾起时,对于来访者以及自己都是巨大伤害。到了后期,还需要考虑个案从哪里来,来访者如何拓展等等问题,这是个挑战。

到现在,我已经从事心理咨询6个年头了,也积累了1200个咨询时长,行业内来看,只能算得上刚刚走出“新手村”的人。

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更多个案的累积,让自己更成熟,陪伴帮助到更多人。

(本文插图均由受访人提供)

作者 | 骨头
举报/反馈

猎聘

3.9万获赞 8万粉丝
招聘求职上猎聘,准!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