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乱、不安。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而不是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
心理危机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应急反应初期 :
这个阶段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个体可能会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反应,因为个体试图理解发生了什么,并开始处理事件的影响。在这个阶段,个体可能会体验到焦虑和情绪不稳定,因为他们试图适应和处理突如其来的变化。
创伤性应激反应阶段 :
在这个阶段,个体可能会经历更加深刻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如持续的焦虑、抑郁、失眠、噩梦、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头晕、头痛和精神障碍。这些反应是个体对危机事件的直接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功能。
应激水平持续升高阶段 :
如果危机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个体可能会进入一个长期的应激状态,这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持续的焦虑反应或抑郁症状。在这个阶段,个体可能会感到无助和绝望,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无法摆脱持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心理崩溃阶段 :
这是心理危机中最严重和最危险的阶段,个体可能会经历极端的心理崩溃症状,如自残行为、人格分裂或其他严重的精神障碍。这个阶段需要紧急的心理健康干预和可能的医疗支持,以防止个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经历危机的个体都会经历所有这些阶段,每个人的反应和恢复过程都是独特的。有效的危机干预和心理支持可以帮助个体更快地从危机中恢复,并减少长期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