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种植温室大棚。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一筐筐娇艳欲滴的草莓,透着一派丰收的喜悦。在尖草坪区摄乐社区的21座大棚里,除了草莓,还有黄瓜、芹菜、香菜等诸多瓜果蔬菜。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尖草坪区柴村街道以设施农业发展为抓手,打造了以摄乐社区、杨家村、呼延村为代表的农业大棚种植示范点。
自城中村拆迁改造以来,摄乐社区变“村”为“居”。为了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居民就业问题,该社区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去年,摄乐社区以绿色种植、生态养殖、休闲观光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蔬菜温室大棚,投资1300万元创办了山西青草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成60亩温室及配套项目。
该项目采取“社区+承包户+农户”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社区“两委”先锋模范作用,将大棚承包给有经验、有技术的种植大户。尖草坪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在种植、销售过程中提供全程帮助。大棚年销售额预计可达400万元,带动附近居民约60人就业。
在杨家村,总投资500余万元的特色农业产业大棚为村民增收带来了新希望。该项目占地面积30余亩,18座温室大棚以种植水果、蔬菜为主。项目由杨家村村委会委托专业合作社代理,前期的10座大棚全部种上了甜瓜,现在已经成熟并开始对外采摘、销售。
杨家村大棚项目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即农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经营大户,收取土地流转费。这样一来,在保证村内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村民可以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该项目带动了3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村民老陈说:“之前,我的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外出打工。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在‘家门口’干活,比以前挣得多。”
呼延村紧邻杨家村,村子利用交通、土地等优势,引进先进种植、管理技术,建设了集蔬菜种植、分拣、储存、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村企合作,村里引进了食材供应公司,建成了呼延农产品基地。
呼延村还新建了无公害蔬菜大棚,目前经营大棚种植生意的有专业合作社、互助组、家庭农场等20家,建成了吃、住、赏、摘、玩等农业项目“一条龙”体验基地。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7万元。
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蔬菜产业规模和种植品类,越来越多的群众从蔬菜种植中尝到了甜头。呼延村村委会主任张福成说:“自从发展大棚种植以来,村民的收入上来了,日子也变得更好了。周末和节假日来村里大棚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采摘完之后可以爬爬山、看看湖,周边农家乐小饭店的收入也跟着涨了起来。”
下一步,柴村街道将依托汾河四期、多福寺等旅游资源,积极探索“观光+采摘+旅游”三产融合新模式,不断壮大花卉、蔬菜、水果大棚种植产业,持续带动群众增收。
记者 王 勇 通讯员 杨 莉 文/摄 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