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克拉夫特有句名言:“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情感就是恐惧。 ”
与欧美的惨烈血腥、日本的惊悚灵异相比,中式恐怖的精髓,我认为,更在于其细腻的心理压迫与深层的文化隐喻。它将日常生活中平凡无奇的事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只有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我们才能深切感受到的“压抑和压迫感”。
想象一下早上迷迷糊糊地醒来,瞥一眼闹钟,惊觉距离上班打卡的时间只剩下两分钟;
或是深夜归家,时针已指向十二点,当你穿过小区幽深的小巷时,突然瞥见一个身着红嫁衣的新娘静立于暗影之中;
再或者,前一刻还熙熙攘攘、欢声笑语的教室,在你踏入的瞬间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你身上;
还有楼梯转角处,一面墙壁上赫然贴着大红的“囍”字,地上摆放着香烛……”
对于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来说,这些场景可能只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片段,但对中国人而言,这些场景却可能触发内心深处的不安与恐惧。
中式恐怖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需要夸张的血腥场面,也不依赖于超自然的灵异元素,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编织出一种深入人心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是文化传承与心理共鸣的产物,是只有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成长的人们才能深刻感受到的。
《道诡异仙》、《巴虺的牧群》、《黑太岁》、《双瞳》等等,都是我觉得这些年比较有意思的充满中式“恐怖”色彩的作品。
以《道诡异仙》和《双瞳》为例,这些作品将中式恐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以全新的视角诠释了我国神话传说中的“仙”,让人在熟悉的文化元素中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恐怖。
在《双瞳》的故事背景中,古代交趾罗浮山的真仙观有两位修仙道人,他们与一众弟子和教众在修仙之路上不断探索。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天资修为尚未达到成仙的标准,在当时无法得道成仙。
但根据某种机缘,他们预知到在未来某世,经历多次投胎后终将修成正果。于是,他们运用密语,将成仙的方法记录在道观的碑文上。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台北。那一对在道观投胎转世的双胞胎姐妹终于出现。姐姐在胎中便已得道成仙,出生时便通过特殊的方式将“宿世冤执”的生母打入血湖地狱,从而顺利地渡过了仙劫。
而妹妹的成仙之路则更为曲折。她需要除掉五个人魈,并经历五狱劫数。最后,她还需要找到一位具有“少阳太阴”体质的特异之人,借助此人的手枪消灭自己的尘世肉身,才能完成成仙的最后一步。
这样的仙,显然和我们所熟知的“神仙”形象相去甚远,但单从恐怖的角度来讲,这种结合“民俗”+“打破常规认知”的模式确实能让人耳目一新。
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你听说过“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这句话吗?
在诸如《聊斋志异》此类的古典志怪小说中,常提及一个观念:即便是“鬼怪”,也难免一死。它们死后,会转化为诸如“聻”这般的特异存在。
说起“聻”字,其背后还蕴藏着一个典故。传说河东有位名叫冯渐的士子,出身名门望族,他因明经科考而步入仕途。然而,由于性情与世俗格格不入,他最终选择弃官归隐于伊水之畔。
当时有个道号李君的道士,他以高深的道术和善于观察鬼物的能力而声名远扬,甚至朝廷中的士大夫都对他推崇备至。
有一次,李君偶然遇到了冯渐后,便被他的能力所折服,对他十分敬重。
李君在给朋友写信时提到:
“当今制鬼,无过渐耳。”
长安城的达官显贵知道冯渐的事迹后,便开始将“漸”字写在门上,达到驱邪避凶的目的。
而繁体字的渐“漸”+耳正好组成“聻”字,随着时间的流逝,聻字便逐渐变成了一个更加恐怖的代名词。
在遥远的古代,我们的祖先对自然界充满了好奇与不解。他们将天、地、风、雨、雷电等自然力量视为有意识的生命体,赋予了它们人的特质和特定的职责,从而孕育了最早的神灵观念。
在深入探讨中式恐怖文化时,我们不难发现它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不解,催生了将自然现象人格化的神灵崇拜。这种崇拜不仅反映了古人对生死、道德和宇宙秩序的理解,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状态。
中式恐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丰富的民俗传统之中。
从民俗的角度来讲,《道诡异仙》也好,《双瞳》也罢,它们的兴起其实都反映了我们对未知的恐惧与敬畏。
这些作品通过挖掘和重塑传统文化中的恐怖元素,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源自古老信仰和习俗的神秘与惊悚。它们所展现的中式恐怖,既是对古人神灵观念的传承与再创造,也是对现代人心理深层恐惧的精准把握和呈现。
因此,这些作品能够深入人心,让人在惊悚与恐怖中体验到一种别样的文化震撼和心灵触动。而这种特别的感觉,正是源于中式恐怖对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心理的深度挖掘与完美结合。
再给大家讲一个充满克苏鲁风的“中式恐怖”神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讲了这样一件事:
太和年间,复州有个名叫王超的医生,他擅长用针灸治病,无论什么病,只要他出手,总能药到病除。
然而,就在一个中午,王超突然毫无征兆地去世了。隔日黎明,他又奇迹般地苏醒过来。
王超的离奇经历引起了众人的兴趣,他的亲友便向他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王超说,他梦到自己置身于一个巍峨壮观的城池之中,高耸的城墙与金碧辉煌的宫殿映入眼帘,宛如帝王的仙居。在这恍若仙境之地,他目睹了一位躺在龙床上的尊贵男子,那人向他招手,示意他近身诊视。王超小心翼翼地脱下那人的衣衫,发现其左肩之上竟长有一个硕大的肿块,状若茶杯,令人触目惊心。
男子命令王超施展针灸之术,为他解除病痛。王超依言而行,银针轻舞之间,脓血如泉涌而出,足有一升之多。这时,一位身着黄袍的官员走到他的面前,神色庄重地说道:“你的任务已完成,现在可以休息了。”
王超跟随黄衣官员穿过一道神秘的门扉,门上赫然写着“毕院”二字。一踏入院内,他惊异地发现,成千上万的眼睛汇聚于此,宛如一座眼睛构成的山丘。这些眼睛眨动之间,仿佛闪烁着生命的光芒。黄衣官员指着这片奇异的景象说道:“这里便是毕院的所在。”
不久之后,两位身形奇特的人走了进来,他们分别站在左右两侧,手中各持一把巨大的扇子。随着他们用力扇动扇子,那些眼睛竟然纷纷飞了起来,有的消散在空中,有的则化作人形,转眼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超被这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他忍不住向黄衣官员询问这其中的奥秘。黄衣官员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所有活着的东西,最终都会来到这里。”
话音刚落,王超便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拉回了现实世界。他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竟然死而复生,躺在了熟悉的床榻之上。
看到这里,喜欢克苏鲁体系的朋友,有没有感觉到那种不可名状的怪异感?
这种感觉,正是中式恐怖与克苏鲁神话共通之处——对未知的恐惧、对超自然现象的敬畏,以及对人类在浩瀚宇宙中地位的深刻反思。它们共同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恐怖的世界,让我们在探索与想象中,体验到一种超越现实的震撼。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感受到了现代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恐惧。中式恐怖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心理深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让我们在恐怖的氛围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宇宙的奥秘以及人类存在的价值。
这种体验超越了简单的惊吓,它激发了我们对于未知的探索欲望,也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时,更加勇敢和坚定。中式恐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它让我们在恐惧与震撼中,找到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