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执笔 刘健 金梁 制图 严东
新区,是眼下的热词。
刚刚过去的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推动上海浦东、河北雄安、浙江舟山群岛等19个国家级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
高质量发展,需要“领头羊”,国家如此,省域亦是。4月2日,浙江省首个省级新区——钱塘新区,迎来正式批复5周年的日子。5年来,浙江省级新区总数已增至7个,最近的一个,是去年挂牌成立的温州湾新区。
作答“省级新区”这一新命题,浙江“7兄弟”发展质效如何?它们涌现出怎样的新气象?身处全国均在大手笔建设省级新区的语境下,浙江又将如何再进一步?
变与不变背后,折射出新趋势
省级新区,是浙江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单就批复时间来说,长则5年,短则1年,浙江省级新区的历程都不算太长,但足以让人观察到一些新趋势。
变,是它们共同的关键词——
“底色”厚了。根据统计学设计,工业经济中,我们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叫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它是制造业发展的“定盘星”。在钱塘新区,2019年,它的规上工业总产值不足2900亿元;去年,突破3600亿元,位居浙江7个省级新区之首,这意味着,制造业当家的钱塘新区,本底更厚重了。
体量大了。省级新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普遍快于所在省市。在绍兴滨海新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3亿元;去年的数字是924.08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居全省七大新区之首。同时,招引项目的体量也变大了,去年,滨海新区招引53个项目中,有2个百亿元以上项目,7个50亿元以上项目。
创新强了。省级新区坚持科技创新,尤为注重项目的“含新量”。去年,金华金义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40.2%,增速位列金华第一;温州湾新区虽刚新设,创新指数位列浙江第七;钱塘新区R&D经费投入强度5.16%,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二……
一个更直观的变化,还在于环境。一栋栋新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新马路相继投用……于省级新区而言,从一纸蓝图到高楼林立,这是一个城市更新的过程。走进南太湖新区,前脚跨出摩天大楼,后脚便可踏入菜地稻田,都市CBD和传统农田,在同一空间里实现互利共赢。
变化之下,不变的是保持改革的“快节奏”。每个省级新区的发展,都聚焦自身特色,让改革成了共性。作为浙江7个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之一,钱塘新区面向办事群众推出兜底服务,让办不成的“疑难杂症”成为历史;在宁波前湾新区,“新春第一会”便聚焦改革,推进营商环境、体制机制等系列改革。
钱塘新区是浙江首个省级新区 通讯员 姜慧君 供图
改革带来的结果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再反哺于产业聚集,从而带动人口的聚集。在金义新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十年里保持60.63%人口增长,这里成为年轻人干事创业、奋斗逐梦的热土。
每一个省级新区,都有“看家本领”
每一次变与不变的坚持,都是省级新区朝目标进发的过程,在浙江“7兄弟”身上,肩负着不同的使命。
细数每个省级新区被批复时的定位,从不同范畴出发,均有四个。拿钱塘新区来说,就是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标志性战略性改革开放大平台”“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
再将视野拉大,浙江7个省级新区中,钱塘新区和前湾新区被赋予“世界级”重任,分别聚集智能制造和先进制造;
南太湖新区、金华金义新区和温州湾新区等3个新区被赋予“全国性”使命,分别聚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化、国际贸易和民营经济;
钱塘新区、南太湖新区、前湾新区、台州湾新区、温州湾新区等5个新区被赋予“长三角”区域使命,分别聚焦融合发展、区域发展、一体化发展、民营经济和先进制造;
剩余皆是从大湾区、省域等范畴进行定位。
每个省级新区定位不同,依据的都是自身优势,通过加快改革创新步伐,逐步集聚新动能和新优势。
从这个维度来说,省级新区最终是代表浙江,去参与区域、全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竞争和合作,在这些不同纬度的对标之中,更好提高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经过数年发展,浙江“7兄弟”离各自的目标日益接近。拿制造来说,前湾新区瞄准“新能源汽车之城”,已集聚12个整车品牌和6万多名产业人才。去年,新区建设六大联合实验室,推进智能硬件、智能电池管理等方向技术攻关。
钱塘新区迈向“世界级”,也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和过去“大而全”的招商不同,钱塘新区更注重有前景和竞争力的细分产业,深耕合成生物、元宇宙等未来产业。在中国医药港,集聚超17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朝着合成生物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不断攀登。
民营经济的赛道亦是如此。台州湾新区,正在飞向万亿级空天产业。数天前,台州湾新区机场启用,为其发展低空经济提供支撑,在空天产业“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已入驻企业45家;
温州湾新区,勇当增值化改革探路先锋,按照“线上淘宝+线下超市”思路,系统打造线下阵地、集成式线上平台、多元型服务场景,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在省级新区一路奔跑的过程中,先行先试,始终成为它们身上最鲜明的标识。透过省级新区的年度成绩单,我们清晰发现,浙江“7兄弟”的新动能,源自于聚焦“国之大者”的格局变化之下,蕴藏着发展理念之变和体制机制之变。
制造业,成为浙江省级新区的重要发力方向 通讯员 姜慧君 供图
“画个圈”生成新动能,要靠“两只手”
不止在浙江,这些年,省级新区成为全国各省追捧的对象。
自2019年浙江设立省级新区之后,四川、重庆、吉林等地都陆续批复各自的省级新区。在四川,先后成立宜宾三江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等4个省级新区。
在山东,烟台、临沂等四市试点建设的省级新区,分别位于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既错位发展,又密切合作。其中,德州天衢新区,是整个山东对接融入京津冀的前沿阵地,将省域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相连。
不论是功能定位,还是产业发展,各地设立省级新区的逻辑很相似,也都探索出了独到经验。比如,在山东,4个省级新区建立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联合体,实现企业开办、建设项目、社保等300余个事项“跨域通办”。
采访中,有学者认为,国家级新区“审批”暂停有7年,但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需要,国家级新区“重启”已越来越近,各地探索的省级新区,正是国家级新区的“预备队”。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充满骨感。“无论是国家级新区,还是省级新区,都面临着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改革创新不够深化等痛点。”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正高级经济师苏斯彬说。
在苏斯彬眼里,省级新区虽然是政府“有形之手”的产物,但也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把要素资源分配交给“无形之手”。“发展新区不是‘画个圈’了事,而要因地制宜、因区施策,带头破题发展痛点,用改革创新解放生产力,激起要素资源的化学反应。”苏斯彬说。
“省级新区,与经开区、高新区等如何错位,也是当下亟需破题之处。”苏斯彬发现,很多省级新区背后都有一些国字号的开发区作为产业支撑,如果单纯谋求产业领域的集聚发展,省级新区的定位是狭隘的。
苏斯彬认为,浙江的省级新区,要在践行区域发展战略承担作为,比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产业升级、科技自强、绿色转型、协调发展、开放提升等方面培育硬核实力。
“省级新区的‘新’,还体现在改革创新上。”苏斯彬建议,在行政审批和城市服务权限、收入分配制度、人事薪酬体制等方面,省级新区应承担起重点领域的改革试点。
比如,省级新区和原有行政区块之间的关系一直颇为微妙,产业扶持、项目招引等经济事项归属新区,环保监管、民生服务等社会事务由属地政府负责,虽然分工不同,但两者之间却千丝万缕,如何配合不是靠口头约定,需要制度创新。
目前,只有钱塘新区于去年7月1日施行《杭州钱塘新区条例》,为大胆试和大胆闯提供制度支撑,但囿于市、区的级别,对标国家级新区,能级还不够高。
知不足而后进,望远山而前行,省级新区的机会也在眼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的《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中,对今后三年国家级新区拟集中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
“这个行动计划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省级新区的未来发展方向,尤其在增强新区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多措并举扩大有效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对标对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苏斯彬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