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很难治的疾病,而抑郁症、焦虑症更容易治。

真的是这样吗?

到底哪些精神疾病容易治,哪些更难治?

咱们接着往下看~

在医保中,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被认定为是重性精神疾病,并享受医保特别优惠。

患有这些疾病时,言语和思维功能会出现异常,病情较严重,急性发作时很多需要住院接受规范治疗。此类疾病往往病程迁延,反复发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治不好,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相当多临床治愈的案例。

同时,并非只有这六种精神疾病难治,其他精神疾病在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也会成为“难治性”精神疾病。

根据临床经验,以下这些因素往往提示患者治疗难度大、复发风险高,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发病年龄早

通常来说,精神疾病患者的发病年龄越小,越不容易治疗。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遗传因素是常见的内源性因素。有很多研究已证实,有家族精神病史的患者,他们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预后也较差。你想,基因出了问题,治疗起来是不是会相对更难一些呢?

既往多数研究还发现,发病年龄太早,患者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善,记忆功能、执行功能、注意功能、语言学习、社会认知等认知功能受到的损害会更大,这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二、病程长、反复发作次数多

几乎所有研究都表明,反复发作的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比首次发作的患者的认知损害严重且广泛得多。这种损伤不仅表现在症状上,还表现在大脑内部的结构和神经联结上。

三、病前性格

如果患者在发病前的性格很积极阳光,外界刺激是导致他发病的罪魁祸首,比如离婚、工作压力太大、家庭成员突然病故等,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好治;反之,如果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性格缺陷,治疗起来就相对困难一些。

性格有缺陷会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像有偏执性格的人通常都固执倔强、敏感多疑、情绪易怒,不会听取他人意见,这可能会大大降低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影响治疗依从性。

另外,性格有缺陷可成为精神疾病复发的导火索。有性格缺陷的人,他们对外界刺激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正常人眼中的一些“小事”都可能导致他们再次发病。

你看,性格缺陷是不是对精神疾病预后的影响还挺大的?所以,如果精神疾病患者有不良性格,我们要帮他及时矫正,帮他培养开朗、豁达、积极、乐观的为人处世观。

四、共病多

共病,通俗点说,就是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疾病,这种情况在精神疾病患者身上比较常见。比如有些抑郁症患者会伴有人格障碍,有些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与酒精成瘾有较高的共病率。

与单一精神疾病相比,共病的情况可能会让疾病的治疗一波三折。就拿双相情感障碍共病酒精成瘾这种情况来说吧,长期大量饮酒会影响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情感症状,让患者悲观、自我评价低、自责或后悔等负面情绪和行为更加强烈,这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导致病情频繁发作,增加患者自杀企图和行为。

尤其是伴有慢性躯体疾病,持续的睡眠障碍,持续的躯体疼痛和失眠与精神疾病症状往往会互相促进,加大治疗难度。

五、社会功能损害程度

如果患者的社会功能损害比较严重,比如生病后无法正常维持和参与社交活动,无法正常维持婚姻关系或家庭关系等,说明病情比较严重,治疗起来就会比较棘手;如果患者还可以学习、工作,有一定的沟通交流能力,意味着病情相对较轻,治疗难度就会小一点。

目前,社会功能的改善程度已成为评价精神疾病患者症状是否得以改善的重要指标。

以上这5个方面会影响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你的情况属于治疗有难度的一拨儿,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就像前面说的,虽然我们病情的治疗难度升级了,但并不是无药可治,我们只要乖乖听从医生的安排,坚持规范治疗,相信很快能从精神疾病的阴霾中走出来~

参考资料:

[1] 姜良华, 王远玉. 情感性精神障碍发病年龄与家族遗传关系的调查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 1999(4):25-28.

[2]黄冰洁, 王传跃, 陆峥,等. 早发型与成人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3):6.

[3]常桂花. 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的研究进展[J].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9, 46(2):4.

[4]孙静, 侯钢, 张心保,等. 性格与情感性精神障碍结局的关系[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0.

[5]孙清廉. 不良性格与精神疾病[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8(1):2.

举报/反馈

好心情健康

3.7万获赞 1万粉丝
国内领先的心理医疗和健康数字服务平台
好心情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