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我问一个学生:“你去过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吗?”她摇摇头说:“没有去过。”我又问她:“你想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吗?”她继续摇着头说:“我才不想去呢,那是心理有问题的人才去的地方。”我心中愕然,不知从何时起,学校用心打造的心理咨询室成为了学生不愿意去的地方。那么,学校要如何真正激活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和价值呢?
服务对象全员化。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不应局限于为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咨询,而应着眼于为保障学生健康情绪的产生而提供服务。一间以心理问题者为对象的咨询室,极大地缩小了服务对象的范围。一间以全体学生为服务对象的心理咨询室,会把满足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情绪作为工作的重心,会建造心理阅览室、心理沙盘室、情绪宣泄室、音乐放松室等开放式空间。心理咨询室不是个别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后才想起来要去咨询的地方,而是全体学生想要保持健康的情绪随时可以去进行体验的地方。因此,学校管理者应对心理咨询室重新进行清晰的价值定位:服务全体学生,催生健康情绪。
服务内容多元化。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服务内容应惠及所有学生,提供多元化服务。以往,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更为关注学生因学习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消极情绪所带来的心理问题,通过各种一对一的指导来化解学生的心理障碍,这样的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为有效打破心理咨询室的“沉睡”状态,学校应该让心理咨询室的服务更为多元化:一方面,心理咨询室可以为学生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催生更多的积极情绪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另一方面,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布置中可以呈现学生的心里话、作品等,让心理咨询室成为学生的心灵家园。例如,在心理咨询室里开辟感恩室,每一名学生都可以进入其中,并写下对老师、父母以及同学的感恩话语,使学生不断产生积极情绪。学校管理者应全面关注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组织心理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心理咨询室进行设计与布置,让心理咨询室能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
服务价值常态化。学校可通过在线预约、定制服务、学生管理等方式,灵活设置心理咨询服务的时间和场地,实现心理咨询室服务的常态化。一是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室在线预约系统,学生通过系统提前预约好时间,然后进入心理咨询室,使其开放时间变得更加灵活,增强对心理咨询室的有效利用。二是学生可通过在线系统提出需要满足的心理服务,心理教师可根据服务内容进行提前思考和设计,甚至可以在校园内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心理咨询上门服务。三是为解决心理咨询室教师不够的问题,同时创造育人契机,发挥学生主体价值,学校还可以尝试与学生签订心理咨询服务协议,让有想法和能力的学生负责心理咨询室的某一个项目和空间,发挥伙伴关系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功能。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03日第6版
作者: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