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零售财经
便利店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商业服务设施,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断满足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和品质消费的需求。近年来,随着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便利店已经成为消费品重要的线下销售渠道。
毕马威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便利店行业市场规模为10153亿美元,同比增长上升9.9%,预计2023到2026年,全球便利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9.3%。
同时,过去几年,在资本的加持下,中国的便利店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从规模上来看,中国便利店总数从2019年的13.2万家增长到了2021年的25.3万家,2023年增长到30万家。
此外,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对59家便利店样本企业2023年的经营情况统计结果看,样本便利店企业新开门店13148家,关闭门店4076家,净增门店9072家。其中,1500家门店以上规模的样本企业净增门店近7000家,占净增门店近八成的份额。
不过,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一线城市房租、人力成本持续高企、消费人群大量流失,近年来便利店在一线城市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而新一线或二线等城市则成为了便利店发展的主要市场。比如郑州就成为了众多便利店品牌竞相争夺的市场,河北石家庄也是。
近日,唐久便利店继西安、郑州之后,也将新店拓展到了河北石家庄。据了解,唐久便利店新店位于石家庄市长按区北宋路10号,为石家庄首家门店。《零售圈》了解到,截止目前,唐久便利店已有超过2000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山西太原、陕西西安、河南郑州等城市。此次河北石家庄开店可以说是唐久便利店的又一次跨省拓店之举。
被低估的唐久便利店
作为一家成立20多年的老牌便利店,可能是由于其不需要拿融资,以及很少进行品牌宣传等缘故,一直以来唐久便利店在业内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吸引眼球的地方。但如果因此就认为唐久便利店是一家过时的老旧便利店品牌,那显然也是低估了唐久。
2019年武汉便利店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副秘书长王洪涛,在对话环节问及7-11董事长内田慎治、罗森(中国)总裁三宅示修二人,最看好的中国本土便利店品牌时,两人都提到了唐久便利店。
内田慎治说:“我认为中国的内资品牌有几种模式:一种是尚未盈利但在资本的促进下不断扩大规模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前景应该会比较严峻。另一种是符合目前中国市场的模式,比如说唐久,不仅实现了盈利,而且有一定的店铺规模,加盟店占比也很高。我认为他们是非常优秀的企业。”
三宅示修也表示,美宜佳、唐久是他认为在中国发展比较好的便利店品牌。
《零售圈》了解到,唐久第一家门店开业于1998年,彼时的太原还是一片“商业荒漠”,虽然现在也不是很发达,但那个时候太原的零售企业只有本地的美特好超市,像沃尔玛、家乐福等外资大卖场均未开至太原。
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太原已然成为了便利店的绿洲。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2年发布的《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太原已连续3年荣膺中国便利店城市发展三甲,成为唯一一个进入Top5的北方城市。
此外,太原还是唯一一个前五中,见不到如7-11、全家等外资便利店的城市。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太原落后,而是其本土便利店太过于强势所导致的原因。在太原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步一唐久,五步一金虎”。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发布的“2022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数据,2022年唐久便利店门店数为2200家,排名第13;金虎(早早)便利店门店数为2025家,排名为14。
从这些年唐久便利店的发展来看。供应链上,2006年唐久建造了自己的现代化物流中心,随后又在2009年建成了自己的冷链配送中心。2020年,唐久成立冷链鲜食工厂,也是山西地区首家具备SC生产许可的冷链鲜食工厂。
商品结构上,唐久与其他便利店相似,均以包装食品、日用品、FF鲜食和其他日配商品为主营商品。增量部分,唐久还以其到家配送服务和拼团业务,将米面粮油等家庭用品与生鲜食品加入了商品结构中。
数字化方面,唐久也是目前业内为数不多的“超前”布局的便利店品牌。2013年唐久开始融合线上线下,建设全渠道的销售网络。2019年,唐久还开通了支付宝小程序,并配合优惠券功能,把营销活动挪到线上。仅一年时间,其线上客流就实现了10倍增长。
门店拓展方面,2010年西安唐久便利连锁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其区域扩展的第一步;2021年郑州唐久便利连锁有限公司成立,开启了其南下的步伐;今年3月在河北石家庄的开店,可以认为是唐久便利店“东进”之路的试水。
《零售圈》了解到,唐久所采用的是国内特许经营通常采用的加盟模式,即加盟商缴纳加盟费后,便可获得该品牌的单店加盟权,得到经营模式、商品配送、培训等经营方面的支持。西安唐久也是如此,这几年已经在西安拓店400多家。
可以想象,未来随着唐久便利店的进一步发展,其门店数和全国化也将在业内上升一个更高档次。
热闹的河北便利店市场
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便利店品牌,比如福建的见福、万嘉等,安徽的壹度、邻几等,陕西的每一天、嘉品云市等。目前河北发展比较有影响力的便利店品牌主要有四家,它们是365、时刻便利、天天便利和福美多。
在四家企业中,据公开资料,365隶属于河北叁陆伍网络科技集团,是国内最早的一批本土便利店企业,于1997年6月开出第一家店。不过,彼时的365还叫“安宾”,据悉,40平方米的店铺,开业当天销售额就达到6667元。
之后,安利又陆续开出了35家门店,并效仿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便利店,将营业时间延长至24小时。2000年前后,安宾便利店正式更名为“36524”,寓意“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为顾客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生活服务”。
2003年,365便利店推出速食贩卖,从茶叶蛋、包子、玉米、粽子、烤肠、鸡蛋饼到创立“鲜食味”“悦动果品”“澎湃城市”“美时咖啡”“鲜活主义”等自有品牌,为消费者提供越来越多生活、服务上的便利。
2015年,365便利店打造出了“36524生活通”智慧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快消品零售、O2O电商、快递配送、社区家政、新媒体、社会公益等服务。次年上线外卖平台,并积极探索“即时零售”新业态,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经过25年的发展,截止2022年,365已在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衡水、廊坊、张家口等开出1873家门店,排在“2022年中国便利店TOP100”第17位。
其他三家,《零售圈》了解到,时刻便利2022年门店数为633家,排在“2022年中国便利店TOP100”第43位;天天便利2022年门店数为489家,排在“2022年中国便利店TOP100”第53位;福美多2022年门店数为165家,排在“2022年中国便利店TOP100”第97位。
虽然,河北省的这四家本土便利店品牌放在全国来看,发展并不是很突出,但在整个河北省内其实力也不容小觑,尤其是365更是其他“外来”便利店品牌的强劲竞争对手。
除了河北本土的品牌外,其他知名便利店品牌也已布局了这一区域。2021年8月罗森正式进驻石家庄市场,六店同开,如今在承德、张家口、邯郸、秦皇岛、沧州等市均有布局;11月,便利蜂也进驻石家庄,并在石家庄的直营门店一度达到20家;2022年7月,7-11也在石家庄的首批4家门店正式开业。
罗森、7-11作为全球知名便利店品牌,其优势和竞争力不用赘述。至于成立于2016年的便利蜂,其当下发展虽然并不顺利,但实力也不容小觑。在去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中国便利店TOP100榜单中,便利蜂位居第15位,门店数量达2005家,覆盖了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苏州、杭州、合肥、济南、深圳等30余个城市的便民生活圈。
相比于河北本土的便利店品牌,显然罗森、7-11等有更大的竞争力,而这也将是唐久便利店未来在这一区域需要面对的强劲对手。就唐久而言,虽然它在山西已经成为不可超越的便利店品牌,在西安也已经“打”出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想要在热闹的河北石家庄立稳脚跟,也需要时间。
便利店路在何方?
《零售圈》了解到,根据国际便利店行业发展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便利店进入行业快速发展阶段;当人均GDP为1.5万-2.5万美元时,便利店进入成熟阶段,市场集中度将明显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均GDP已于2019年迈过1万美元门槛,为70078元人民币。
而从另一个数据维度来看,就是中国大陆的便利店总数虽然已达30万家,但单店覆盖人口率依旧很低。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每4751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而同一时期的美国则是2308人拥有一家,英国是1395人,韩国是1127人,日本是2204人。
除此之外,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我国便利店在规模上预计2025年将达5033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22年则为3834亿元。这说明,中国大陆在便利店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和空间。
当然,规模大也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地方的便利店发展都能分得一杯羹。就近年中国便利店市场的发展来看,显然一线城市的发展并没有之前那么好。
因为近几年来,从地产行业的衰退,到教培行业的落寞,再到互联网大厂的裁员,这些都导致了年轻就业人口的流动、白领的消失,这无不影响着便利店的客流量。诸多因素都导致年轻人不断在一线城市消失。
相反,新一线以及二三线城市的便利店则出现了较快发展。有数据显示,去年二线城市的这一增长在30%-50%之间。除此之外,向三四线城市下沉,也是近年来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比如,近年无论是三大日系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均走出自己的大本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来开拓新的区域版图。
此外,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在我国一线城市22.5%的21岁及以下消费者一天去便利店一次或数次,超五成青年群体(22-40岁)在便利店每周消费数次。显然,当前,80、90后消费者已经成为主力消费人群。而相较于60和70后,这一类消费群体的消费特点主要表现为:对价格不敏感,但是对购物体验、消费场景和感受有更高的要求。
从以上两个维度可看出,在未来我国便利店的发展在市场上主要会以二三线城市以及下沉市场为主,而消费群体则是以80和90后为主,也就是说未来中国便利店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下沉市场的年轻人。而这也就给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给出一个大的发展方向,即下沉市场和年轻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低线城市的市场空间虽大,但也并不意味着便利店们就能冲进去任意跑马圈地,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下沉市场的夫妻店占全国夫妻店总数的75%。便利店要进入下沉市场,必然要与夫妻店产生竞争。
在一线城市,对很多人来说,提到便利店首先想到就是关东煮、便当等鲜食品类。因为城市节奏快,许多年轻人的早餐和午餐都会选择在便利店解决。
然而,对于多数小镇青年来说,生活节奏相对较慢,回家吃饭是常事,那么便利店里的低温鲜食自然就缺少吸引力了。他们更喜欢吃到的是有地方特色或者味蕾熟悉的食品,比如夫妻店里卖了多年的包子、卤味等等。
当年,Today便利店在进入湖南市场不久,就经历了大量撤店,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湖南本地有太多专卖特色零食的小店。这些零食店的竞争力极强,四五家便利店的营业额都拼不过它一家。
所以,对于便利店企业来讲,下沉并不是难题,如何适应、如何本土化生存以及如何抓住年轻人的“胃”,才是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