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能源车一年跑2万公里被拒保”的消息登上热搜,引发广大新能源车主的质疑和担忧。据悉,其被拒保的原因是年行驶里程“超限”,被车险公司视为了营运车辆,拒绝其按私家车投保。
有车险公司表示,当前有不少新能源车主从事网约车业务,这种网约车辆年行驶里程较高,发生事故的风险系数比普通私家车高,若按照家庭自用车投保,将给车险公司带来赔付率上升的风险。
有行业调查数据显示,新能源营运车在实际投保中,只有一半是按照营运车承保的,另外的部分则是按照家庭自用车的费率承保,这导致车险公司的赔付风险加大。因此,一些地区的车险公司对新能源车采取了年行驶里程的限制承保或拒绝承保措施。
诚然,营运车和私家车在使用性质、行驶里程、风险暴露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年行驶里程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营运车和私家车的辨别指标,但这种辨别方式并非绝对准确。车险公司以年行驶里程“一刀切”限制承保或拒绝承保的做法,过于简单粗暴,引发新能源私家车主的质疑。
实际上,为了杜绝这类限保拒保情况的发生,今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新能源车险承保工作的通知》,重申新能源车交强险不得拒保,商业险愿保尽保。通知还指出,要全面排查整改,取消不合理承保限制。
但是,在政策执行层面,一些车险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采取特殊应对办法。在无法有效辨别车辆属于营运车还是私家车的情况下,不少车险公司通过婉拒或保费涨价来冲抵风险。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已经达到了650亿元,商业险件均保费4139元,较燃油车险高81%,案均赔款达4953元,比传统燃油车高出600元。
一方面是车主喊贵,另一方面是险企叫亏,问题出在哪?
实际上,相较于燃油车,新能源车大都拥有更高的智能化配置和更丰富的驾驶行为数据,从政策层面通过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将数据资源充分运用起来,可以让风险保费与风险特征更精准匹配。
比如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打通车企、险企和网约平台等的数据孤岛,打通驾驶行为数据壁垒,为车险公司创新和完善风险评估模型,可以实现网约车等营运车和家庭自用车的身份判定,更好地为保费的更精准定价提供基础支撑。
“新能源车一年跑2万公里被拒保”,本质上反映出的仍是新能源车在发展中的烦恼。可以预期的是,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相关技术日趋成熟、新的保费计算模式的建立,这一现象有望能够减少甚至杜绝。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修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