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诸城市区25公里,渠河与荆河汇流处,石桥子镇坐落着一个名为都吉台的村庄。村东有一高台,名曰“斗鸡台”。
斗鸡台很有名,郦道元《水经注》中有记载:“浯水经平昌城北,城之东有台……名为斗鸡台。”在此出土的大量陶器、铜器证明,早在西周时期,这里便有人烟。至汉代,此地为平昌侯刘印的封地,即平昌故城。平昌故城几经兴衰,至清初,这里又形成了村落,村在台旁,所以名叫斗鸡台村。
如今的都吉台村。
《水经注》将这方水土描述得几近神奇:“城之东南角有台,台下有井与荆水通,物坠于井则取之荆水,昔常有龙出入其中,故世亦谓之龙台城也。”村民说,现在这口井已被弃用埋在草垛下。井与荆河之所以相通,是因为地底为砂石构造,经年累月,水流冲刷,形成通道。过去曾有村民水盆掉落井中,而后在荆河中发现,因而人们误以为有龙出入。
清代咸丰年间,当地匪患猖獗。当时,斗鸡台已是规模较大的村庄,有民团,有圩墙,较为安全。因此,不少外村人来此避难。民团首领是一位当时颇有名气的进士,他积极组织,加固圩墙,增岗设哨。由于措施得力,土匪未能骚扰该村,村民安然无恙。大家称赞这里“都吉”“都利”,后来,人们就把斗鸡台改称为都吉台。
不仅如此,都吉台更被誉为救命台。20世纪70年代,当地发生水灾,都吉台村东的荆河、村北的渠河河水暴涨,1500多名村民纷纷躲避到台子上,大水过后,村民无一人伤亡。此后,这里“都吉”与“都利”之名更加深入人心,“都吉台”之名也沿用至今。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李兆兴 通讯员 王晓菡 张宝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