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世事无常,既然生活不能按照我们的心意来发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接受、勇敢面对,允许一切发生。
然而,坦然接受、允许发生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在苦难中沉沦。
生活就像一道菜,加点盐就会变咸,加点糖就可以变甜。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懂得调整自己的心情,便会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
人民日报推荐的9个拥有好心情的方法推荐给你,希望你的每一天都如同阳光一般温暖灿烂。
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师,心情不好的时候,你大可以出去走一走:
春日如雪的樱花,夏日宁静的荷塘,秋日高远的天空,冬日皑皑的白雪;
清脆的鸟鸣、潺潺的溪水、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
大自然虽然无语,但它却会默默地告诉你:
什么是生命的力量?什么是广阔的胸怀?什么是豁达的人生格局?
苏轼被贬黄州后,常常苦闷不已,为了疏解心情,他便想到山顶的松风亭看风景。
可是才爬到半山腰,他就累得气喘吁吁、精疲力尽了。
沮丧之余,一阵清风拂过,山中树木摇曳生姿,他突然就想开了:为什么一定要爬到山顶才能观赏风景呢?此处山腰,不也有美景吗?
人生也是如此,为什么只能欣赏顶峰的风光,不能接受沿途的挫败呢?
细细欣赏身边的美景,用心领悟,生活总能找到出口。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中国人的古训,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事务。
但伟大的佛陀却由扫地,而建立了“扫心地”的修行法门。
周利盘特迦是佛陀的弟子,早年的他因为资质愚钝,常常受到别人的嘲笑。
佛陀根据他的情况,教给了他一个独特的修行法门,那就是背诵“扫帚”二字。
虽然只有两个字,但他不是忘记“扫”就是忘了“帚”,为此,他苦恼不已。
于是,佛陀慈悲地告诉他:“‘扫帚’的意义就是去除尘垢。想想看,你诵‘扫帚’二字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佛陀的教导下,周利盘特迦渐渐明白:“灰土瓦砾就是尘垢;去除就是清净。佛陀是在提醒我,除了扫除外面的尘垢外,还要去除心中的烦恼尘垢。尘垢烦恼除尽,智慧自然就会开显。”
周利盘特迦就这样不断地反复思惟和参究,最后一念相应慧,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整理环境,其实就是在整理我们的内心:去除不必要的,保留需要的,才会获得内心的平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我们的内心,能够如环境一般整洁,那烦恼又哪里可以安生呢?
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会内耗?
知乎上有一个高赞回答:太空了。若是你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哪里来的时间烦恼啊?
是的,闲暇的时候,往往会滋生烦恼。
我们的大脑有识记、存储的有利功能,也有一个不好的“功能”,那便是在空闲的时候,不由自主地空转,产生二元对立的思想:得失、名利、悔恨……
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当我们发现了大脑在空转、内耗的时候,就要及时叫停,让大脑专注于眼前所做的事。
如果你在吃饭,那就好好吃饭,用心品味事物的味道;
如果你在工作,那就好好工作,专注于工作的进展;
如果你在开车,那就好好开车,注意来往的车辆……
过去不可留,若是非要留,那搭上的只能是现在的幸福;未来不可追,若是非要追,那浪费的是现在的美好。
美好的未来,是由每一个当下决定的。把握好当下,努力做好现在该做的事,你才会迎来更好的未来。
人生的烦恼大都始于攀比:
小的时候,苦恼学习成绩没有同学好;
长大了,找到了工作,烦恼工作没有别人的薪水高,工作没有同事轻松;
成家以后,觉得自己的房子不够大,孩子没有别人家孩子听话;
年老的时候,总是埋怨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的孩子孝顺……
因为不停的攀比,很多人都陷入了烦恼的漩涡。
很喜欢杨绛先生的一段话: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拥有金钱的人,未必拥有健康;事业有成的人,也或许正在羡慕你和睦的家庭。”
与其羡慕别人的拥有,不如停止攀比,细数自己的小确幸。
心怀感恩,仔细品味自己拥有的,你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
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在热爱里奔跑,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明朝的徐霞客,因为家庭的原因,不能做官。
在那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这样的人生遭遇,对很多人来说,应该是灰暗的,没有希望的。
但徐霞客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独辟蹊径,选择了在自己的热爱里徜徉。
他游历名山大川,寄情山水,用自己的笔记录了旅途的见闻,即便坎坷艰辛,也无怨无悔,终于写成了巨著《徐霞客游记》,用另一种方式成就了自己。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培养一个自己的爱好:侍弄花草、喝茶阅读、弹琴下棋、唱歌听曲……
心有所寄,情有所托,方能怡然自得。
许多人以为刷手机,是一种很好的休闲娱乐方式。
殊不知,这恰恰是疾病、内耗、烦恼乘虚而入之时。
有一项调查报告,证实了这个观点:
一线城市20岁到40岁的群体中,有47%的人有着明显的抑郁倾向。而这些人,每天刷手机的时间,几乎都超过了2个小时。
手机上的各种视频,看似让你获得了短暂的放松,其实是让你的神经高度紧张,片刻也不得安宁。
这种短暂的快乐,往往都是多巴胺式的,刷完手机后,留下的是更多的空虚。
再加上,手机上别人的高光时刻,无穷无尽的促销广告,带给你的是更多的欲望和烦恼……
与其困在手机的世界里,被大数据圈养着,不如放下手机,多阅读,多思考,丰盈自己的内心,在独处中享受自己的清欢。
周玲在《认知觉醒》一书中告诉我们,疗愈负面情绪比较好的一个办法就是:把自己的心事写下来。
写下来的过程,就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它能让我们激动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让我们的大脑进行理性地思考。
很多事情,一旦能够冷静地去思考,通常都会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烦恼也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消除。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把心事写下来,就相当于在和一个朋友倾诉。
这个朋友还非常可靠,一定不会将你的心事宣扬出去,给你带来任何烦恼。
往事留在纸上,心中只剩云淡风轻。
写着写着,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一个豁然开朗,雨过天晴的心境。
科学研究表明:运动时,人体会产生调节心情和激素的物质。
这类物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人体对抗抑郁情绪,让心情变得愉悦。
富兰克林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个喜欢跑步的人抱怨命运。”
跑步如同在飞翔,释放压力,感受自由;
瑜伽就是舒展身心,享受平静与优雅;
跳舞仿佛在开心地派对,忘却一切烦恼,释放自我;
打乒乓球,是在挥洒汗水,感受手眼的协调;
爬山那是对自然的敬仰,攀登高峰,窥探未知的世界……
如果生活不顺,那就来一场尽兴的运动吧,让我们在速度与激情的挑战中,疗愈身心,收获满心的愉悦。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熬夜的第二天,整个人都恹恹的,没有精神;而睡眠充足的早上,你的心里会冒出一股莫名的喜悦,早上的阳光都会感觉特别灿烂。
作家巴克曼提到过一个公式:快乐=7小时睡眠+其他。
没有充足的睡眠,其他再多也没有用。
相比其他而言,睡眠是最简单,也最容易做到的。
《飘》的女主角斯嘉丽特别喜欢说一句话:“ 不管怎么样,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是的,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别烦恼,别纠结了,好好睡一觉比什么都重要。
休息好了,身体好了,任何事情都不是事。
心,是万事根源。好心情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更是治愈一切负面情绪的良药。
人生在世,真正属于你的,只有健康和快乐。
把自己的心情照顾好,健康快乐地享受每一分钟,才能真正活出自我,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