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是古代皇帝、贵族的居所,体现着古代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别是那些彰显着皇权的宫廷建筑,他们多是古代建筑的精华之作。不同历史背景下的古建筑都拥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它是明、清两代皇家居住的地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建成于永乐十八年。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其建筑造型宏伟壮丽,象征着至高的封建政权。北京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庭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是皇帝、皇后居住的正宫。故宫四周有10米多高的城墙,城外有50多米宽的护城河,组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长方形城池。
故宫建筑取坐北朝南的方向,施工前,立华表以确定方位。表是直立的标竿,取长短相等的两表,观测早晚其日影长度相等的两点,将其连成一线,即为正东正西方向。一般建筑立木为表,工匠即依照所指方向开沟奠基。天安门之前,立雕饰石柱为华表,指示整座紫禁城的建筑方向,并与主体建筑风格协调,成为一种装饰。
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正脊两端的正脊吻及垂脊吻上有大型陶质兽头装饰,戗脊上饰有若干陶质蹲兽,歇山式屋顶(中和殿)有宝顶。
斗拱檐桁额枋表面刻画不同的图案和花纹,有动物纹样如龙凤狮虎鸟兽虫鱼,植物纹样如藤蔓葵荷花草叶纹,自然纹样如山水日月星辰云气,几何纹样如方形菱形回纹雷纹,文字花纹如福寿喜吉纹,器具花纹如钱纹、元宝纹等,收美观与防腐双重功用。其它如悬鱼、窗棂、栏杆、壁画、天文板、藻井、隔断等装饰纹样多种多样。宫殿装饰色彩,屋顶多用金黄色,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之白玉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
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清朝初期的皇宫,又叫盛京皇宫,是中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建成于皇太极时期。清朝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为“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被称为沈阳故宫。康熙、乾隆时期曾对其进行改建、扩建,目前共有100多座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按照建筑布局和建筑时间,沈阳故宫可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它是清王朝第一座大气庄严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具有浓郁的满族特色,也融合了汉族建筑的特点。
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满、蒙、藏特色。东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布局仿照八旗行军帐殿(大幄次)的布局。中路的特点则是“宫高殿低”,居住部分位于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区域,这是来源于满族人喜居于台岗之上的生活习惯。西路以及中路的东西二宫则是完全的汉式建筑。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巧妙地与当地地形融为一体,群楼重叠,高高耸立,雄伟壮观。其主要由白宫和红宫两部分组成,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具有独特的藏式建筑风格。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迁都拉萨时开始建造的,后来又经过多次重建与扩建,就有了现在的规模。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作为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布达拉宫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宝瓶,摩蝎鱼和金翅乌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内部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