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编者按

图片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富饶的矿藏。”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启动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智慧、汗水洒遍山川大地,为地质找矿事业书写崭新的时代篇章。《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地质足迹印山川”栏目,通过系列报道展示地质人物和团队的感人事迹,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更大成果。



王炯辉(右二)带领团队对整合后的黑龙江鹤岗萝北云山石墨矿进行整体设计

不久前,自然资源部公布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地质找矿方向)科技创新团队名单,由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矿勘查)董事长王炯辉担任首席专家的南岭边深部找矿创新团队榜上有名。

图片

再找一个康家湾

图片
2018年,为解决中国五矿南岭老矿山资源接续难题,五矿勘查成立了以中国五矿首席技术专家挂帅、老中青相结合的南岭找矿创新团队,并由此写下了一段理论创新破解找矿难题的精彩故事。
水口山,湖南省内开采铅锌矿最早的矿区,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经过百余年的开发,水口山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急剧下降,成为资源危机型矿山,急需资源接续。近年来,作为湖南有色集团的所属矿山,水口山也曾开展过大量找矿工作,但各种条件均显示在老矿山增储的难度极大。
“在已经一遍遍‘过筛子’的老矿山边深部探获新的大型资源难上加难。”王炯辉说,“从理论创新层面改变找矿思路是唯一的突破口。”
从2019年到2020年,王炯辉带领团队通过对水口山康家湾深部矿体方位和矿田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提出“每个岩体侵位都可能形成完整的成矿系列,各矿床类型互为找矿标志”的新认识,并依据“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理念,开创性地提出了“盆—山”转换构造背景下“背斜倒转”和“背斜+N刀”的找矿新思路,以及“向上”找富矿、找大矿的全新找矿理念。
2021年9月,在中国五矿和湖南有色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水口山康家湾矿区南侧深部探矿工程启动不到一年,五矿勘查布设的首个钻孔“一孔见矿”,揭露20多米厚的铅锌富矿体,证实了“倒转背斜”构成的“第二个找矿空间”的存在,为水口山康家湾后续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奠定了基础。
2023年,五矿勘查连续取得康家湾、黄沙坪、鸭公塘、老鸦巢等老矿山边深部找矿新进展,预计将新增一个大型高品位的铅锌矿、一个大型金矿、一个大型银矿和一个中型铜矿。
图片

唯愿找更多大矿好矿

图片
在五矿勘查办公区的墙上陈列着许多张找矿历史照片,安徽泥河、甘肃石硐沟、广西三叉冲、河南嵩县……那是五矿勘查诞生19年来艰辛而闪亮的找矿足迹,也是王炯辉带领团队为中国五矿开拓的资源版图。
2005年,身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的中国五矿开始实施由贸易公司向资源型公司的战略转型,进军前端资源领域。于是,王炯辉受命组建中国五矿矿产资源部(五矿勘查前身)。
起步之初,技术人才、项目储备、业务渠道等方面均是空白,王炯辉在迅速组建团队的同时,凭借在地矿行业多年的经验,大胆提出了“在国内重要成矿区带实施点、线、面结合的围棋战略”,并不断通过创新思维实现快速突破。
2006年,中国五矿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共同签署“四方协议”,形成了以“政府引导、公商衔接,强强联合、整装勘查,探采结合、加快开发”为内涵的“泥河模式”。王炯辉作为中国五矿矿产资源部总经理、泥河铁矿项目负责人,确立了预、普、详、勘一次设计、整体施工思路和施工方案,同时布置66个千米深孔,仅用2年多就完成以往8至10年才能完成的勘探任务,创造了“泥河速度”,实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20年来的找矿重大突破,并被原国土资源部作为我国新时期地质找矿创新机制示范项目总结推广。
2009年,王炯辉又主导推动了以整合勘查为核心的“嵩县模式”的形成,在不足1年的时间内,成功评价出一处资源量超过20吨的大型金矿,使河南嵩县矿区小项目变成大项目、小工作区形成大工作区、小成果集成大成果。
随后的几年间,王炯辉带领团队相继在青海、甘肃、安徽、河南等地实施勘查项目数十个,探获两座大型焦煤矿、一座大型铁矿、两座大型钨矿、一座大型金矿、一座大型银矿和一座大型稀土矿,以及十余个中小型矿床和数十个找矿潜力靶区,潜在经济价值高达上千亿元,同时积极“走出去”涉足海外资源勘查业务。
随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启动,王炯辉作为五矿勘查的“领路人”以及中国五矿唯一特聘的地质勘查领域首席技术专家,他的心愿就是找到更多大矿、好矿,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企业增储上产再立新功。
图片

布局“新技术矿产”

图片
“矿业已经跳出温和发展的周期。对于矿业企业而言,资源获取与技术革新是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是王炯辉多年的体会。
2010年,王炯辉率先提出“新技术矿产”的概念。他说,“三稀”矿产(稀土、稀有、稀散)、锂、镁、锑、钴、萤石、石墨等“小矿种”,会随着新能源、信息、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大量成长型应用,从而爆发式增长,变为“大矿种”,新技术突破将重塑未来矿业发展新的格局,并会催生出一批新型矿业公司加速崛起。
此后,中国五矿迅速开启了两广等地的稀土资源整装勘查工作,连续在全国多地为探明大量优势稀土资源,填补了中国五矿离子型稀土资源获取的空白。也正是基于这些优质稀土项目的早期布局,2016年,五矿稀土因亏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时,王炯辉临危受命出任五矿稀土董事长,仅用5个月就成功扭转亏损局面,为2021年中国稀土集团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8年前后,因国内外矿业的不景气,许多大型矿业企业都裁掉了“烧钱”的勘查业务。但在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五矿勘查得以保留。王炯辉立下军令状:五矿勘查不仅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要给集团贡献利润和产值。
随即,王炯辉将目光投向了“新技术矿产”中的石墨,并聚焦国家“双碳”目标,提出“以碳减碳、以碳治碳”的创新思想,转战“新能源材料”赛道。
一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转型之战就此打响。
2019年,王炯辉率领团队在黑龙江省和鹤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黑龙江鹤岗萝北云山石墨矿多个矿业权和主体统一整合,为中国五矿成功获取了高品质、高品位的世界级晶质石墨资源,并高标准规划“资源+技术+产品”的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链。
短短几年,王炯辉带领五矿勘查不仅实现了“军令状”中的目标,更从无到有,打造了全球单体最大的晶质石墨绿色低碳智能矿山、现代化的绿色智慧选矿和球形石墨工厂,世界一流天然石墨高质化利用产业链正加速形成。
图片

用智慧和汗水诠释“三光荣”精神

图片
每个熟悉王炯辉的人都知道,在像车轮一样高速运转的工作节奏中,他对自己近乎苛刻。
每天早晨上班前,王炯辉就已经在家工作了2个多小时;每年,他都有200多天四处奔波,如遇找矿或科研的关键时刻,甚至一头扎进项目就是几个月。
十几年来,王炯辉先后主导承担了10余个科技项目,带领团队在“新技术矿产”和资源高质化利用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积极打造五矿石墨技术研究院、天然石墨基负极材料联合实验室、天然石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2020年,作为“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石墨专项负责人、首席科学家,他率五矿石墨科研团队攻克天然石墨产业中的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2021年以来,他又带领科研团队联合国内外专家,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25”科技专项的支持下,对天然石墨负极材料短板、高端功能型材料制造等技术难题发起冲击。今年年初,王炯辉团队成功开发出天然石墨首台套高效球化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天然石墨首台(套)连续式高温纯化关键技术及装备,为天然石墨进一步向下游延伸、拓宽高附加值应用领域奠定了基础。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王炯辉对事业的热爱执着、拼力付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久而久之,这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精神,成了五矿勘查团队一种共有特质。
什么是人生价值?王炯辉认为,是五矿勘查在探索中突破传统、突破自我的成长,更是他“找矿报国、矿业强国”初心在现实中的映照:“跋山涉水、沐雨栉风是探矿者共同的经历,挑战危险是探矿者最平常的生活,我们每一位有着‘三光荣’基因的地质人,都会有同样的抉择。”
自信、睿智、勤勉,对地质工作充满激情……矿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像王炯辉这样既懂技术,又能带队伍、做产业的领军人才。
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周飞飞
新媒体编辑:赵志坤

i自然全媒体

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i自然全媒体

i自然投稿邮箱:mnrnews@163.com

电话:010-68047618

点赞,关注 !👇
举报/反馈

i自然全媒体

4万获赞 1.4万粉丝
中国自然资源报社官方百家号
中国自然资源报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