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皮岩遗址。
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景图。
一座独山,在桂林城南卓然而立,如果不是考古发现,谁也不曾想到,独山西南麓的甑皮岩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洞穴里埋藏了距今数万年的史前人类遗址,洞穴里出土的一片片夹砂陶片、一具具人体骨骼,向后人透露着上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生命信息,见证数十万年前人类的生活智慧。
作为邓小平在新时期唯一视察过的史前文明遗址,也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诞生的中国第三个遗址博物馆,多年来,国家、自治区、桂林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它的保护与利用。如今,这颗“史前明珠”已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国内外学术界都具有重大影响力。它作为桂林一张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为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增添了一抹文化底蕴。
发现甑皮岩:小山洞内发现史前遗址
曾经荒凉的桂林市独山一带,如今已是车水马龙、楼房林立。独山脚下,一个幽暗、神秘的三角形洞穴隐藏在树林中。早在房屋出现之前,洞穴曾是人类首选的居所。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无疑是人类洞穴居所的最佳地貌。
记者通过翻阅当年参与甑皮岩遗址发掘的考古专家的考察记录,了解了甑皮岩发掘的始末。
1965年,自治区文管会、自治区博物馆与桂林市文管会联合组成文物普查工作队,对桂林市文物进行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中发现了甑皮岩遗址并进行了小范围试掘。1973年至1975年,陆续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35具先民遗骸,多为屈肢蹲葬墓,出土陆栖与水生动物骨骼40余种,均属热带、亚热带动物,出土大量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发现1000余件陶片。
1973年甑皮岩首次发掘之后,这个新石器时代先民居住的遗址引起了考古学界、体质人类学界、古生物学界、古动物学界以及岩溶地质学界的关注。1978年,在原址建立“甑皮岩洞穴遗址陈列馆”,还先后被公布为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在华南地区史前考古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洞穴遗址。当时全国这种史前文化的遗址并不多,考古界有“北有半坡,南有甑皮岩”的说法。
200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甑皮岩遗址进行了第二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陶片、人骨、多种动植物遗骸、石器加工点、用火遗迹和墓葬,内涵极为丰富。在对甑皮岩的历次考古发掘中,出土文物10000余件,其中最令国内外考古界瞩目的是2001年第二次发掘时发现的距今约1.2万年前的素面夹砂陶器,这也是目前中国发现的制作方法最原始的陶容器之一。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发掘收获,考古学家已经能够描述公元前10000至5000年间先民在甑皮岩的生活场景,也反映这一时期桂林原始文化的发展轨迹。
值得一提的是,甑皮岩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还包含2种已经灭绝的动物,分别是秀丽漓江鹿和桂林广西鸟,还有全国最早的桂花种子,距今已经近10000年了。甑皮岩遗址出土文物类型多样,说明早在新石器时期,桂林地区就拥有着丰富的物产资源,适宜人类居住。
解读甑皮岩:出土文物展现万年文化
泥土能尘封一切,也能呈现一切。透过数米深的地层,人体骨骼、夹砂陶片、穿孔石环、磨光骨锥、鹿角、象牙、螺壳蚌壳等各种文物穿过上万年的时光,一个数万年前的先民生活场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学家傅宪国和付永旭所写的《灿烂的甑皮岩文化》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距今12000年前后,第一批古人在独山脚下安家。独山,顾名思义是一座独立的石灰岩孤峰,因山体外貌形似当地居民蒸锅之盖,故名‘甑皮岩’。以甑皮岩命名的独山西南麓的洞穴,朝向西南,背风向阳,左侧水洞内的地下河一年四季提供清冽至纯的水源。独山周围密布湖沼、水塘和洼地,蕴藏丰富的水生螺蚌,还有不少峰丛山地,是原始先民从事捕捞、采集、狩猎的良好地区。甑皮岩人在此流连忘返,持续生活了5000年之久,形成了5个主要的文化时期……”
在考古界看来,甑皮岩先民最大的贡献是制作陶器。据考古资料显示,历史上成型的陶器最早出现于东亚地区,距今1.2万年或更早。在我国,专家此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陶器的起源与稻作农业密切相关。然而,从甑皮岩出土的大量螺蚌壳、兽骨分析,距今上万年前生活在桂林的古人类仍旧停留在渔猎状态,并没有进入稻作农业阶段。
那么,靠渔猎谋生的甑皮岩人,又是因为怎样的生存需求,激发他们发明了陶器呢?
在《灿烂的甑皮岩文化》一文中,考古学家分析由于陶器技术刚刚出现,制陶者的技术并不高明,这从发掘者在早期地层中发现的夹石英灰白色的原始陶器即可见一斑。这是一件敞口、圆唇、斜弧壁的陶片。根据口、腹等特征,发掘者将之复原成为一件圜底釡。其羼和料为颗粒大小不一的石英,最大粒径达到1.1—1.5厘米,烧成温度极低(不超过250摄氏度),胎质疏松,器表开裂,呈鳞片状。种种迹象无不显示陶器成型技术的原始性。陶器出现很可能和食用水生螺蚌有较大关系。遗址中发现大量完整的螺、蚌等介壳,根据实验,只有经水煮加热之后,才有可能在不打碎介壳的前提下,顺利取食其中的肉。
同时,从出土的磨光石器看甑皮岩先民掌握着精湛的石器打制技术。他们从漓江的河滩上采集鹅卵石,在居住的洞穴中加工出各种各样的石质工具,包括石锤、砍砸器、盘状器、切割器、尖状器、石凿和穿孔石器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掌握了相当程度的磨制技术,并应用于加工骨、蚌质工具,如骨锥、骨铲和穿孔蚌器等。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在桂林盆地及周边地区发现百余处几乎与甑皮岩同时期的洞穴遗址。从考古发现看,在甑皮岩繁衍了5000年后,桂林人祖先在距今7000年的时候,消失在了甑皮岩。直到距今5000年左右,漓江两岸再次恢复生机,甑皮岩人的后裔溯流而上重回漓江,开启一段新的文明,其繁衍生息的印记犹如一部筚路蓝缕、薪火相传的连载史诗,证明了桂林得天独厚的“宜居”条件。
激活甑皮岩:为桂林增添最厚重的文化名片
如今,这颗璀璨的“史前明珠”在国内外学术界形成重大影响力,并成为桂林重要的历史文化名片。
2004年4月,甑皮岩遗址2001年度考古发掘工作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田野考古奖二等奖。《桂林甑皮岩》先后荣获2003年度中国最佳考古发掘报告奖、第四届夏鼐考古学研究奖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二等奖等。
2013年,国家文物局公布全国150处大遗址,甑皮岩遗址榜上有名。依托甑皮岩遗址,桂林建成华南地区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2021年10月,甑皮岩遗址被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近年来,桂林市深入挖掘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桂林史前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研学及文体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向观众展示万年以来桂林地区史前人类由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揭示桂林史前文化融入华夏文明的过程。
从2004年的“甑皮岩考古夏令营”,到2015年“甑皮岩公众考古大篷车”走进中小学校园;从2009年模拟考古乐园的建设,到2023年甑皮岩公众考古研学夏(冬)令营的创办……历经10余年探索实践,逐步创建起“少年考古”的公众考古品牌。
2018年以来,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相继建成游客服务中心、万年智慧体验馆、模拟考古乐园等研学服务设施。同时,配备专职研学老师,面向桂林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充实师资力量。
与此同时,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还举办了“原始社会史暨甑皮岩遗址学术研讨会”“华南及东南亚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年大遗址保护与旅游融合高峰论坛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第五届联席会、2017年中国南方史前考古暨桂林父子岩遗址发掘学术研讨会、2019年第七届“中国公共考古·桂林论坛”、2023年11月16日至17日,“多元一体视野下的华南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暨甑皮岩遗址考古发掘5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
2022年,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相继推出“少年考古记”与“万年文化·远古科技”两个主题共6个项目的精品研学课程,讲好桂林的“万年故事”。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走进五彩三月三”“端午妙趣游园会”“水彩画里寻万年”“建党百年·圆梦少年”“缤纷一夏·拾忆文化”等主题研学活动百余场,举办研学夏(冬)令营十余场。
2022年至今,甑皮岩遗址博物馆相继走进南宁、北海、贺州等地开展甑皮岩史前文化进校园活动。同时,以我市周边县(市)中小学为重点服务区域,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文化志愿服务,打通了博物馆走进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实施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展陈环境和文物保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完成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陈列改造提升项目,注重讲好人类起源、陶器起源、华南农业起源和万年桂花种子四大故事,以新风格、新理念及现代科技展示最新的考古研究成果。
从圜底釡,再到年代跨越长达5000年先民文化遗存,再到如今的山水之城,在桂林,生命不停传续,文化延续万年。
来源: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