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领域,《普通心理学》这本经典教材几乎可以说无人不知。第5版《普通心理学》于2020年完成最新修订,作为心理学专业核心基础课教材,《普通心理学》不仅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同时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从1988年首次出版至今已经超过35年。2021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特别为《普通心理学》配备了融媒体数字资源平台,2024年第6版融媒体版《普通心理学》推出,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时互动,提高学习动力和教学反馈效率。

《普通心理学》的作者彭聃龄先生已近90岁高龄,作为一名教师,彭聃龄兢兢业业,将自己的心血投入这本教材的持续完善中,以至于人们一提到“普通心理学”教材,马上会想起“彭聃龄版”四个字。作为心理学专业学生都会读的基础课教材,这本经典“老”教材背后的“新”意,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体现出历久弥新的“新”内容。彭聃龄始终认为,教材内容决定着教材的生命。彭聃龄曾说:“编写一部好教材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正如一块玉石要经过多年的雕琢才能成为一件珍宝一样,一部教材也只有经过多次修订才能成为师生共同喜爱的教材。每经过一次修订,就是教材的一次新生,一次提炼,一次升华。”最新修订的《普通心理学》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最新要求为标准,内容涵盖心理学基本原理和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最新规律,对含义不清和难以理解的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对心理学的前沿性内容进行了全部更新。

其次,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新”形式。彭聃龄曾指出,“一部好教材应该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教材要受到师生的欢迎,除了内容的取舍外,教材的形式也非常重要。”新版教材全面更新了版式和封面,提升了教材的阅读体验,并对教材体例作出了创新性的重要调整。例如,每章前面增加了“课前导读”,引导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通过开设“教学视窗”,介绍心理学著名人物、补充知识和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扩大视野等。

最后,呼应了新文科的“新”精神。心理学作为文理结合的交叉性学科,既有社会科学的感性思维特色,又具备自然科学实验客观的理性特质。近年来广泛提出的新文科思维,重点强调文理交叉、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新”特点,《普通心理学》的普及进一步呼应了这一要求。中学时代的彭聃龄钟爱化学,曾一心报考北京大学化学系,但为服从国家安排进入教育学领域,最终发现自己的真正兴趣在于心理学。其后,彭聃龄在求学过程中勇敢作出了两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从知觉研究转到语言认知研究,第二次是从语言认知的行为研究转到了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尤其是第二次转型时他已年过60岁,其学科转向毅然的决断力背后不仅有敏锐的学科洞察远见,更体现出新文科精神中勇于追求学科融合创新的“新”精神。

刚开始学科转型时,面临国家脑成像设备方面的匮乏,彭聃龄带领的团队每次实验都要排队,而且只能晚上去做,即使条件艰苦,他仍坚持带领学生扛着电脑主机和显示器到医院借仪器做实验,往往要工作到深夜;在调整研究方向后的头几年,彭聃龄面临“出不来成果”的巨大压力,连续三年团队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成果,更没有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但是,彭聃龄毫不气馁,继续秉承科研精神脚踏实地推进工作。凭着这样的精神,《普通心理学》教材日臻完善,累计发行量已超百万册。彭聃龄这位老教师以《普通心理学》修订过程体现出的奋进精神,始终为全国心理学专业的学科普及不断刷新着“新”纪录。

(作者系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0日第8版

作者:周 粟

举报/反馈

中国教育新闻网

48.6万获赞 13.8万粉丝
全 天 候 中 国 教 育 报
中国教育报刊社官方账号,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中国教育新闻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