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对于“回避型”的讨论一直热度不断,大家经常CUE到的莫过于“回避型为什么会回避”,以致于很多人都默认回避型就是一种人格障碍。
但实际却是,大家热议的“回避型”更多是“回避型依恋”,而非“回避型人格障碍”。
虽然它们同样用“回避”来进行表述,但这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
“回避型人格障碍”属于一种影响全面的人格障碍,而“回避型依恋”则是特指成人在亲密关系里的一种心理状态。
而在特定的亲密关系语境下,“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依恋”在表现上的确有相似之处,但就算在亲密关系中,这两者的显性隐形特点也完全不一致。
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依恋,
三个情感阶段的差异表现
为了更好地说明“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依恋”的不同,我们把讨论情境放在亲密关系里,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追求阶段、亲密关系初期、亲密关系稳定期”。
我们将从这三个阶段里“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和“回避型依恋”者的不同表现方式和心理状态,来看看这两者的区别。
追求阶段:
“主动逃离”的被动PK
“攻守兼备”的主动
为什么我们对于“回避型依恋”的抱怨多出现在亲密关系的中后期,这正是因为“回避依恋者”们在普遍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中,他们大多数看上去就是一个正常人。
他们从来不会拒绝认识新朋友,也不介意开启任何一段全新的关系。甚至因为“回避型依恋者”对于亲密关系的认知理解,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比较得体稳重、有分寸,不会妄图控制他人。
这种强烈的边界感,会让人产生“TA好像特别尊重我”的错觉,TA们对于自我内心情绪和想法的隐藏,很大几率上会被误读为“高冷/神秘”,反而更能吸引到关注度。
在遇见心仪的对象时,“回避型依恋者”会主动追求对方,渴望与对方建立恋爱关系;
而在被追求时,TA既能因不愿意而礼貌拒绝对方,也可以在相处一段时间后与追求者确定恋爱关系。
回避型依恋者,在是否建立亲密关系的问题上,TA们从来不会绝对的回避和拒绝。
与回避型依恋者不同的是,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来说,在TA心里又纠结又拧巴,害怕被人拒绝所以不敢建立任何深度关系,但又无比渴望着与他人建立情感链接。
同样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不同于回避型依恋,TA们根本不敢靠近对方,只敢远远地看着心仪的对象,一边幻想着“如果我们在一起”轰轰烈烈的爱情,一边又在心里怨恨着自己“肯定没有可能,我这么差别人怎么会看上我”,一边又在心里咒骂着自己“怎么这么懦弱,试试能怎么样呢?”
看似没有任何行动发生,但回避型人格障碍已经脑补了无数的剧本,在这些剧本里,TA幻想了无数种告白的方式,但无一例外,每一种剧情的最终走向都指向了告白失败,并受到心仪对象和围观群众的嘲讽。这导致TA们面对心仪对象,根本不敢采取任何实质行动。
如果有人向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告白,TA的第一反应仍是逃避,因为在TA的心中压根不相信自己有魅力,别人会喜欢自己。随后在惊喜的同时,TA又担忧着“要是对方发现我其实并不有趣,到时候离我而去会怎么办”。
在这样反复纠结的情绪中,TA会主动逃离告白对象,冷处理告白事件。只有当告白对象反复表明心意,一直锲而不舍地强烈表现出对TA的感情时,TA才会开始说服自己去尝试开启一段感情。
看到了吗?在决定是否要建立一段亲密关系时,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并不会轻易开始,而回避型依恋者相对来说,则更为主动和热情。
亲密关系初期:
“自卑迎合”的被动PK
“忽冷忽热”的主动
一旦和对方确定恋爱关系后,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和回避型依恋者的心理状态和表现仍是天差地别。
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者来说,在恋爱初期,TA仍时刻处于被动状态,哪怕是在甜蜜期内,TA仍然对自己不自信,时刻担心着对方厌倦自己,时刻担忧着自己的表现不够好,导致分手。
因此,回避型人格障碍者会自动地把自己放在关系中的低位,哪怕是对方爱自己胜过自己爱对方,TA仍表现出迎合的状态,将关系发展的主动权交在对方手中。
这表现在TA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愿望,因为太过紧张,只能唯唯诺诺跟随着对方的步调,生怕对方会发现TA们想象中的“真实自己”。
即使是正常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拌嘴,在回避型人格障碍者的眼中,不过是对自己无能的反复认证。因此,TA的恋爱总是不顺,开始得很慢,却结束得很快。
恋爱初期的回避型人格障碍者,看上去更像是“一块石头”,踢一下动一下,不踢就不动。与其说TA们好像是在“得过且过”,不如说在TA们心里早就开启了恋情完结倒计时,数秒等待着对方提出分开。
与回避型人格障碍者不同的是,回避型依恋者在这一阶段更多表现出“忽冷忽热”的特征,一秒前TA还在主动表达感情,下一秒TA就像变了个人。
当你觉得TA是不是不爱你了的时候,回避型依恋者又出现在你身边,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那样,依旧与你甜蜜相处。但当你陷入热情时,TA又变成了“冰山”。
其实“忽冷忽热”并不是随机发生的,大概率是回避型依恋者的一种“测试”,TA们试图通过这一“极限拉扯”,来测试对方对自己的感情,从而确认自己在对方心中的重要性,从而确定TA们在这段关系中的主动权。
在测试过程中,回避型依恋者会时不时地用“热情主动”去引导对方,并不完全是“爱的表达”,也可能是考验对方对自己的情感深度。
说到底,回避型依恋者爱的并不是对方,而是对方眼中的“自己”。这与自恋型在表现上有所雷同,但相比自恋型对自我价值百分百的确认,回避型依恋者更倾向于用伴侣对自己的爱来确认自我价值,满足自我情感。
但在热恋期,这种问题常常会被忽略,毕竟回避型依恋者还是希望借由恋爱对象对自己的情感自我确认的,因此在热恋期TA的回避会被解读为“欲擒故纵”的恋爱手段。
由此可见,在热恋期,回避型人格障碍者仍处于低位状态,被动地迎合着对方;
而回避型依恋者却渴望强势地主导着恋情走向。
亲密关系稳定期:
“专一依恋”的主动PK
“非暴力不合作”的被动
当双方恋情趋向稳定,或走入婚姻之后,令人大跌眼镜的转变发生了:
回避型人格障碍者从被动转为主动;
而回避型依恋者则从中前期的强势主动变为了被动。
虽然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因为害怕被拒绝,很难迈出求爱的第一步,但其实在TA心里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和渴望更加强烈,因为在TA过往的人生中很少有如此亲密的情感链接。
一旦感情稳定,当TA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被认可和被接纳后,多年被压抑在心底的对爱和亲密关系的渴望便会喷薄而出。
粘人,是大部分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在稳定感情中的突出表现,TA会是那个主动推进节奏的人,并且希望对方和自己保持同步,高频率的互动或许会让伴侣感觉厌烦,但背后却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对伴侣的依恋,需要反复确认对方“在场”。
在这一阶段,回避型人格障碍者会呈现出与“焦虑型依恋者”相似的表现,时刻害怕被抛弃,希望伴侣主动且高频地向自己表达爱意、感情和心情。
TA在稳定的亲密关系中具备一种独特的感受力,能感受到亲密关系所受到的威胁,即使是对方一点细微或无意的异样线索,也会在瞬间激活TA的依恋机制。
因此回避型人格障碍者会异常敏感,超乎常人想象地珍惜对方、依恋对方,一旦依恋机制被激活,除非伴侣给到确切的反馈,表明关系绝对可靠,否则TA根本无法平静。但这种动态平衡,又会因为另外一些小事被激活,因此TA的亲密关系一直处于“求证”过程中。
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者而言,稳定的确切的亲密关系,填补了TA在情感链接其他方面的空白,对于好不容易得来的亲密关系,TA甚至会放弃自我去进行维护,这其实也给伴侣带来了心理压力,为感情埋下了争端伏笔。
而对于回避型依恋者而言,当关系逐渐变得亲密,双方都开始有相互依赖的苗头时,TA们脑中的警铃会立刻红灯闪烁,TA们会立刻感觉到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面对伴侣,回避型依恋者会将其具有爱意的、情感身体上寻求亲近的表达,认知为压力事件,这是对TA们情绪上的威胁和安全感的挑战,此时的TA们会感到内部恐惧、脆弱和痛苦。
本来是正常的伴侣互动,在TA们的眼里却是危险信号,一边担忧“自己的领地被占领被侵犯”,一边又害怕“自己想依赖对方”的念头。伴侣越是主动,TA们越是想要逃避。
因为在回避型依恋者心中,TA一直在告诫着自己,不能相信任何人,只能靠自己,一切人都是不值得信任的,这个世界没有无条件的真诚的爱,一旦相信了依赖了对方,就等于是就将自己的一切交予对方,这将会导致自己的被动、被抛弃,TA绝不允许出现这种状况。
你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回避型依恋者的“因自卑而逃避,因不安全感而退缩”回避性行为在这一阶段被凸显被放大,因为恐惧亲密关系,TA们会断崖式地疏离伴侣,以给关系降温。
任何深度的亲密关系,都会给回避性依恋者带来强烈的不安全感。为了避免此类感觉,TA们采取了关闭、禁止、避免去体验亲密关系的方式,阻止关系变得更深入和亲近,以此来让自己回复到熟悉、安全的状态。
尽管这种回避的出发点,仍是TA们对亲密关系持有的不信任态度;尽管在TA们内心仍旧渴望真正的亲密和情感,但在心底TA始终“只有自己”。TA并不是不爱伴侣,TA只是怕自己受到伤害。
稳定的亲密关系,对于回避型人格障碍者而言,“伴侣是TA的全世界”,TA主动求证主动维护着这段来之不易的感情;
而对回避型依恋者,“TA的安全感是TA的全世界”,即使在心理爱对方爱得发狂,但TA更在意的始终是自己内心秩序的平衡。
通过亲密关系三大阶段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回避型人格障碍和回避型依恋者在亲密关系不同阶段,不同的表现行为总结如下:
从上表中大多数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和回避型依恋者的不同表现,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两者区别巨大,完全不是同一回事。
虽然在“回避”这一行为模式上,两者有类似之处,但不能因为表象相似就将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混为一谈。
那么,为什么都是“回避”,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和回避型依恋者,在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回避者们的不同“回避对象”,
决定了回避型人格障碍和
回避型依恋的天差地别
如何确定一个人是否成熟?心理学家Hammack·Cohler提出了“自我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
他认为自我是一系列自我机制的集合,自我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掌控、整合、理解生命中的种种经历和体验”,形成看待自身和世界参照系。
换句话说,自我发展水平就是指“一个人对自身及世界的接受能够到多复杂的程度”,只有在体验和经验处于动态平衡互相促进时,他才能发生更积极的变化,对复杂拥有更高的应对能力。
在这个理论下,也可以说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和回避依恋者之所以无法驾驭关系,是因为TA们体验和经验总是处于一方完全压制另一方的状态,导致TA们始终处于失衡之中。
无法认识和接受复杂,因此TA们无法理解复杂的世界和关系,无法接纳整合复杂的情绪,无法接受不同的价值和人生意义。当复杂来临,TA们所能做的事就只剩下回避。
因此,所有对感情、对伴侣的回避,都只是回避者们的借口。回避者们无法宣之于口的真实回避对象,既是TA们矛盾纠结的根源,也是区分两者的核心关键。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回避:
体验主导经验,推开一切的
核心是在“回避自我”
在《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定位为:
●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而受到伤害
●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除非确认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意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避
●心理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回答不了问题
●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在做一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规之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一旦满足以上的四项,即可考虑为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社交、亲密关系和目标任务,实质上TA们回避的是所有有可能会引发自己自卑不适、纠结矛盾的体验。
于是TA们的体验,成为了左右TA们认知的出发点,TA们看不见现实,也无法感知到真实,曾经的体验压倒了当下的体验,只为保护“想象中不堪弱势却渴望的自己”。
TA们偏执地把非个人的事情看得过于个人化,把不存在的难堪视为明确的现实,强迫自己回避生活,回避主动。
以子虚乌有的体验,代替经验;
以自我创造的虚幻,代替现实。
TA们回避的看似现实,但其实却是在“回避真实的自我”。
情绪化的TA们“恐新”。
因为新任务、新伴侣、新关系,时刻会激发TA们自卑懦弱低自尊的自我应激反映。无法面对真实的自我,因此TA们不顾一切地回避可能触发这种反映的环境。
同时TA们又“亲新”。
期待着通过任务达成、亲密和社交关系确认自己是值得的,自己是有价值的。靠别人的评价来自证,因为TA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去确认自我,因为TA们生怕那个自我更会让自己难堪,与其痛苦不如回避。
TA们生活的世界,对于TA们而言,不过是鲜血淋漓的斗兽场。
回避型人格障碍者将“回避”作为自己的“避难所”,在这个避难所里,TA“安全”地藏身于此,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
回避型依恋的回避:
经验主导体验,推开关系的
核心是在“回避成长”
回避型依恋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在20世纪中期的依恋理论中提出。
他在研究中指出“回避型依恋者在情感上试图与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暴露自己的情感需求”。
TA们无法维持长久的亲密关系,回避恋人/伴侣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怕自己的自主权和安全领域被伴侣妨碍。
在TA们的情感世界中,很少关注对方的体验和需求,很少自耗,对于TA们而言,没有深入的亲密关系,就不会有纠纷,不会被妨碍,不会有麻烦。
回避型依恋者往往在表达情感时显得保守,“回避”与伴侣分享内心的情感和需求,因为TA们担心这样会使得自己变得脆弱或依赖对方,而依赖的后果必然是受伤。
同时,TA们通常强调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很大程度更倾向于独自面对人生,独自解决问题,将表达情感和需求当作是羞耻。
但并不能因为“回避”就意味着回避型依恋者不爱自己的伴侣。
只是在TA们过去习得的经验中,表达自己敞开自己是一件不被接纳、极其危险的事,所以TA们回应的方式只能是撤离,这导致TA们无法去体验人与人之间丰富的情感关系和体验。
这些TA们自以为是的经验,成为了自己的桎梏和牢笼,确信人只有靠自己,任何人都无法信任和依靠,已有经验全面压倒了认知体验,让TA们龟缩在自己的安全地带。
在克里斯多福·孟的《亲密关系》一书中,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
“亲密关系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看到了让自己不舒服的地方,越是熟悉,我们挖掘对方就会越深”。
亲密关系深入的过程,就是挖掘对方的过程,也是挖掘自我的一个过程,亲密关系就是一面让我们自省的镜子,情感深度链接就是一条让我们去学习成长的路径。
回避型依恋者看似在回避亲密关系的深入,实质却是一种去激活策略,目的是为了因阻止关系变得更深入,而让自己不安全、不熟悉的状态,从而回避自己在体验层面的成长。
TA们压抑和否认情绪感受,拒绝敞开心扉远离冲突环境,坚守自己的领域和认知;通过远离伴侣,拒绝深入交流,本质上就拒绝自我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和挫折,大多数人都会采取回避的心理和行为。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回避型心理障碍者和回避型依恋者,总的来说,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更有可能是因为遗传和早期成长环境导致,而回避型依恋则是由于原生家庭、成长情感经历的创伤导致。
无论是回避型人格障碍,还是回避型依恋,都需要专业和针对性的治疗和辅导。
今天我们讨论的虽然是“回避型”,但我们并不鼓励武断地给朋友、伴侣或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了解回避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而不是去随意定义他人。
如果你遇见了回避型的人,请善待他们,因为在他们纠结回避、冷漠无情的背后,是一个个渴望被爱、被关怀的孤独灵魂。
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已经足够痛苦,内心无比热切地希望拥有一段稳定可靠的亲密关系,来治愈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