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才会感受到其存在与变化,如果不关注,我们会全无感受。
在一个老木匠的手下有很多徒弟,其中有一个小木匠,人很聪明,手艺也很好,可是,只要师傅在旁边的时候,他就会很反常地表现出一副笨手笨脚的样子,并且还时常会出错。一旦出错,他就会收到老木匠的指责,甚至还会遭到一记耳光。有人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表示不解,小木匠向他解释说:“如果我在师傅面前什么都做得很好,师傅就不会关注我了。没有了师傅的关注,我有可能真的会做错什么,那样犯了错误就可能得不到及时的改正,等到发现的时候就得重来一遍,多费了很多功夫,而且离开了师傅的关注,我也就很难学到好工艺了。”这个小木匠为了博得师傅的关注而不惜挨打受骂,可见关注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有一个叫约翰的人曾经多年保持留有胡子的习惯,一天他忽然打算把胡子剪掉,可是有很犹豫。因为他考虑到,如果自己变了样子,朋友们、同事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取笑自己?经过数天的苦苦思考,他终于下定决心只留下小胡子。第二天上班时,他已经做好了应付最糟糕的反应的足够的心理准备,可是很出乎意料,没有一个人对他的这一变化做出任何评价,大家只是匆匆忙忙地各顾各的事情。这样,一直到了中午,他才忍不住去问别人:“你觉得我现在的样子如何?”对方停了一愣:“什么样子?”
“你没有注意到今天我有点儿不一样吗?”同事这才从头到脚地打量了他一番,恍然大悟地说道:“哦,你留了八字胡”,这个事例表明,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是过于自我关注了,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和一丁点儿微小的变化都会引起被人的惊叹,而实际上呢。别人根本就不会如此留意自己,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把自己的行为和变化看得太重,其实那种关注只是自己想象出来的而已。
关注定律表明,如果要令他人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与影响,就必须引起外界的关注。所谓关注即效益。在商业领域的各种形式的铺天盖地的广告无非就是要赢得潜在消费者的关注而已,而有些明星进行自我炒作的绯闻,也同样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所谓的“出风头”的行为,就是想要达到博取关注的目的,从而获得某种物质的利益,或者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当然,受到关注未必是一件好事,在某些时候,受到太多的关注反而对自身是不利的,因此有着“韬光养晦”“潜滋暗长”这样的说法,所以对于关注定律也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