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中介第二天就在朋友圈里声称我是他们的学生,我在他们的辅导下取得港校大满贯,真是离谱至极。”2024境外高校申请季渐渐落下帷幕,小O斩获了五所高校的offer(录取通知书)。小O欣喜地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收到的offer,却不想第二天刷朋友圈时,发现自己成为了别人的学生。
在offer纷纷下发的喜悦浪潮中,个别中介机构和个人却悄然盯上了这些录取通知书,未经本人允许私自盗取这些offer进行宣传、业务推销,甚至诈骗,给同学们带来不少困扰。
遇到offer被盗事件该如何维权?发布在公共平台上的offer该如何避免被用于他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谜团:
偷offer买offer,都是“假”offer
自大三确定要申请香港的学校后,小O为了找到合适的中介机构,加了不少中介的微信,这次偷offer的中介便是其中一员。
“真的大开眼界,之前加的那名中介不仅偷我的offer,还把我和我中介的聊天记录P成我和她的,最令我感到愤怒的是,她居然说我朋友圈的小作文是写给她的。”小O愤怒地和记者说道。
小O说:“之后我在微信上联系这位中介,质问她为什么要偷我的offer,对方没作任何解释直接把我删了。这是非常下三滥的手段,万一有其他同学真的相信了他们,然后在他们这报名,那不就耽误别人前程了吗。”
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部分中介正在盗用他人的offer用于机构宣传或引流。Sophie就是在社交平台上被盗图的受害者。“发现offer被盗后,我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那家机构,要求他们立即删除帖子。否则我会走法律程序起诉他们。”
Sophie给记者看了当时她和中介的聊天记录,盗图的机构在Sophie找上门后迅速道歉删帖,同时也请求Sophie在小红书上删除有关机构盗图的帖子:“那家机构被发现盗图后删帖并向我道歉了。”
Sophie 称,他们对于偷其offer给的解释是:他们会从之前服务过的客户当中进行回访,花钱向客户买下offer用于他们的招生宣传,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他们的客户盗用了其offer图,之后会更加谨慎地审查offer的来源。
记者和Sophie交流过后联系上了该机构,机构对该事件的回应是:“已和当事人解释清楚误会,其他没有时间回应。”
但是Sophie并不满意该家机构给出的解释。“机构说这是他们的学生发给他的,但当我向他们索要聊天记录截图来证明时,他们却给不出任何证据,只是说已经删了,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他们的借口。那就算他们买下了别人offer,那这么做就真的合适吗?这是他们机构服务的成果吗?”
另一位郭同学也曾遇到过中介想要买下offer进行宣传。“他们想要买下我的申请经历以及最后拿下的offer,来给他们机构宣传招生用。我觉得真的很离谱,这不就是骗人吗?”
警惕:offer极有可能用于诈骗
托福、雅思等语言成绩证明是留学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有留学机构将“魔爪”伸向了这些语言成绩单。网友“记录生活”将自己雅思成绩晒到社交平台一周后发现,自己的雅思成绩被多人盗取。“有个小红书网友告诉我,我的笔记和另外一个小红书博主的帖子一模一样,此时我就知道自己的成绩被其他人盗用于营利目的。”
得知此事后,网友“记录生活”便有意识地搜各类雅思成绩,居然发现多名网友盗用了她的雅思成绩图。“大多数是雅思培训机构引流用的。我把我的遭遇发在小红书上后,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共鸣。从大家的回复来看,确实有很多人的雅思成绩、托福成绩、GMAT成绩甚至是学校录取offer都有被盗用的情况。”
她在发现自己的信息被盗用后第一时间向小红书平台举报了这些笔记。“但是偷我成绩单的人太多了,实在举报不完。”记者调查后发现,当初盗网友“记录生活”雅思成绩的账号均已注销。
一些个人也可能会盗取他人offer,冒充准留学生进行隐性宣传。“我在刷小红书的时候看到一个晒香港大学offer的帖子,我看到是校友而且还和我是同一个专业就想进去恭喜一下。点进帖子后发现这张图片很眼熟,就截下图跟自己之前发的小红书图片作对比,没想到角度和拍摄手法竟然一模一样。”Melmel看到了一个名为“Xiaom.”账号盗用了他的照片用于宣传。
Melmel并未选择维权,并猜测这是中介在引流。“我觉得那是中介在引流做广告。现在帖子已经被删掉了,但是中介的号还在。这种事情维权应该也没有什么效果,盗图的人删个帖,给你道个歉,这事就算翻篇了。遇到这种事情感觉只能吃哑巴亏。”
记者调查网友“Xiaom.”的账号发现,其关注列表里只关注了名为“薄荷树留学”的机构。截至发稿时,网友“Xiaom.”尚未回应二者关系的疑问,“薄荷树留学”对二者关系的回复则是:“我们只有这一个小红书号,其他人不要相信。”
除此之外,部分机构或个人代写还会盗取新生的offer进入新生群里加新生,然后推销自家的业务。一名微信昵称为“Henry”的个人代写就曾在小红书上盗网友“momo”的悉尼大学offer潜入新生群添加其他新生。网友“momo”告诉记者:“因为Henry盗了我的offer图,后面我自己再进群时有很多不便。”
记者联系上了“Henry”,“Henry”一开始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其代写服务,但当记者询问其是否曾盗offer图进入新生群时,“Henry”选择拉黑记者不作任何回复。
一些个人甚至会偷走发布在社交平台的offer图,混入留学新生群,对新生群的其他留学生进行诈骗。
“当时没什么社会经验,年龄小,微信上加了很多正在申请的学生,天真地以为他们都是自己的朋友。我UCL(伦敦大学学院)的offer就是被朋友圈的一位‘朋友’偷走了。”刚收到UCL录取通知书之初,王同学就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收到的offer,却被朋友圈之前加的一个“朋友”拿去诈骗。
“我的朋友在新生群里看到那个人用着我的个人信息发言和加人就告诉了我,我知道后就第一时间就去报了警。警方后续也查到了偷offer的是一名IP在四川的女生。对方利用我的身份信息对很多UCL新生进行诈骗。”王同学将offer被盗的经历发布在小红书后,前后有30多位网友向她表示自己遭受过盗用offer骗子的诈骗。
“她偷我offer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但警方三四个月前告诉我,她现在还在用我的offer对其他人进行诈骗。真心希望所有留学生们晒offer时,一定注意个人信息的打码保护!”王同学感叹道。
删图并不意味侵权责任消失
中介未经学生允许,私自盗取学生的offer进行宣传会面临哪些法律风险?记者采访了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广州市行政争议调解员马新国律师进行解惑。
“首先是虚假宣传问题。至于是机构中介还是私人中介,主体不同不会带来法律性质的改变,无非是责任的承担方式不太一样而已。机构冒充学生等身份偷偷混入新生群‘盗图’,则是侵犯他人信息的问题。”马新国表示,如果offer涉及个人的身份信息,还有可能因为盗取别人的身份证信息而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盗用身份证件罪。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有两种行为方式,一种是‘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且情节严重’,一种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未经肖像权人同意,公开、使用肖像权人肖像的行为已经侵犯被盗信息者的肖像权;泄露他人学号、籍贯、生日等信息则属于侵犯个人信息的范畴,若包含私密信息的,则可能侵犯隐私权。这都要承担民事责任。”
学生发现机构盗图后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中介机构盗图被学生发现后‘删图’并不意味着侵权责任的消失,也并不意味着机构侵权行为合法。学生后续仍然可以追责,机构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学生如果发现自己被‘盗图’,发现自己的信息被盗用,对已造成损失的可要求对方赔偿;也可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马新国表示。
准留学生们该如何挑选合适的中介机构?
马新国介绍:“首先是不要轻信广告。特别是网络上的‘十大中介机构’等江湖排名,因为每个中介机构的特点、主攻方向、国际合作区域不同。其次选择机构时提前做个背景小调查。对中介机构是否曾经遭到投诉、陷入纠纷,有没有‘黑历史’等,要提前了解清楚。最后要重视合同,一定要仔细研究合同,特别是对自己不利的隐性条款,或者有些玩文字游戏的,不要自己‘偷懒’一掠而过。”
文字 | 羊城晚报记者 实习生 傅觉明
图片 | 新华社资料图(图文无关)
来源:羊城晚报
举报/反馈

光明网

1.8亿获赞 617.3万粉丝
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媒体融合与创新的引领者
光明网传媒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