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必定名列其中。可以说,在物理学上他算是站在了全人类的最顶端。但是有一个实验,却让爱因斯坦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质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被称作“双缝干涉实验”的这个实验有多可怕?它到底如何颠覆了世界的物理学?
爱因斯坦
‘
我们在研究双缝干涉实验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双缝干涉实验之前的一些研究。
波尔:氢原子量子化假设
这个假设最早是科学家波尔在1913年,研究氢原子光谱时发现的。这个理论主要内容是,氢原子拥有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其中,电子在这个质子的周围运行,并且有着很多个运行轨道。
这时候就很疑惑了,这不就是类似于人造卫星绕着地球旋转吗?这肯定有很多个轨道啊!不仅是很多个,是无数个吧?这还用特地拿出来说?莫非这个科学家我当我也行?当然不是!
氢原子电子轨道能级相关知识
波尔的发现,似乎有违我们的常识。他发现,这些轨道都是特定的,就像我们行车的车道。你可以在任意一条车道里通行,但是你不能处于两条通道之间。
当然,我们不能压线开车,是因为交通规则,而电子的轨道是固定的,应该是物理规则。并且,氢原子的电子会随着轨道的改变,释放或者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且波尔还给出了公式,可以计算轨道的具体数据。
氢原子轨道和道路上的车道有一定的相似处
不过,这个理论有着些许问题,其一:为何轨道是在这个位置,而不是其他位置?其二:这个理论只能解释原子核周围只有一个电子的粒子,也就是只有氢原子和氦离子。
德布罗意:物质波
德布罗意于1924年提出了物质波假说,他认为电子未必是一种粒子,电子可能是一种波。就像在一个盒子里。如果认为电子是一个 粒子,那差不多就是箱子里面放了个篮球一般。但是德布罗意却认为电子是一种波。
德布罗意波的相关公式
薛定谔:波函数演化方程
并且给出了波函数,他认为波函数代表了电荷的密度,这也十分违背常识。你想象一下,一个电子放在箱子里,你打开箱子要去看看电子(假设人眼精度够的话),你看到的,不是一个圆球状的电子。而是一个电荷密度的波函数。这可能会把一般人直接逼疯。
薛定谔方程
波尔:互补原理
这时候,波尔就将两个类型的理论结合了一下。波尔转而认为,电子既是波也是粒子,也就是波粒二象性,电子究竟是波还是粒子,不取决于电子。而是取决于你的测量方式。
波粒二象性的例子
波恩:概率诠释
波恩的理论表示,德布罗意的理论大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波函数的意义不是电荷密度,而是电子的存在概率。波函数一点的意义,代表电子可能处于这个点的概率。只有当你确实探测了,你才能知道电子具体在哪。
概率诠释
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其实,海森堡的观点已经不太用继续解释了。差不多就是对以上观点的总结。那就是,电子,光子之类的粒子属性都是不确定的。想要知道粒子的属性,就要进行观测。
不确定性原理
这个时候,物理学界简直像是炸开了锅。物理学家研究物理,不就是想确定物体的属性吗,不就是想确定世间事物的运行规律吗?你现在告诉我,这玩意都是不确定的?简直是开玩笑。这些反对的科学家里面,就有爱因斯坦,而“上帝不掷色子”这句名言。就是用来表达对此的反对。然后就不断的有人设计各种实验企图证明,不确定性原理是错的。这便诞生了物理学史上一大经典的实验:双缝干涉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
这个实验的设置其实很简单。一束射过来的光子,当然也可以是电子等(这些粒子都表现为波粒二象性)。然后前面有一个屏障,这个屏障上,开有两道缝,让这一束光子,通过这两道缝,打在后面的屏幕上。
如果光子是粒子,那么光子穿过屏障之后,打在屏幕上应该是两条光带。如果光是波,在经过双缝时,两拨的光波就会相互影响,打在屏幕上的是明暗交替的光带。
实验结果让支持不确定性原理的人喜笑颜开,明暗交替的光带赫然出现在后面的屏幕上,这不就是波恩的概率诠释吗?屏幕上亮的地方,是因为光子在此处的概率大,屏幕上暗的地方,也是因为光子在此处的分布概率小。
光的波动性
但是,反对不确定性原理的人,依旧穷追不舍!他们提出,你只发射一个光子。看看屏幕会出现什么!
实验结果,一开始让反对的人,欣喜若狂,因为这个光子确实表现出了粒子性。这个光子子只是穿过缝隙,在后方屏幕上打出一个点。再发射一个,还是一个点。无论单独发射多少个,这单个的光子都只是在屏幕上呈现出一个点,并未表现出波动性的性质。
但是笑到最后的却是支持不确定性原理的人,因为当单独发射的光子越来越多,光子打出的点,在屏幕上的分布让反对者又傻眼了,因为光子打出的点聚集起来,依旧是明暗交替的光带。依旧是符合概率诠释。
验证光的粒子性
这就像抛硬币实验,每次抛硬币固然只能得到一个结果。但是你抛成千上万次,那么每一面都大概是50%的概率。
这时候,反对者依旧不愿放弃。他们直接在两个缝隙处都架设了观测设备。他们假设,如果光子是波,那么发射一个光子时,两边缝隙都能观测到光子,如果是粒子,那就只会在其中一个缝隙观测到光子。
观察者能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开始,但是结果让两边的人都傻眼了。他们反而在后面的屏幕上观测不到光子了!这让反对者和支持者都大跌眼镜。他们也尝试大量发射光子!可实验结果是:明暗交替的光带也消失了。撤去观测设备,光带恢复,架设观测设备!光带消失!
这便是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的:观察者理论。意思也就是,光子等粒子的性质随着有没有观测者而改变。
想必大家,看了本文,肯定是一脸懵逼。最后就说观察者影响实验结果?这算是什么结论,科学家搞了这么多年都没搞明白吗?
是的!很遗憾本次的科普只能到此为止,不过这可是连当时的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无法理解的问题,他不理解,印象中十分严谨科学的物理学,为何会出现随机和概率这样的不确定的因素,爱因斯坦甚至都怀疑起世界的真实性。而时间已经过去了接近一个世纪,当今的物理学家,仍然对此一筹莫展。
因此我们也只能了解一下实验过程,并不能介绍进一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