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我们内心向往着快乐、幸福、美好。

而我们的眼睛,却总是被那些血腥、恐怖、灾难性的信息所吸引,常常身不由己地点进去,想一探究竟。

看完这些东西,我们经常会产生身体紧绷、精神紧张的感觉;

内心有时会长久处于愤怒或恐惧中,无法自拔。

可下一次看到类似的信息,我们还是会想去看。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负面信息,是指那些会带来不良情绪的信息。

从基因的角度来看,关注负面信息,其实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随时可能面临野兽的攻击、强敌的入侵,这让心智程度低下的他们,不得不时时关注危险的信号,以便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这部分人类得以逃生,相应的能力也得到了保留。

不过,这也极大地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因为长期高度的紧张,会带来极大能量消耗,这让远古时代的人很难长寿。

来到当下,其实那种充满危险的环境,已经消失,更多的紧张因素,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这些年,媒体的内卷,让贩卖焦虑、营销恐惧,成为占领人们意识领地的最佳手段。

图片、视频、影视、网文,全方位地对我们进行信息轰炸,我们一不小心就沦为负面信息的俘虏。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似乎感觉很难让自己快乐起来;

我们总是被不良的情绪困扰;

生活似乎总是陷入不如意的境地;

常常觉得周围的人事物都在跟自己作对。

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切,跟你接触的信息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

有人说,饮食决定了你,这是搞营养学的;

有人说,穿什么决定了你,这是服装商人;

有人说,跟谁在一起决定了你,这是研究人际关系的;

事实是,以上这些因素的确重要,不过只能影响你生活的某一部分,真正对你的人生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摄入的信息。

这是我们要对信息足够重视的原因。当你对负面信息感到无法控制,身不由己想去观看时,是时候引起警惕了。

信息构建认知,认知决定信念,信念支配行为

有很多人,就是因为不注意对信息进行筛选,从而让太多不良信息进入我们的大脑,误导了我们的心灵,进而做出错误的行为,严重的可以给人生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有人说,我也知道这样做不好,可看到那些信息时,总是感觉手速快过脑速,还来不及经过思考,就已经点开了呀

怎么调整呢?

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

《大学》提出,修身,在于正心诚意,方法是格物致知

下面这两套不同版本的四书五经,第一套简装本,经济实惠,适合自留。我自己在读,缺点是字有一点点小,更适合年轻读者;

第二套精装本,摆在家里很有逼格,送人也体面。经典书籍能量高,永不过时。推荐给追求圆满人生境界的人们。

有时我们哪怕学到智者的一句话,也会受用终生。

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事物的研究与探索,达到了解事物本质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认知世界。

当我们总是在负面信息中打转,接触到的全是那些阴暗面的人事物。

我们的心灵就会被错误的认知带偏,对世界产生扭曲的观感,人生也很可能因此误入歧途。

如果格物的对象就选错了,人生怎么可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呢?

因此,要想走上正轨,我们须从源头抓起。

第一步,

训练自己时刻保持清晰的觉知,拒绝有害的负面信息进入

刚开始会感觉很难,因为熵增的原因,我们的意识总是无形中趋于混乱。

所以我们要每天保持学习的习惯。

三自姐提倡,我们每天都要保持微成长,用滴水穿石之势去对抗意识的混沌。

这样才能保证人生一直向上生长,而不是呈下坠的姿态。

第二步,

选择正确的“格物”对象。

我们究竟应该格什么样的物呢?

一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最初选择了格竹子,却一无所获。可见,连圣人都会发生选择失误的时候,何况我们普通人?

失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反省,不知回头。

我们可以多倾听自己的心声,相信自己的直觉。当内心发出抗拒的信号时,说明那不是适合我们的选择,要果断放弃。

第三步,

多读经典,经典就是捷径。

格物,是为了致知。自己学习总结,这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光靠自己是学不了太多知识的。

因此,我们要多读那些提炼精华的经典书籍,这相当于是请了许多大智慧之人帮我们格物。

当我们的认知达到一定层次,

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都有了全面的、客观的、准确的认识。

我们自然可以轻易识别并远离那些会对我们心灵带来危害的负面信息。

从而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人生发展的信息。

人生从此将走上通往理想生活的快车道。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你,幸福吗?做到四点,把握稳稳的幸福
“缺心眼儿”怎么办?提升心智就是改变命运
赤子之心与巨婴心智,是两回事——你属于哪一种?

宝藏作者董三自,提倡圆满人生三个自:心理自足、情感自洽、财富自由。

专注自我成长与心智提升领域,高频率分享全方位成长知识与心得。

加入我们,共同成长!实现三自,共享丰盛人生。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删,感谢!

举报/反馈

三自国学

3499获赞 553粉丝
专注国学。批判继承。提升智慧。收获自足、自洽、自在人生。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