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推动北运河武清段实现通航
为保障副中心防洪安全
目前“通州堰”工程正在加紧施工
继北运河通州段、香河段通航之后,北运河武清段也将实现通航。近日,京津冀三地水务部门携手共谋北运河协同发展交流座谈会召开。在座谈会上,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为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在“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通州堰”工程正加紧施工,在城市副中心上游构建出“上蓄、中疏、下排、有效蓄滞雨洪”的防洪工程体系。
据了解,北运河是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上游段,发源于昌平区军都山南麓,流经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入海河。地处城市副中心,是一条常年有水的河流,是北京市重要防洪通道,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三地水务部门的协同发展,成为集防洪、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型河道。在座谈会上,北运河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率先介绍了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的总体规划,“‘堰’是我国古代利用自然地理特点实施河道分水的工程措施。为保障城市副中心防洪安全,利用堰的分水原理,我们在城市副中心上游构建‘上蓄、中疏、下排、有效蓄滞雨洪’的防洪工程体系,简称‘通州堰’。该工程体系不仅保障城市副中心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同时可以灵活调度上游过境和本地洪水,最大限度控制副中心规划范围内河道水位,满足市民亲水需求。”
该负责人指出,“上蓄”设有两道防线:一是利用十三陵等12座水库(库容1亿方)有效调蓄山区洪水;二是在副中心上游建设温榆河公园、宋庄、坝河、小中河等蓄滞洪区拦蓄上游洪水(总蓄洪能力2500万方)。第一道防线工程均在昌平区境内,“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昌平区开展各项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及水库、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以筑牢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上蓄’工程第一道防线。”像在今年汛前,将修复王家元、南沟2个水库;完成昌平区桃峪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包括拆除重建溢洪道闸室,更换溢洪道闸门及启闭机,修复主、副坝护坡,维修防浪墙,新建西副坝防渗墙,同步建设安全监测及视频监控设施等,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发挥调度作用。此外,还包括明年启动邓庄河蓄滞洪区、高崖口沟蓄洪区建设等诸多工程。
“中疏”指的是通过运潮减河、新开挖温潮减河两条分洪通道,分流温榆河洪水入潮白河。目前均已开展实施;“下排”疏挖北运河下游河道28.7公里,达到50年一遇行洪能力,顺利排除洪水;“有效蓄滞利用雨洪”则是在规划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就地蓄滞雨洪,利用或回补地下水,实现洪水源头消减。
在座谈会上,香河县水务局、廊坊市水利局、武清区水务局分别就所辖北运河现状水利工程及堤防情况、正在实施及规划的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武清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运河自木厂闸流入天津市,在天津市境内河长89.8公里,是武清的母亲河。目前正在实施的水利项目众多,包括北运河筐儿港枢纽至屈家店枢纽综合治理工程、北运河木厂船闸工程,同时还计划实施天津市武清区北运河适宜河段旅游通航码头及配套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8个码头及配套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批复,目前正在初步设计报告编制,预计2024年底进场施工,2025年底完工。”该负责人指出,这些工程完工后,通过对北运河河道的综合治理,北运河河道满足Ⅵ级内河航道标准,北运河武清段继北运河通州段、香河段通航之后也将实现通航。
对于今年的通航,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香河嘉禧船运有限公司等游船运营单位也纷纷表示,将在航线中融入更多的旅游元素、大运河符号。
北运河管理处表示,在京津冀三地深化水务改革、推进水治理体系现代化及强化水资源节约保护的进程中,该处将积极推动上、中、下游流域共治共管协同工作机制,统筹推动实现水旱灾害防御一体化管理、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文旅融合优势充分发挥,为京津冀三地水岸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举报/反馈

长城网

3683万获赞 46.4万粉丝
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领导,权威媒体。
长城新媒体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