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3月4日讯(记者王全宝 赵相锋)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是提高国家科技实力的有力支撑。然而,受到“拿来主义”影响,中国部分领域核心技术仍面临“卡脖子”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就“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提出建议。
史浩飞在接受财联社专访时表示,要解决我国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关键在于扎根底层的理论知识。此外,虽然政府的研发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一直持续加大力度,但是由于激励方式相对单一,难以达到鼓励领军企业长期投入基础研究的目的,需要多元驱动企业提高需求驱动的基础研究的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据《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1995—2019年,我国企业来源研发经费从300亿元增长到近1.7万亿元,增长约55倍;但是,1997—2019年,企业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投入比例自1.1%降至0.3%,企业对于基础研究领域投入占比大幅降低。
史浩飞表示,2021年,我国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0%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由大学牵头建设。虽然科研院所与大学一直致力于解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问题,但是由于缺少领军企业从需求端发挥主体作用,科技与经济的“两张皮”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对此,史浩飞建议,鼓励科技领军企业建立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基金。对建立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基金的科技企业给予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其投入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此外,要完善国家科学基金向科技领军企业的流动机制。放宽科技企业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的参与条件,允许更多类型的科技企业参与其中,集合多方资源共同投入基础研究。
我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科学影响力稳步提高,但高水平论文能够转化为科技成果的较少,尤其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贡献有限。
史浩飞指出,高水平论文转化效率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科学与产业界的协同不足。2008—2018 年,我国高等院校的经费来自政府的比例由 58% 增加至 67%,来源于企业的比例由 35% 下降至 27%。
反观美国,其大学研发经费来自多渠道支持,在生物科技、制药、土木工程等研究领域,美国企业对高等院校的研究经费的支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美国大学与企业的联系紧密,企业研究人员大量参加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会,同时鼓励在校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因此,需要构建面向市场的科研创新协同机制,使科研人员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实现真正的自主创新。
事实上,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也逐渐受到重视,2023年1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以企业为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
史浩飞建议,鼓励以科技领军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鼓励资源、设施、数据开放共享,引导科技领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创新协同,对在合作中取得突出成果的企业给予奖励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