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节到元宵节
河北邯郸曲周县
可真是狠狠火了一把
央视新闻、河北日报
等媒体纷纷聚焦这里
是什么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那当然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从“氛围组”变成“主角”的
龙舞·曲周龙灯
曲周龙灯起源于宋代
是河北曲周县独有的
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据传
宋代曲周县十年九涝,禾稼欠收
当地农民贫困交加
为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人们特地制作了一条体内燃灯的龙
起名“龙灯”
舞动起来以表对龙王的崇仰
其后形成元宵舞龙灯的习俗
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曲周龙灯最初兴起于
曲周镇的东街村、南甫村
现已扩展到十个村落
而以东街村的龙灯最为典型
曲周龙灯
美在哪?特在哪?
与其他地区不同
曲周龙灯是竹骨、圆身的纸龙
龙头由竹篾编制
整个龙身由竹圈串联而成
龙身总长25米至30米
下设9个木柄
供舞龙人执握
在一家龙灯制作工作室中
记者看到
威武大气的龙头及竹圈串联成的龙节
占了差不多半间房
龙头用麻头纸装裱
龙目用猪膀胱或灯泡代替
龙口内长舌巨牙或平或尖
龙角为下粗上尖的树杈
龙须、龙鬃由麻线制作
龙鳞由麻头纸剪成
水龙的鳞片上蓝下红
代表风调雨顺
火龙的鳞片上红下绿
代表五谷丰登
彩绘是龙灯制作的关键一环
需要有一定功底
才能在灯坯上自如地绘画
简单的线条
搭配丰富的色彩
水墨勾勒间
一条祥龙游动而出
最后画龙点睛,一笔下去
龙目如炬,炯炯有神
龙灯舞法
奇特多变
龙舞有盘龙、滚龙、钻龙、跑龙等
二十多种表演方式
表演开始后
鼓乐手敲锣打鼓
纸糊的鱼、鳖、虾、蟹、河蚌等水族
在龙前引领,打开场子
而后十个舞龙人随着鼓点摆开架势
大红蜘蛛上下蹿跳
龙头紧咬蜘蛛不放
龙身一节牵一节
划着倒弧舞动起来
场面火爆而热烈
龙灯内点燃的油捻
映照着随舞蹈而跳动的鳞片
呈现出或明或暗的效果
持火把人舞动烟火
冒出带着浓重烟雾的火球
给整个表演
笼罩上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
穿越千年
光彩依旧
制龙、绘龙、舞龙
……
当穿越千年的曲周龙灯进入新时代
会焕发怎样的光彩?
如今
曲周龙灯不再“守株待兔”
而是主动走出家门
受曲周县各中小学邀请
非遗传承人郑玉华和徒弟们
经常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他传授制龙工序的现场
总是十分热闹
学生们都说
以前只在街上看龙灯
今天自己做龙灯
还当上了“舞龙人”
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
曲周龙灯制作和舞龙表演
当地开始了网络直播
让人们无论身处何地
都能充分感受到
曲周龙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也为传承和发展
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千姿百态的龙灯里
藏着乡人的思念
寄托着龙腾盛世的期盼
凝结着一代代先民的智慧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将会被一直传承下去
来源/纵览新闻微信综合河北日报客户端、曲周发布、微观曲周、曲周文旅、邯郸新闻网、邯郸新闻+等
举报/反馈

纵览新闻

310万获赞 48.4万粉丝
打开纵览,看见美好生活
纵览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