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日前,教育厅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我省将形成更加健全的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完善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将实现“六个全覆盖”:
大中小学生全覆盖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每学年对小学高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和高校新生全覆盖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教师全覆盖参加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学校全覆盖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学校全覆盖建设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县(市、区)全覆盖建设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
《实施方案》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加强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提升协同育人成效”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心育浸润、五育融合。从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出发,开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
二是建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配齐用好心理健康教师,开展教师全员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加快心理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开展省级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资格A、B、C三级认证;
三是加强心理健康监测预警,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健全防护预警网络体系,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加强数据分析、案例研究;
四是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处置,建立四川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四川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发挥心理援助热线作用,对心理问题学生“一生一案”建立帮扶方案,着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提升协同育人成效,优化多部门协作机制,加强家校共育、医校联动和社会协同,共同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和社会氛围。
《实施方案》强调,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分级负责管理体系;落实经费投入,加大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费保障;强化评价考核。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平安校园建设、文明校园创建和绩效目标考核;加强经验推广。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优秀案例库建设及示范、试点创建,打造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品牌,整体提升我省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
川观独家解读:
多部门聚力、家校社协同
四川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四川在落实国家规定动作的同时有什么自选动作?川观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西南片区组长、四川大学教授张伟,教育部基础教育教指委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唐远琼,对方案的亮点和特色进行了全面解读。
▶贯彻国家部署有“三实”,十八部门携手护心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且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引发广泛关注。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次出台的《实施方案》全面贯彻国家《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要求,提出了四川的具体措施,体现在三个“实”:
目标任务实。《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更加完善,努力实现我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测评“六个全覆盖”。
主要措施实。《实施方案》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加强心理健康预警防控”“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处置”“提升协同育人成效”五个方面,细化提出17条具体要求,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薄弱环节提出明确要求。
组织保障实。《实施方案》从组织领导、经费投入、评价考核、经验推广等4个方面细化了保障措施,分层次明确了属地党委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责任范畴,既强化了系统督导考核,也强调了正面激励和典型选树推广。
“这些年我们临床观察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年龄越来越偏小,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实施方案》的出台很有必要、非常及时。”作为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专家,四川大学教授张伟对于《实施方案》提出“切实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点赞。
他特别关注到,四川出台《实施方案》比国家的《行动计划》多了一个部门,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密切相关,四川把社科纳入,加强社会科学研究,走在了全国前面。”
▶直面问题和关切并进行创新,重量又重质更贴心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和受访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一致认为,《实施方案》立足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正面回应师生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热点问题,提出了符合四川实际、具有四川特色的系列措施。
“全面落实中小学生出教室课间活动”“开足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提出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对各学段的课时提出具体要求,重量又重质。”张伟说,四川还做了加法,把幼儿也纳入,非常贴心地提出“托幼机构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活动场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3~6岁学前儿童处于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
唐远琼注意到,《实施方案》在心理测评、心理课程建设、心理读本编写等5处提到“积极心理”,体现了对积极心理和积极发展的重视,有助于引导大众从以往过于关注问题和消极心理健康的“单维视角”,改变为同时关注积极心理健康和消极心理健康的“双维视角”。而且,对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视符合“从解决问题到促进发展”这一国际心理健康教育新趋势,强化了“预防第一”的理念。
在“健全防护预警网络体系”的表述中,《实施方案》提出“从小学高年级起,各级各类学校每班设置2名(男生、女生各1名)心理委员”,这也是四川的创新。在张伟看来,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作用,对于预防校园霸凌、增强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等很有意义。
张伟还谈到,《实施方案》提出畅通心理问题学生转介干预就医绿色通道,要求有条件的妇幼保健院设立精神(心理)门诊,作为转介就诊的“缓冲”,将极大提高家长带领问题学生就诊治疗的意愿。
▶组织保障考核评价要完善,家校共育社会协同
《实施方案》是今后四川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施工图,也是任务书,17条具体要求的每一条都明确了责任单位,涉及18个省级部门。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落实《实施方案》的关键是组织保障能否到位,“党委、政府和学校要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分级负责管理体系。”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需要尽快建立。同时,评价考核也要跟上,充分发挥评价这根“指挥棒”的导向作用。
《实施方案》明确,将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专家们建议,要真正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平安校园建设、文明校园创建和绩效目标考核。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主体实施者。两位专家对于《实施方案》提出的“配齐用好心理健康教师” “构建‘全教师’培训体系”表示认可,认为“不仅要配齐,还要用好。”
优化协作机制的同时,要加强家校共育、医校协同和社会协同。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谈到,《实施方案》首次提出要“明确家校边界意识,规范班级家长委员会建设”,强调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强化学生心理问题源头治理与家庭干预,普遍建立社区家长学校或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实施方案》倡导‘人人懂点心理学’的理念,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增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心理疾病和普通感冒就是一样的病,不应歧视,让我们一起来携手护心,温暖同行。”张伟说。
来源: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