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古建筑群,位于临县城南50公里碛口镇。由黑龙庙和15个院落(分别是荣光店、新华商行贸易局、天聚隆、永顺店、广生源、十义镖局、长兴店、祥记烟草、兴胜韩、洋火店和义记美孚、当铺、东财主院、陈氏祠堂、新窑院、毛泽东东度路居处)构成,分布于碛口街道居委会、西头村、西湾村、寨则山村。2006年5月25日,碛口古建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戊戌之年,金秋时节。走进临县观赏黄河,漫步古镇品读古建,顿生怀远之雅趣,骤发追古之幽情。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来自大西北的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在黄河岸边产生过无数次激烈的碰撞:结果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了解与融合,促进了整个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成熟,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相互往来与渗透。磧口古镇正处在这个碰撞的交汇点上,以“商贸往来”独持的方式,搭建起一座中原与大西北地域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黄河孕育了碛口,晋商为碛口添彩。碛口古建筑群西接陕、甘、宁、蒙,东连太原、京、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水陆两用的交通优势,造就了“九曲黄河第一镇,水旱码头小都会”。
据《碛口志》载:从临县、离石一带出土的大量文物考证,远在新石器时期,碛口这方土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生息、繁衍;战国时为赵国蔺邑军事要冲。南北朝后期,碛口成为抗击“胡人”的前哨,定胡县的门户;金朝时实现了北方大统一;元代碛口成为州、县共管之军事要地;从明、清到民国、抗战结束,碛口方失去战略要地作用,历时长达2000余年。
黄河从历史的深处流来,始终作为中华民族发育发展的大动脉,负载着中华民族的追求与理想,为国体的巩固、国魂的张扬、国脉的律动,永无休止,奔腾不息。古镇碛口把母亲河所给予的爱化成800年的繁荣,把母亲河遗传下来的精神写成千古不朽的大文章,把母亲孕河育成的文化深深地播撒在黄土高坡上。
古镇商号店铺。辛亥革命前后的10年间,古镇在鼎盛时期云集了380多家大小商号,有药材、皮毛、钱庄等六大行业。五里长街在湫水河与黄河交汇处三角舟上展开。东起西头村古商街徐徐向西延伸,到达黄河东岸时,也拐了个湾,改为向北,呈“L”型走向。依据使用功能,划为三段:湫水河沿岸为前街和中街,前街又称食巷店,主要经营饭店、酒馆、大车店等,中街主要经营绸缎及日杂百货。主街沿黄段称为后街,实力雄厚的商号均聚集于此,用碛口人的话说:“后街上做的都是大买卖”。在后街与黄河之间,后来又扩充出二道街和三道街,二道街全长3华里,三道街1华里,均以服务业为主。古镇共有3条街13条巷,店铺相连,组成了碛口完整的交通网络系统,形成了“巷巷相通、铺铺相连”建筑特色。古街比黄河滩高出约5米,砌有石堤护堰。堤岸相隔不远,便设一处装卸货物的码头。街面上容不下店铺,便向街卧虎山拓展。随着商家增多,于是就建起一层层窑院,最多叠6层。远远望去参差错落,气宇轩昂,加之依山就势设建筑,相映成趣,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打造了古镇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碛
口镇是个纯粹商业古镇。因当年参与开发碛口的人几乎都是从外地人,开发者主为晋中平川客商。因晋商有规矩,外出经商不得带家眷,故古镇除店铺外居住者都是掌柜和伙计,无一户居民。古镇地面狭小,不足11万平方米,可谓惜土如金。可是在这有限的地皮上,却容纳了3条古商街,由13条小巷将380个商号店铺与3条街串联,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网络,打造了关起门自成天地,开开门可通百家的建筑格局。商铺大多是开阔宽大四合院,临街商号一般都沿街建门面房,铺面分上下两层,店后是大院,作旅店和货栈,通常5-7间,上下两层;左右厢房多为4间,也是上下两层,下存货物,上存货物或兼住宿。每个店铺门上挂有号匾:如锦荣店、协图店、荣光店等。至今保存最早的号匾是清乾隆十年(1745)建的“永顺店”,还有清乾隆年间的“永隆店”“永裕店”“祥光店”“筮泰店”等,也保存有嘉庆、道光年间的匾。建在卧虎山的窑院,多为客栈和货栈。虽地形陡峭,但院子宽大,可满足商业需要。古镇与一般商建不同的是当铺,四周高墙,十分封闭,出入开仅一扇小门,柜台高于铺面,伙计居高临下,安全又防盗。碛口镇鼎盛时,究竟有多少商号,一无史料也未统计,据说民国八年,至少有商号380余家。我与黄河岸边话当年的老人聊谈中获知,他们能忆起的不只是昔日古镇的繁华与兴盛,而且更怀念当年祥和、安定的社会环境。然而,这一切却在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被无情地打断,日寇八犯碛口,烧杀抢掠,古镇均遭到破坏,许多富商巨贾远走他乡,以避战乱,从此很多人再未回归故地。天灾总是与人祸接踵而至,从30年代起,直到50年代初,黄河与湫水连连暴涨,二道街、三道街先后被冲毁,主街也只剩下半壁江山。
黑龙庙位于卧虎山腰,是碛口祈雨的宙宇,既也是标志性建筑。站在庙前,可远眺黄河之气势,又可近观湫水河之曲折,还能聆听二碛之涛声,俯瞰古镇之全貌。
黑龙庙坐东北向西南,一进院落布局,气势恢宏,古色古香。始建于明代,中轴线上建有山门、戏台、正殿、两侧为钟鼓楼、厢房、耳殿,属道教庙宇。山门洞上有“神宫宝界”匾,据说出自傅山之手。左右侧门有“拱秀”“流霞”匾,寓意黑龙庙在层峦叠嶂、两河环抱的自然景色衬托下,在天空流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美壮观。“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山河砺带人文聚,风雨祥甘物气和”两副楹联,描绘了碛口古镇史久远、人文会聚的繁荣景象。
值得观赏的是“三空舞台”乐楼,可谓是黑龙庙珍贵建筑,也是山西境内设施最完善的一处露天剧场。有诗曰:“卧虎笙歌天外声,山西唱戏陕西听。静夜一曲联姻戏,百代千秋亦温馨。”
西湾村,是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小村庄,因地处湫水河的转弯处,故名。村子是单姓村,村里都姓陈,从建筑布局和房屋结构看,西湾村过去的人绝非普通靠种田吃饭的人,它的气度、规模以及曾经的繁荣,是当年碛口繁荣时经济力辐射所及村庄之一,也是当年巨商陈家的家属宿舍,所以又有“陈家大院”之称。
西湾村的历史大致可追溯到明朝。据西湾家谱记载:始祖陈先谟,字师范,于明朝末年从方山县岱坡村迁至西湾。当时西湾北有侯台、南有碛口,皆为经商好地方,陈先谟在此创业兴基。初时,陈家并无窑洞居住,仅有毛庵草舍,后随生意越做越大,特别是第四代“三”字辈时出一俊杰陈三锡,是碛口商贸举足轻重的人物,经商发达后,大兴土木,建设豪宅,陈家大院渐有雏形,后历经11代人陆续修建苦心经营200余年,才成今日所见西湾村。
品读西其建筑风格,民居建筑风格最为独特,选址依据传统阴阳风水说“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和《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原则,背山面水,避风向阳,易地排洪,占据上乘风水,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地处卧龙岗,右边是卧虎山,左边是眼眼山,面临湫水河。村落主体位于两座石山之间,中为30度斜坡,民居建筑群坐落于其上,层层叠置,空间和平面布局丰富多彩,最高处可达六层。整个村落中的民居宅院长约250米,宽约120米,占地30000多平方米,以体现金、木、水、火、土的五条石砌街巷将40余座宅院连为一体,周以高墙围护,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城堡式封闭空间,仅在南向留大门三座,寓意天、地、人,这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建筑体现。宅院之间以小门沟通,进入一院而串遍全村,既保持了各家各户各自生活的独立空间,又加强了整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当有突发事件便于相互帮助和扶持。西湾村与晋中大院共同之处:城堡式建筑高墙大院,封闭安全,居住隐蔽,等级森严。象征着财富、权威和尊严。不同之处:气势、工艺与地形结合原则不同;相连接的部位是建筑间有机结合,而并非刻意所为。西湾昔日的富庶不仅体现在坚固耐久、宏伟气派的建筑上,同时也体现在村政建设中。不仅拥有着一套完善的、高标准的道路网络和排水系统,而且至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由于年代久远自然坍塌,抗战遭日寇破坏、文革时期破坏以及六十年代,族人拆房木料换粮等原因,现在村墙仅剩遗迹,村内也有好多院落破损。现在看到的第一处宅院墙壁上“西湾村”三个字是由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所题,2003年西湾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大门上有临县清末进士、北五省著名书法家吴敬命题写的隶书匾额“竹苞松茂”,寓意根基稳固、枝叶繁茂、子孙兴旺发达。大门墙上“财神进宝”“麒麟送子”的木刻砖雕艺术是非常的精美,充分说明当时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层次。这处院子大门为民国初年新建,原大门在西面,窑洞为清嘉庆年间所建,东西两面不是厢房,而是窑洞。当年碛口镇上“义生成”商号就是这家院子的主人开办。
西湾村共有四道巷。第一道巷,因在最东面,东方甲乙木,所以称木巷。西面有保存最完整一处院落,是陈氏先祖陈师范和他的子孙居住的地方。四层楼院,建于明清年间,可集中代表西湾民居的风格,每一层屋顶是上一层院子,每一院落都有小门相通,院院相连,巷巷相通,走进一院即可遍串全村。院子一层是掌柜和伙计们住处,院子虽但院外宽阔原是花园。门口有一块门匾“福履常新”。“福”“履”,可引申为衣服和鞋子,也指个人形象,寓意脚下走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创业兴基,“常新”引申为不断追求,又指主人要求他们不断追求个人形象,经常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顾客的面前。通过木巷时,有拱券的门洞上建小楼,体现了“向空间索取建筑面积”的奇巧构思。走入陈师范宅院,你会发现大门非常简陋,疑是贫家,在头道门和二道门南侧,还有练功房和监视孔。监视孔45度斜角,可清楚地看到巷里的过往行人,练功房里有练武器具,是当时陈家家丁训练的场所,有大门,有家丁们屋子,甚至有独立的厕所,由此可见,可以想象当时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进入大门,又是一重天,院内宽敞,有磨、碾及放料的小窑洞,有拴马环、上马石。二道门做工非常精致,砖雕、木雕栩栩如生,尤其是“门当”青石雕刻的一对卧狮憨态可掬,“户对”雕刻也比较讲究,连同大门上铁门环都有精细花雕,头道门之所以寒酸,是当时陈家“藏富不露”思想的体现。“居仁由义”出自:《孟子•尽心上》: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内怀仁爱之心,行事遵循义理。二层有两个院子,正房窑洞为长辈住,两边厢房小辈住;为家族管理便利,还建有议事厅,厅外有矮墙,视野开阔,能望陈家祖坟。三层是望河楼,两面坡式,是长辈望月、品茶、休闲的地方,从二层到三层的台阶,是“3、6、9”,意喻“遍地走”。四层是绣楼,有“石鼓女儿墙”标志,东房陈家小姐居住,西房丫鬟居住,“十三岁上绣楼、十四岁盘头、十五岁出嫁”。第二条巷是火巷,第三条巷是土巷道。火巷往西经土巷到“岁进士”院,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门匾“忠信笃敬”出自《论语》:“言忠信,行笃敬”指言语忠诚老实,行为敦厚严肃,也就是一个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内容。据陈氏家谱记载,本宅系五品蓝顶老爷陈辉章的府第。在清朝,随着晋商的崛起,山西民风出现了以“学而优则商”来替代“学而优则仕”,凡有子弟者,不让读书,往往学经商。雍正二年时,山西巡抚刘於义曾奏称说:山西人重利甚于重名,好的子弟大多让经商,其次为官,再次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正因如此,清代科举中共有状元114人,山西却无1人。不过,山西却有5位武状元,这恐怕与当时晋商商品贩运及金融流通需要大批习武之人有关吧。临县在道光年间就出过一位武状元,名张从龙,曾把守碛口,抗击回族人入侵。但西湾陈家出了六位进士。第四条巷是金巷,出了进士院,经金巷进书院,是陈家的私塾。沿路可见堡墙遗址,贞洁牌坊“欲绍先谟”(陈中槐之母)遗址,恩进士院,思孝堂到陈家祠堂。祠堂是清晚期建筑,规模不大,却比较完整,祠堂里供奉着陈家历代祖宗的牌位。大门上有一付楹联,“俎豆一堂昭祖德,箕裘千载振家声”,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摆下祭品,晚辈聚于一堂,显示祖宗的恩德指;箕和裘都是指继承先人的事业,继承祖先的业绩可以千秋万载振家声;横批“承先启后”最后点题。从豪华的住宅、完善的设施可以想象陈家当时的财富与地位。据史料载,鼎盛时期,西湾陈家占碛口的铺面一半之多,直至民国初年,陈家在碛口依然有房产60多处。民间则传说,陈三锡与祁县乔家大院鼻祖乔贵发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并曾被乔贵发救过一命。
李家山村位于碛口古镇南三公里处,隐藏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名叫李家山,其实并非一座山,而是以李姓为主要居民的一个小村庄。面南背北,其地形概括为“两沟四面坡”,两条小沟壑向南延伸,与垂直于它们的一条山涧会合后向西注入黄河。碛口人说:穷西头,富西湾,好女子出在李家山。民谣则唱道:李家山的女子,白家山的汉,招贤镇的瓷器,南沟里的炭。李家山的出名,源于吴冠中先生的三大发现之一,从外面看像是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而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在特殊历史条件、特殊地形地貌和传统观念等综合因素下产生的特殊村落的孤例。四面山坡倾角都在六、七十度,站在坡顶尚不觉陡峭,但从沟底仰望,山坡笔直如削,村中山间小路有如蛇行,曲折盘旋于坡壁。贫瘠的黄土与干旱的气候不适宜发展传统农业,主要农作物是红枣。而在二、三百年前,农业只是副业,依靠碛口投身商业,终成一方巨富。故土难离,受传统观念影响,发达后的李氏先辈们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回故乡大兴土木,才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民居建筑群。据说,风水先生称李家山形似凤凰,夹在两沟间的山峁为凤凰头,两沟外侧则为凤翼,这是一种艺术化、理想化的比喻。形象地说,李家山更象一个大写的“W”,结合凤凰的比喻,可见“W”最外侧的便是凤凰的两翼,两翼山坡上民居都建在面朝两胁的一侧,两胁之间,是凤头与凤背。民居主要集中于左翼、右翼、左胁、右胁四个立面和凤头、凤背两个平面上。如李建兴的家,正好在凤凰背上,李氏家族的祖茔,则座落在凤背的最高点上。当年,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家大业大,占据着凤凰两胁和凤背,李建兴就是东财主后代。凤凰右翼属西财主家,虽只占据着一面山坡,却是李家山最具代表性、最富魅力的一道风景。凤凰左翼被称为旧村或小村,居住着陈、崔两姓人家,而在李氏家族迁来之前,这儿被称为陈家湾。与其它三面坡上坚固美观的石窑不同,散布于左翼上的是极为原始的单眼土窑洞。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李氏家族毕竟曾经富裕过,不知道上天什么时候才能垂青于清贫了数百年的陈、崔两姓。“两沟四面坡”的相对高度不过100余米,绝对面积并不大,李家山现在有200余户人家,也算个大村落,他们合理的利用了每一寸土地,使得大大小小百十个窑洞院落散落其间丝毫不显拥挤。李家山民居沿坡壁呈阶梯状分布,下一层窑洞即上一层窑洞前庭,有的窑洞直接建在下层窑洞窑顶。一层层的窑洞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层叠而上,直至坡顶,画面极为丰富。多达七、八层的窑洞看似随意布局,却完美结合了山势的坡度与走向,凝固成一幅美丽画卷。昔日的富庶不仅体现在坚固耐久、宏伟气派的石窑院落上,同时也体现于村政建设中。这座小山村当年竟然拥有一套完善的、高标准的道路网络和排水系统,现在虽然破败,但显而易见地失去了当年的规模,至今依然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古老的民居成为李家山第一景观。这里明代、清代民居,构筑成一条条街道,街道又矗立在黄河边。民居依地形斜坡状组合排列。街巷里,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了街面。而那些古老的砖瓦构筑成了房舍,飘逸着一种古韵。房屋已斑驳失修,虽不致残破,但却风骨奇峻。有些当年曾是店铺的高墙大院,展示着这历史上商埠的痕迹。一条条青石,一排排大瓮,一个个油篓子,一座座饮马槽,让人充分感受着历史的辉煌与商业氛围的浓郁。李家山原名陈家湾,因李氏迁入并逐步兴盛改为今名。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于明成化年间由临县下西坡村迁来。李氏家族之所以能兴旺发达并盖过村原有陈、崔二姓,最重要原因是抓住了碛口水旱码头商业机遇。山坡陡峻,耕地稀少,依靠农业显然难以大发展。李氏凭借碛口镇,养骆驼,跑旱路运输。按晋商规矩,外出经商人不能携带家眷,于是财主们赚钱后就回家盖房,逐渐地形成了建筑质量乘讲究的民居群落。李家山村民居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依山势而建,从山底一直建到山顶,一气呵成,形成了“立体村落”。因为黄土层结构是垂直肌理,易崩塌,因雨水冲刷导致山体滑坡是常有事故,所以李家山村修建有大小石排水沟,最高落差30-40米。村内窑院正房用于住人,厢房住人兼存放粮食。倒座房一般用作牲口棚和柴草房。正房和厢房大多不带前檐,外墙顶部只设出挑约1米的“没根厦檐”,起遮雨护墙作用。因为厦檐出挑距离较短,檐下无法容纳灶台,灶台便安置在正房尽端与厢房之间空地上,再架个顶,就成为夏天使用厨房。正房和厢房窑洞内炕床安排靠窗位置,灶床内侧为灶台,在冬天可取暖与做饭。窑院大门位于左前方,入口方向或垂直或平行于正房,又或偏转约45度。院内挖有地窖,用于贮藏土豆、萝卜、红薯等,还有碾和磨,“左青龙、右白虎”,碾是龙,磨是虎,所以碾和磨分置于院左侧和右侧。窑院两层时,正房和厢房窑洞屋顶就做了二层窑洞院。李姓在修建的高质量住宅有“东财主院”、“后地院”“新窑院”“桂兰轩”等。“东财主院”是两层窑院,为“东财主”李登祥在同治5年(1866年)建造。在碛口开有“德合店”和“万盛永”两商号。窑院大门是李家山村建造水平最高、装饰最豪华的建筑。“后地院”在大村西侧山坡上,是“西财主”李带芬所建,又称“香亭楼”。李带芬在碛口开“三和厚”商号,村人流传“西房住的人熄火,东房住的人发财”说法。“新窑院”,又称“子寿楼”。据说是李带芬出资帮助其侄子李子寿于民国五年修建的。位于“后地院”南,二者相距约40米。尽管占地只有一层,却非常宽敞,建筑质量很高,保存也很完整。院内地窖与一般窑院的垂直挖下不同,而是采用阶梯状下挖。倒座房的东墙外设有石质拴马扣。“桂兰轩”位于上街东面一段,坐西朝东,由一个两层的主院和一个跨院组成。屋主之一李荣厚(出生于1930年)说是他的“老祖爷爷”李生香所建,传到他手里已有五代人。根据《李氏族谱》记载推算其建筑年代与“东财主院”大致相当,甚至更早。窑洞建筑的几种发展形态:箍窑、接口窑、一炷香式窑洞。
李家山,黄河岸边的一个古村,相对封闭,仿佛一个天然滤音气,滤掉了尘世的喧嚣和繁华,将人带进了一个单纯而安静的天地……你若寻求返璞归真、悠闲养性,这里是理想去处。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在这得到完美体现。从风水学讲,李家山村形似凤凰,民居依凤身、两翼而建,错落有致地分布于70度的山坡上,构成了一种极具视觉震撼力的效果。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雅的自然环境、层叠的窑洞大厦、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每年吸引着许多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前来采风。
高家塔村,是1948年毛泽东东渡黄河的登岸处,现在保存有1978年立的汉白玉纪念碑,上刻赵朴初题写的“毛主席东渡黄河登岸处”。
走进碛口,观赏、品读、感悟、领悟古镇,不经意间就会踩上乔致庸行走过的石板路,或者路过孔祥熙开过的义记美孚煤油分公司,还会遇到毛主席东渡住过的窑洞……这里的点点滴滴,一山一水,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好像都在讲述着黄河第一镇——碛口古镇的峥嵘往事,当岁月荏苒后,这里保留了古老的房屋与街道、淳朴的居民和慵懒的小狗,古镇碛口所呈现的隐忍与真实,处处彰显着吕梁热土上的一方灵魂。
诚然,中华民族有无数个古镇。她们如同历史洪流中激起的朵朵浪花,各领风骚数百年。惟独古镇碛口,虽经历了近800年的“风吹雨打”,但“风韵”依然。特别是当现代“文明”的“尘沙”铺天盖地袭来的时候,古镇碛口不“媚俗”、不“邀宠不跟风”。以“卧虎山”般的沉稳,一以贯之,维护着周遭“河声岳色”的淳朴。以“黄河水”般的奔放,怀素抱朴,捍卫着曾经“古色古香”的神韵。古镇碛口的存在,不但保留下一段被人忽略的珍贵历史,而且还给被现代“文明”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们,提供了一块心灵回归的“净土”。如果说,古镇碛口近800年的辉煌是黄河母亲的杰作的话,那么,碛口镇能存活到现在,也是黄河母亲的特意安排。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哺育了中华儿女,而以山西为起点,从黄河边环望远去,一种独特的中国视角形成了。这里有吕梁,一个张着双嘴呐喊,用脊背撑起家园的山区,这里有碛口,执拗而向上的隐忍,坚持而不抱怨的朴实,将为碛口古镇书写吕梁这篇热土上新的英雄故事与吕梁精神。黄河母亲要告诉今天的人们,碛口镇的辉煌,不仅仅体现在“转手贸易”上,不仅仅体现在“水早码头”上,也不仅仅体现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而更主要的是她所孕育成型的“文化”是一种以“黄河文化”为基础的“商业文化”。这是晋商在碛口这块试验田里,培育出来的一支“文化奇葩”,成全了晋商“称雄五百年,纵横九万里”的历史壮举。黄河母亲还告诉人们,碛口这篇大文章还远远没有结尾,需要今天的人们继续用“心”去书写。
【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的“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380余篇文章。
来源:行走大美吕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