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位于西藏西南部、我国与印度接壤之处的乡村玉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袖珍的规模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玉麦乡的总面积达到3534.97平方千米,而我国目前实际控制的面积约为1987平方公里,几乎与深圳市的面积相当。
尽管面积庞大,但玉麦乡曾被誉为“我国最小的乡村”,因为那时,整个乡村只有三口人,也就是一父一女加上他们的父亲。
在过去的13年里,父亲桑杰曲巴和家人一起坚守在这个偏远的乡村,这位曾经的民兵在1960年成为玉麦的第一任乡长。
他经常教导孩子们:“如果乡长都不能守护好自己的家园,又怎么能够保护祖国的土地呢?”因此,他坚守在此,为祖国的土地守护了整整34年。
原来玉麦乡的人口也不少。在解放之前,这里大约有20几户人家,三百多人居住。但随着西藏和平解放,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玉麦,前往更繁华的地方。
同时,由于战争的影响,也有许多人离开这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人擅自画了一条“麦克马洪线”,并将其写入了印度的教科书,尽管中国政府并没有承认其合法性。
玉麦乡恰恰就在这条线的边缘,也正好在中印冲突的前线。此时,印军已经在属于中国的玉麦土地上设立了许多哨所。
1962年,面对印度接二连三的挑衅,新中国毅然采取了强硬的立场,发起了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击败了印度的王牌旅,并且完全清理了印军设在中国的据点。
在这次作战中,桑杰曲巴和青壮年牧民们牵着牦牛,为前线部队运送弹药和给养。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正是由于桑杰曲巴一家的坚守,玉麦曲河谷东岸的山峰才没有成为印军的前沿哨所。
现任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瓦曾经表示,“如果没有桑杰曲巴一家的坚守,我们现在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印军的前沿哨所了。”
这次战斗表明了中国对领土主权的坚决维护,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这是国家,有国才有家。”除了升国旗外,在放牧时,他还会特意将自家的牦牛赶至南边的河谷,以证明这里是中国的领土。
“孩子们,这是中国最宝贵的东西,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玉麦乡的闭塞是如此深重,仿佛是为了“穷乡僻壤”四个字而生。尽管玉麦乡的海拔只有两千多米,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在青藏高原之上,距离最近的隆子县城也仅有四十公里左右。
然而,这段路却要走上七八天,经过沼泽密布的原始森林,翻过三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山口,绕道近两百公里,才能走向玉麦之外的世界。
可以说,这段路的艰苦程度,只有玉麦乡的信使白玛江才最有发言权。1978年,13岁的白玛江才成为了玉麦乡与外界联系的唯一信使,虽然他住在距离玉麦乡33公里外的扎日乡,但这段路真正走起来要约70公里。
白玛江才每天孤独地骑着他的马,坚守在这条送信的路上。
白玛江才为了工作方便,曾一度将家搬到了玉麦乡。在玉麦乡,一年有六到七个月的雪季,没有任何车辆可以驶入。
而距离玉麦乡最近的公路,也只延伸到白玛江才故乡扎日乡曲松村,然后在此结束。 在这种环境下送信,无疑会让人感到孤独,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他同行。
白玛江才描述自己在送信路上的生活:“我只能在雪中吃糍粑,休息的时候就和马儿交谈。”虽然这条路充满困难,但却不能随时前行。
每年的11月到次年6月,玉麦乡都会被大雪封山,所以在这半年里,人们需要提前从县城运来足够半年食用的青稞和土豆,这成为了玉麦乡居民最重要的任务。
卓嘎和央宗对封路再熟悉不过,每年冬天,她们都要赶着骡马,把全家一冬天要吃的粮食和土豆、辣椒等驮进玉麦乡。
接下来的漫长冬季,她们一家三口就会坚守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玉麦乡,执着地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这守护既艰难又悲壮,因为原本桑杰曲巴一家是五口人。
在央宗15岁那年冬天,她们的母亲患上了重病。桑杰曲巴背着妻子去就医,但是那条路太长了,在翻越日拉雪山时,妻子永远闭上了眼睛。
几年后,最小的女儿也在日拉雪山逝去。于是,玉麦成了一个只有三口人的“乡”。接连失去两位至亲的亲人,桑杰曲巴却没有改变在玉麦守边的决心,他坚定地说:“不能走,国土不能少!”
新文案的核心思想是:桑杰曲巴一家在玉麦乡坚守,守护祖国的边境线。虽然面临种种困难和悲剧,但他们从未动摇过决心,即使失去亲人也要坚持下去。
1983年,考虑到居民居住在玉麦的困难,政府将乡里最后三户人家送到条件较好的曲松村居住。但桑杰曲巴一家只在那里住了一个冬天,又回到了玉麦。
在玉麦,三口人过着平静而忙碌的生活。每天凌晨四五点,卓嘎和央宗便开始放牛,赶在天亮前让牛群去山里吃草。
到了晚上,牛铃声再次在屋边响起,忙碌的一天才算结束。桑杰曲巴则要去边境线上巡逻,防止印度再次非法侵占我国领土。
他的工作并不轻松,因为在那个年代,玉麦南部的原始丛林中还有孟加拉虎、豺狼、雪豹等猛兽。尽管如此,卓嘎和央宗仍为父亲的工作提心吊胆。
玉麦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深受印度暖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然而雨水过多,导致土质恶化,无法种植藏区常见的青稞和土豆,仅能生长茂盛的牧草和绿树。
因此,当地人以放牧为生,无法种田。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种田呢?这是玉麦乡自然环境的决定。
一家人在放牧点上度过了整整一个夏天。除了照看牛群和巡查边境,他们几乎全部时间都用在挤奶、提炼酥油和奶渣上,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他们不会离开这个放牧点。
他们的房子正中央有一个用三块石头垒成的火塘,火苗四季不灭,以保持屋内的温度。除了紧挨着火塘,冬天时他们只能靠不停劳动来保暖。
由于没有替换的袜子,姐妹俩每天放牧回来都会在靴子里换上新的干草,以保暖除湿。 玉麦有自己的优势,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毛竹生长得茂盛而上乘。
桑杰曲巴一家每年都会编一些竹制品,如箩筐,然后翻山越岭将这些竹器和奶渣运到山南地区的泽当镇,参加每年的物资交易会,以换取衣物、盐和其他日用品。
五年后,1988年,姐姐卓嘎接替已经65岁的父亲,成为玉麦乡的新乡长,她在接下来的23年里一直担任这个职务;妹妹央宗则成为副乡长兼妇女主任,一干就是17年。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两姐妹和她们的父亲从不抱怨。他们牢记父亲的话:“玉麦是我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我舍不得离开。”
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不搬出玉麦,去更好的地方生活,但这对桑杰曲巴一家人来说不是问题。他们坚定地说:“我们的辛苦算不了什么,毕竟,多少人的生命换来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1991年,央视报道了玉麦乡,让桑杰曲巴一家人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在祖国的西南端,还有一家三口人坚守在祖国的边境线上。
两姐妹在新闻报道后,收到了堆积如山的求爱信。尽管如此,她们并没有被这些消息冲昏头脑。卓嘎在35岁时结了婚,央宗则在27岁时步入婚姻殿堂,两人都与邻村的男子喜结良缘,并且她们的丈夫和孩子们也一同留在了玉麦,继续守护祖国的西南边境线。
到了1996年,玉麦乡的生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政府派来了一位乡党委书记和一名卫生员,卫生员同时还兼任了副乡长和教师。
乡卫生院的扎西罗布毕业于山南地区职业学校,他负责起了乡里唯一一个适龄入学儿童的教育工作,因此扮演了教师的角色。
两名干部带领家属来到了玉麦,使玉麦乡的家庭数一跃翻了三倍,人口也增长到了18人。人口的增加使得玉麦变得更加热闹。
“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你们不能因为玉麦的艰苦环境,更不能因为我离开了这里就选择离开,这里是我们的根,更是祖国的领土,每一草每一木都需要我们用心守护。”
修建公路如同吹响了玉麦建设的号角,2001年后,县政府投资42万元,从山外运来了水泥、铁皮等建筑材料,为玉麦乡建设了乡政府、卫生院、学校和民居,并建造了2.5千瓦的水电站和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
2003年,玉麦乡实现了电话和照明电,还接通了电视。从此,玉麦乡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发展的速度仿佛按下了“加速键”:2008年玉麦乡电站开始建设,2009年8月正式通电;2012年10月,玉麦乡综合文化站工程竣工。
2017年,央宗的儿子索朗顿珠从西藏大学毕业,成为玉麦乡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同年,乡里通往外界的新山路全线开通。
2011年10月29日,公安边防派出所入驻玉麦乡,这是该乡首次迎来常驻公安边防部队。该派出所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边境管控和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
到2020年11月1日,玉麦乡的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266人,拥有多达4个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
此外,教学点的设立也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曾经只能和马儿一起走山路送信的白玛江才,现在作为玉麦乡的居民,感受到了乡里的变化。
他说:“今年,我在下雪的时候第一次不用再牵马翻山去送信了,真是太开心了!”
这条新山路的建成,也成为了玉麦乡的新地标。不论是下雪的冬季,还是温暖的六月,邮递车都能顺利地驶入玉麦,省去了人力送信的麻烦。
最让人欣慰的是,卓嘎和央宗的孩子索朗顿珠和巴桑卓嘎都回到了玉麦,为家乡注入了新的活力。索朗顿珠,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表示:“作为有知识的年轻人,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投身家乡建设,继承前辈的精神,做新一代的神圣国土守护者。”
如今,玉麦乡已经成为了一座旅游胜地,游客们络绎不绝地沿着公路驶向玉麦,欣赏着世外桃源般的边境小镇。在盘山路上拐上几个弯后,你就会看到八个大字:“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玉麦乡的骄傲和象征。
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逐渐成为玉麦人常用的支付方式。全乡已经实现了WiFi的全面覆盖,四个家庭旅馆和四个小卖部都支持多种支付方式。
此外,全村都已经接入了百兆宽带,安装了互联网电视。虽然现在的村民们已经不需要再担当护林员和巡防员的角色,但是卓嘎和央宗两位年纪较大的女性仍然坚持每天去巡逻,这是她们多年来的习惯。
她们表示:“玉麦变得越来越好了,我们要更加用心守护这里的一草一木和喜马拉雅。”另外,玉麦乡仍然保留了桑杰曲巴每天按时升国旗的习惯,正如所有的玉麦人都记得那句话:“在这里,恶的只能是我们中国人,不能是其他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