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绢在《相思不曾闲》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生命中的缘分,向来是由许多的不经意拼凑而成,也让模糊的印象逐渐镌镂上心头,鲜明得不可忽视。”
细节,能左右一段关系的发展。
有新鲜事想分享给一个人,分享次数多了,就养成了习惯;
出现意外就想求助对方,总是求助同一个人,就产生了依赖;
每天都会和一个人聊天,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思念。
朋友之间是如此,异性好友之间更是如此,因为异性之间黏连性更强,毕竟有“性吸引力”的存在。
这就是日久生情的开始。
而异性之间,一旦彼此已经逾矩开始日久生情,那么就会有这三个征兆。
01
见面次数越来越频繁
男女之间偶尔见面,可能是老友相聚一场。
可一旦频率上升,大多关系不简单。
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会不会周末还想和同事同处一室?或者下班后还想和对方吃饭、逛街?
想必不会,即便有次数也很少。
除非有工作要完成,团建都被当代人当做“加班”。
比起和同事说着口是心非的话,人们更倾向于独自窝在沙发上刷剧,或者去见想见的人。
所以,能被主动邀请,并且频繁邀请的,一定是自己很喜欢的人。
和他们相处你感觉很放松,才愿意腾出时间去赴约。
也就是说:
当异性朋友之间,见面次数太过频繁,其实就是有好感的证明。
而从偶尔见面过渡到经常见面,必定是一个过程。
前期是偶尔约着吃饭。
在饭桌上两个人相谈甚欢,彼此都很享受这次意外的“约会”时,会期待下一次。
下一次的约会又加深“相处愉快”的感受,才会屡次相见。
用这种方式也能验证你们之间的感情进程。
对你也已经生情的人,你的邀约他们多半会接受。
没有时间会尽量腾出时间,不喜欢去的地方也因为是你想去会配合。
唯有那个叫吃饭就说“忙”,约逛街就说没空的。
不是真的忙,而是不那么想见你。
02
“心里距离”拉近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心理距离”。
指个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亲近、接纳或相处时的主观感受程度。
两个人物理距离近,每天都会见面,不代表亲密。
就像一起上班的同事。
我们总难对他们完全卸下防备。
而“心理距离”逐渐拉进的人,会有一个明显特征:
不再注重尺度。
拿“水杯效应”来解释。
水杯效应能用来衡量个体之间的“心理距离”。
当两个人在一起吃饭时,水杯作为自己专属的物品,会和自己的嘴巴直接接触。
越是不熟悉的两个人,越会将水杯放得更远,介意别人触碰。
但是,如果心理距离过近,界限会模糊很多。
作者:苳冬
专栏简介:真心能换来爱情吗?不能。真心只能换来“好人卡”。外表能换来爱情吗?不能,外表只能换来性吸引。那么,决...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