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近,年味日浓,人们开始为庆祝新春佳节做各种准备。春节是辞旧迎新,祈愿新年吉祥。春节期间的活动丰富多彩,主要有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穿新衣、看春晚、吃年饭、守岁、拜年,诸如此类的习俗,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
1、贴春联。贴春联是我国传统习俗的一种,
每逢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据说,贴春联的民俗源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春联的最早雏形是“桃符”,用来驱秽辟邪,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春联。中国人对贴春联特别重视,内容丰富,妙语联珠,象征着人们对新年的祝愿和希冀。同时,人们也会在房间内的门上贴“福”字,有我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但是,如果家里有人去世了,是三年内不允许贴春联的。
2、挂灯笼。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大门口或客厅里,处处都挂有灯笼。春节挂的灯笼,寓意十足,热情洋溢,都是吉祥的图案和祝福的话。挂灯笼起源于西汉时期,起初挂灯笼用来照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红灯笼有鸿运当头的吉祥寓意。每到春节,人们都会在门前挂起象征生活红红火火的灯笼,营造春节的喜庆氛围。灯笼的颜色一般是红色,喻意是去邪除灾,有的人家一直会持续到正月十五才取下,深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3、放鞭炮。新年开门时,人们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辞旧迎新,迎祥纳福,叫作开门大吉。爆竹声后,锦红满地,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俗话“满堂红”。放鞭炮习俗,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当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响彻云霄,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燃“旺火”,寓意兴旺发达。但现在由于环境保护因素,大多数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于是电子炮竹应运而生,来替代燃放爆竹,模仿燃放时的声音和闪光度,增加节日氛围和仪式感。
4、穿新衣。春节换穿新衣,破除旧气,家长们通常会为孩子们准备一件新衣服穿上,代表着万事更新,家家户户的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服,除旧迎新,图个喜庆,以显示出新年新气象、新年新面貌。
5、看春晚。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农历除夕晚上为庆祝农历新年而举办。自1983年以来,从未间断,央视举办的综艺性春晚,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是每年除夕夜必看的文化大餐。吃完团圆饭,大家会坐在电视机前,结合守岁,大家一直看春晚,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直到当零点的钟声响起,各家各户会放烟花和鞭炮,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6、吃年饭。新春年饭,又称为团圆饭,一家人围着桌子阖家聚餐。每年的年饭都是春节的重头戏,不仅丰富多彩,而且还有很多寓意。有的地方鱼,寓意是年年有余;有的地方吃汤圆,寄托新年团圆美满的良好愿望;有的地方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春节吃饺子是必不可少的习俗,有“更年交子”为交好运的寓意。有的人家会将硬币包进饺子,谁先吃到,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交好运。
7、给压岁钱。压岁钱在我国起源较早,但流行于明清时期。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孩子们的,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们则会给孩子压岁钱。年饭过后,长辈将准备好的红包发给晚辈,勉励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的父母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面,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之情。
8、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中国拜年之风,可追溯到汉代,唐宋之后十分盛行。如今,拜年的形式更加多元。短信拜年、电话拜年、微信拜年和视频拜年等形式越来越普遍,无论形式如何变化,牵挂亲友和表达美好祝愿的主题是永恒不变得。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彼此见面时说:“恭禧发财”、“步步高升”等,并无过多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