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位于江苏太仓市的中部,又名沙头。唐代已形成村落,佛教寺庙兴起;元代自涂菘西迁,形成市集;明代商运通达,成为商贸重镇;清代近代工业起步,新式教育推行,沙溪展现一片开风气之先的新气象。

千载文脉涵养历史底蕴

沙溪镇始于元末。明治年间,市镇日趋繁荣。监察御史苏赞的“御史府”,山西道御史曹逵,刑部朗中叶遇春等达官贵人,相继在这里建府造第,街景日好,“沙溪八景”,远近闻名。

到明清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大批商人应运而生,需要一个文化交流、商品经济活动的地点。于是,沿戚浦河而建的临水建筑脱颖而出,两岸傍水而建的河南、河北两条老街婉蜒1.5公里,沿街清代、民国初年的民居故宅600多家4200多间,且连片成群错落有致,总面积在50000多平方米,其中文物古迹和名人故居颇多。

图片来源:太仓沙溪微信公众号

三座古桥横跨老戚浦河,贯连河南河北两条老街,为适应水边生活和货运而建筑的临水民居,家家有水埠、河棚,形成水乡沙溪独有的临河建筑风貌和一河二街三桥完整的古镇格局,在江南水乡古镇中别具一格,素有“东南十八镇,沙溪第一镇”的美称。

沙溪,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自宋代至清代乾隆初期,就出现过30位进士、48位举人。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

中国新舞蹈奠基人吴晓邦就是其中之一,他诞生于古镇沙溪,是一位集表演、编导、理论、教育于一身的著名舞蹈艺术家,在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新舞蹈艺术运动”,就是由他倡导的。他对中国舞蹈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一代舞魂”。

如今坐落在沙溪古镇的吴晓邦故居,是他上世纪二十年代回乡时居住的,这幢西班牙式的“小洋楼”,内部设计奇巧,十分精致,院子中的拼花地砖色彩鲜艳,经过多年风雨洗涤,依然保持原样。房间的四壁上都挂着大师生平的一些珍贵照片,向世人诉说着他传奇而伟大的一生,供后人参观瞻仰。

沙溪竹编 鲜活的指尖技艺

太仓地处江南水乡,农村很多人家房前屋后都栽有竹子,许多农家都会用竹子编织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常见的竹编制品如竹席、竹帘、竹箱、竹扇、竹篮、竹篓、竹筐、竹匾、竹凳、竹椅、竹桌,还有如晒粮食的晒垫,淘米的竹箩、簸箕,挑河泥用的筲箕,装垃圾用的畚箕,捉鱼用的鱼篓,刷锅用的竹刷等。还有成人、小孩的玩具,龙狮、花灯等等,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竹编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从选材到编织,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准确,所有的功夫都体现在手上,不仅需要一双灵巧的手,同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成就一个优秀的匠人,既需要爱好,也需要天赋。而比这两样更重要的,是耐心和坚持。任何一门技术,都需要多年的磨炼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王耀良,就是太仓竹编技艺的一个代表人物。

王耀良生于1951年,从小喜欢做手工活,会编一些竹笼之类的东西去市场卖钱。他十四岁开始正式拜师学艺,师傅叫金炳师,归庄人。金炳师的手艺是跟归庄叶家学的,叶家祖代做篾匠,在乡里很有名气。王耀良跟师傅学了三年多,十八岁出师,到原归庄庄西付业大队做竹器,从此便跟竹子竹器打了差不多五十年的交道,一直至今。王耀良做竹器重视质量和信誉,做出来的产品外观精细,摸上去光滑细腻。他对此颇为自信,将自己做的篾席命名为“双喜牌”篾席,显得颇有品牌意识。

图片来源:太融e

王耀良老师傅引用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典故,将他的小店取名为“居有竹”,尺竹隐于世,正是这样古镇上毫不起眼的小店是王师傅的一方有竹天地,店里透着淡淡的竹子的自然清香,陈列着王师傅亲手编织的竹编工艺品或者器具。王耀良被评为沙溪竹编技艺太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竹编行业59年。

三聚力助推古镇联合申遗

作为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项目成员,太仓市沙溪镇在尊重历史遗存、保护原真人文环境基础上,着力打造“传统风貌与文化艺术互融相济”的最美江南古镇。

一是聚力历史遗存保护,延续古镇文脉。研究出台古镇保护办法,与同济大学等知名设计院合作编制古镇保护、古镇保护与环境整治等多项保护性规划。完成江苏省级文保单位龚氏雕花厅和吴晓邦故居改造、市级文保单位三座古桥修缮,启动控制保护单位凤和楼修缮。实现沿线历史建筑、文保单位、室内场馆电线线路智慧监测预警。

二是聚力商事风情重振,彰显古镇特色。形成历史遗存、洪泾往事等五大文化展示板块,建立唐调研习所等非遗传承体验式景点,集聚“阿四马”糕团、猪油米花糖为代表的传统美食,“溪畔书场”、“凤和楼”非遗研学馆、“凤起楼”江南戏台等“原真”文化生活体验馆加速建设。通过有机更新方式活化利用闲置资产,七啸乐队音乐酒馆、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基地等新业态建成开业。

沙溪远见数字文化产业孵化基地为古镇业态赋新能 图片来源:太仓沙溪微信公众号

三是聚力街市旅游促进,提升古镇品质。投入约8亿元完成核心保护区立面改造、三线入地、景观美化,修复民居3.6万平方米,改善1500多户居民生活环境,老七浦河、横沥河老街段完成改造,橄榄岛山体公园一期建成开放。沙溪古镇年游客接待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据了解,沙溪镇将进一步以有机更新活化利用闲置资源,围绕多维时间穿越的沙溪故事线索,进一步讲好江南水乡故事,以古镇遗产数字化展现江南水乡古镇之美,提升原住民的幸福感,打响“盛世江南、幸福沙溪”品牌。在不断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互促的同时,既让这座千年古镇展现出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又能让生活在古镇的居民留下来并享受现代生活,与古镇共生共享。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来源:太仓沙溪微信公众号、太仓政协、太仓市图书馆、央视、太融e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

举报/反馈

大运河传播

1.3万获赞 3655粉丝
服务大运河文化带国家战略的专业化媒体平台
大运河传播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