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和父母的一次争执。
原因是自己想要出门和朋友玩,被妈妈反对了,理由是路太远和天气冷,其实距离玩的地方公交车只有半小时车程,最重要的是帖主已经23岁,还要听从父母的话,不能做出任何反抗他们的行为,否则就会招致他们的训斥。
因此帖主非常郁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个事件,想询问网友们的建议。
帖子一经发出,就引来了许多网友的吐槽,纷纷留言回复称自己也有相同被父母管的经历,称自己完全没有自由的权力,就连发型也要听从他们的规定。
但也有人说,被父母管是被爱的表现,以后也许想被人管都没有机会了。
诚然,父母作为第一责任人,应当陪伴孩子长大,教导孩子人生道理,处处为孩子计划考虑,帮助孩子走好人生之路。
在漫长的时间里,父母已经习惯了指导孩子一举一动,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爱,但这种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沉重的枷锁,锁住应当展翅高飞的雏鹰。
2016年北大发生了一桩著名的刑事案件: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就是一场过重的爱酿成的恶行。
与往常凶神恶煞的犯罪嫌疑人不同,在同学和老师眼中,弑母案的犯罪嫌疑人吴谢宇品行端正,成绩优良,乖巧懂事,中考是状元,高考被北大提前录取,完完全全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在某种程度上他的优秀与母亲有极大的关系,吴谢宇的母亲是一位教师,多年来对吴谢宇严厉要求,对他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让他养成了自律的行为习惯,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
当然,这种严格要求也造成了另一种极端,让吴谢宇性格逐渐扭曲自私,走上了弑母的道路。
吴母的悲惨遭遇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警示,它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过分严格的管制只会让孩子在精神上受到压制,产生扭曲的心理,要给予孩子适当的自我空间,才能让他自由的成长。
在另一方面,事无巨细的为孩子做好一切也会让孩子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就如同之前的天才神童因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一样,不会和同学交往,也不会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孩子在父母的过度呵护下,就如同温室的花朵一样,丝毫经受不住社会风雨的摧残。
名篇《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古往今来,父母对于孩子的爱不用怀疑,纵然封建时代的宗族家庭中,几句温馨的教导,几件御寒的衣物,就足以说明了父母爱子的拳拳之心。
但是这种爱也要有合理的限度,如何合理的教育子女,这是许多父母应当学习的课题,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父母有时候习惯了小时候依靠他们的我们,没有意识到当时孩子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得比他们还要高大,早就能独当一面的风雨。
这时候就是要让父母意识到是时候放手让我们自己去闯荡,去解决社会上的问题,而不是依旧让他们为我们解决。
中国的父母总是不喜欢与孩子平等的沟通,习惯以居高临下的方式指挥孩子,这种不平等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到不公平。
而大多时候误会就产生于不善于沟通上,拒绝沟通交流只会让关系越加恶劣。善于沟通才能让双方明白自己的心意,不至于事态变得严重,逐渐走向失控。
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是以牺牲对自己的关注为代价,他们会关注孩子的衣服是否不够厚,却忘了自己的衣服多年没换;
他们会关注孩子吃的好不好,去忘记自己随便对付的饭菜;他们也会关注孩子和其他人的交往,自己却多年没参加朋友聚会。
这种忽视自身需求的爱意如同深渊,将孩子溺死,一方面孩子不希望父母过度关注自己,一方面也不喜欢父母对自己的不珍惜。
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首先要爱自己,关注自己的需求,才能再以饱满的爱去对待孩子。
年关将至,许许多多的人也踏上了回家之路,不论这一年在外过得如何,只要回到了父母身边,我们都会变成孩子,心安理得的享受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