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24日从华南理工大学获悉,该校张云娇教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纳米技术》发表成果,介绍了基于多功能仿生纳米受体的NanoTAC技术,以及在利用NanoTAC技术靶向降解突变p53的癌症精准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
p53是最著名的肿瘤抑制因子之一,能调节细胞周期和避免细胞发生癌变。据统计,超过半数的人类肿瘤中发现了p53突变基因,突变后的p53蛋白不仅丧失了原有的抑癌能力,还异常聚集在细胞内,致使肿瘤发生、侵袭、转移以及化疗耐药等。
因此,通过靶向降解突变p53蛋白,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癌症治疗的难题。当前,科学家已研发出多种利用人体天然降解系统直接降解致病靶蛋白的策略,包括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技术和溶酶体靶向嵌合体(LYTAC)技术等。然而,这些策略在临床治疗中仍然面临一系列瓶颈,如成药性差、有效性欠佳、代谢稳定性不佳等。尤其是受限于突变p53蛋白的特异性自噬受体问题,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靶向降解突变p53蛋白策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张云娇教授研究团队从人体自身天然降解系统降解蛋白质的生物学原理出发,开发了NanoTAC技术。该技术在临床上批准使用的纳米药物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上修饰了具有捕获癌蛋白功能的多肽和提高自噬水平及靶向自噬降解途径功能的阳离子脂质,形成了能够仿生模拟人体天然降解系统的选择性自噬受体蛋白的纳米受体。
该仿生纳米受体成功实现对肿瘤细胞中突变p53的自噬性降解,并在多种肿瘤细胞和卵巢癌患者来源的肿瘤动物模型中均展现出了效果。NanoTAC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仿生纳米平台,不仅能够实现药物递送,还能够通过诱导自噬靶向降解致病蛋白,为解决癌症等重大疾病的精准治疗难题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记者郑天虹、杨淑馨)
举报/反馈

新华社新媒体

4141万获赞 370万粉丝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实时发布国内外重大新闻
新华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