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耳熟能详的五五购物节,有夜生活节,那可能更多是针对年轻人的;可不可以在合适的时间,营造早上海节,或早生活节?这样,可以激发更多人对早生活、早消费的关注。”2024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丁波提交了一份关于让上海“新老人”群体从“养老”到“享老”的提案。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6.8%。预计到“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上海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将增加到40%。上海老龄化程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应对人口老龄化形势更为迫切。
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我国首部“银发经济”的《意见》,提出四个方面共26项举措,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对上海而言,如何面对“新老人”群体从“养老”到“享老”的需求转变,真正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长远带动银发经济丰富多元,亟待多方联手突破。
在丁波的提案中,他认为,推进晨经济,打造早上海,推出场景化错峰消费服务平台,除了可以在五五购物节中推出“早上海节”或“早生活节”,也建议各区也可以因地制宜,推出“早集市”,建设“早上海”的网红打卡点;结合“半马苏河”、“建筑可阅读”等文旅重点项目的“早文旅”,打造“早上海微旅游”、“行走早上海”等文旅项目。
再比如,老年人习惯早起,活跃度最高的时间段集中在6—11点。“在上海,不少饭店,或文化场所,早上通常是关门的,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如果我们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包括志愿者,让他们早晨开门,甚至推出一些早上海的优惠券,我想这可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并把把银发经济真正的搞活搞好。”丁波在他的提案中建议,可以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多方跨界联手推出“享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包括:倡导社会各界、行业产业将早间时段的闲置资源捐赠或打折;发放品类不断丰富的早间消费券和优惠券。
此外,丁波在提案中认为,可以让老年人参与、融入并享受乐龄生活,共同打造老年群体服务场景。比如以志愿服务为牵引,组织广大退休志愿者和中青年志愿者一起,共同打造老年群体学习、健身、 文旅、科普、社交、消费等服务场景,营造“以老助老、全民助老”的多元氛围;也可以开展 “早巡访”,发挥退休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在发现早间上海存在问题后,通过相应渠道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为共建“美好早上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