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孩子总是好动不安,坐不住,究竟是调皮捣蛋还是患上了多动症?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特地请教了儿童心理专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多动症的症状与诊断标准
多动症,又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根据我国《儿童心理障碍诊断与分类》的标准,多动症的主要症状包括:
1. 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听课、做作业或参加活动时,注意力难以持久,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干扰,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活动过多:孩子经常不安宁,手脚不能停下来,总是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3. 冲动行为:孩子缺乏耐心,做事不考虑后果,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4. 学习困难:孩子虽然在智力上与同龄人相差无几,但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困难,如记忆困难、计划能力差等。
5. 情绪不稳定:孩子容易情绪激动、失控,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如果孩子具备以上症状,且持续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就要警惕是否患上多动症。
二、孩子好动、坐不住,一定是多动症吗?
答案是否定的。儿童的好动、坐不住有很多原因,除了多动症,还可能是以下原因:
1. 生理因素: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导致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较差。
2. 心理因素: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导致情绪不稳定,表现为好动、坐不住。
3. 教育因素:家长过度溺爱、教育方式不当,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
4. 环境因素:不良生活环境、过多接触电子产品等,影响孩子注意力集中。
因此,在孩子表现出好动、坐不住等症状时,家长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切勿盲目诊断为多动症。
三、如何区分孩子是好动还是多动症?
1. 观察孩子的行为:多动症孩子的活动过多是持续的、不分场合的,而好动孩子的活动过多则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场合限制。
2. 观察孩子的情绪:多动症孩子情绪不稳定,容易激动、失控,而好动孩子情绪相对稳定。
3. 观察孩子的学习情况:多动症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尤其是注意力不集中、计划能力差;好动孩子则可能在某一领域表现出特长。
4. 观察孩子的自控能力:多动症孩子自控能力差,难以克制自己的行为;好动孩子则在家长或老师的引导下,能够逐渐学会自控。
四、干货建议: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好动、坐不住的问题
1. 家长要有耐心:孩子的好动、坐不住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关爱和支持。
2. 设定规则:为孩子设定合理的规则,如按时完成作业、遵守课堂纪律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增强自律意识:引导孩子学会自我约束,培养自律意识,如通过锻炼、兴趣爱好等转移注意力。
4. 提高学习兴趣: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5. 减轻心理压力: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压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6.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7. 加强体育锻炼: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自控能力。
8.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好动、坐不住的问题持续存在,且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免延误孩子的治疗。
总之,孩子好动、坐不住,并不一定是多动症,家长要理性看待,通过以上干货建议,帮助孩子克服这一问题。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感谢您花费时间阅读我们的文章。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联系我们。祝您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