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口海关统计,海南货物贸易进出口继2022年首次突破2000亿元后,2023年进出口、出口和进口规模分别达到2312.8亿元、742.1亿元和1570.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15.3%、2.8%和22.4%。2023年,海南有12个市县进出口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图为消费者在中免集团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选购商品。新华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张洽棠
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冠华介绍202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康义表示,2023年,国民经济发展四大特点凸显,即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进展。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9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2589亿元,增长4.7%;第三产业增加值688238亿元,增长5.8%。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四季度增长5.2%。
康义表示,2023年国民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总的来看,我们的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
第一,回升向好。从经济增长看,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个百分点。分季度看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态势,向好趋势进一步巩固。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23年达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长5.4%。
第二,成色十足。去年一年,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国上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不断赢得优势,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新投入稳步增加。初步测算,2023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到33278.2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64%,比上年提高0.08个百分点。
第三,表现亮丽。2023年我国5.2%的经济增速不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我国经济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第四,殊为不易。2023年世界经济低迷,国际格局复杂演变,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比较多,自然灾害频发。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更显得难能可贵。
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新进展
康义表示,2023年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了新进展,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国内大循环的主体作用在增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7.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50.3万亿元,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我们在着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卡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要素流动也趋于活跃,产销衔接状况也在逐步好转。四季度规上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9%,同比提高了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销售率稳定保持在97%以上水平。全年营业性货运量增长了8.2%,营业性客运量同比增长66.5%。
第二,国际循环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横向比,要好于主要外向型经济体,国际市场的份额保持总体稳定。2023年,货物出口额比上年增长0.6%,一般贸易、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都有所提高。同时,我国也在积极拓展国际经贸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际循环的范围更广、层次更深。2023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了2.8%。
第三,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们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显现,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2023年,农产品进口额比上年增长了5%,消费品增长了1.2%,能源产品进口增长了27.2%。产业体系健全,生产能力稳定的优势也得到了发挥,出口促稳提质带来了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整体好转提供了助力。2023年,我国货物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机电产品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9%。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也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达到29.9%。
康义表示,在看到国内国际双循环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大循环还存在一些堵点,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刻调整,国际循环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对分年龄组失业率统计作了两方面调整
康义表示,为更加准确完整反映青年就业失业状况,从充分考虑国情的角度出发,对分年龄组失业率统计作了两方面的调整,一是发布不包括在校学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二是增加发布不包括在校学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是为了更精准监测青年就业失业情况。2023年各月平均,我国16~24岁城镇人口中,在校学生占比六成多,近6200万人;非在校学生占比三成多,约3400万人。从我国国情看,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兼职工作,如果把在校学生包含在分年龄组内,会把在校寻找兼职和毕业后寻找工作的青年混在一起,不能准确反映进入社会真正需要工作的青年人的就业失业情况。测算不包含在校学生的分年龄组失业率,有利于更准确反映进入社会的青年的就业失业情况,给予他们更加精准的就业服务,制定更加有效、有针对性的就业政策。
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完整反映青年从学校毕业到稳定工作过程中的就业失业全貌。我国青年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近六成,多数青年24岁时刚毕业不久,尚处于择业期,一些人未就业或就业不稳定,至29岁时绝大多数已度过择业期,就业情况趋向稳定。社会各界非常关心青年刚走出校门时的就业情况,也非常关心他们毕业后一段时间内的就业情况。因此国家统计局增加测算发布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
关于发布方式,今后国家统计局将按月在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库中发布不包含在校学生的16~24岁、25~29岁、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公民可以在数据发布库中查询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