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类疾病在中医学中划属为神志病范畴。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气滞痰结、肝火夹痰、气滞血瘀、心脾两虚、肾虚阳衰等因素。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心脏主藏神、肾脏主藏志等,而精神活动则归属到五脏之中。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体内部各器官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平衡得以保持,也就是所谓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原则。
然而,当各种因素导致机体内部功能紊乱,阳损阴亏,就会引发相应发病。如果病症呈现出人的神志或者情感异常变化,便是我们所说的神志病。
相比于西医学,中医关于神志病的分类及治疗方法更为全面,效果显著突出。古代医籍《伤寒杂病论》中的医圣张仲景更是为我们留下了一张适用范围广泛的治疗精神类疾病的妙方。
柴胡,黄芩,姜半夏,党参,茯苓,桂枝,制大黄,龙骨,牡蛎,生姜和红枣。
每天用水煎服一次。待病情有所缓解后,需继续连续服药至少一个月,之后可以调整为隔天用药。
关于该药方的解释,具体为:
方中的柴胡、黄芩、半夏具有清热镇静之功效,常应用于寒热交替、胸口不适、心境欠佳等症状;
龙骨和牡蛎的镇定效果,性偏温和,常针对惊恐不安、心跳加速、失眠甚至是过度惊吓等症状进行治疗;
桂枝能够辅助治疗气逆之症;茯苓擅长治愈头晕目眩和排尿不畅等问题;
龙骨、牡蛎搭配桂枝、茯苓可治疗因心悸亢进而引发的各种精神和神经系统的问题;
制大黄则可清肝胆中邪热、促进胃肠道蠕动并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生姜和红枣二者都是保护肠胃、提升药物疗效的良品。
曾经有个患者,赵先生,42岁,患抑郁症两年后出现秋天穿冬衣、一直失眠、感到世界虚假,还觉得时间流失加快,继而慢慢转向躁狂的情况。
我针对他的情况,选择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与栀子厚朴汤联用。
据他的家庭成员反映,在服用了此药方一个月后,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特别是在服药初期,患者自述头脑会变得清晰很多,原先存在的失眠、夜间尿频、情绪波动大、语无伦次等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一旦暂停服药数周,病情就会再次恶化,继续服用,就又会好转。为了防止反复发作,我们还应坚持服用原方,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使疗效更加稳固。
在实际医疗过程中,我常用栀子厚朴汤来综合调治,其主要成分包括栀子、厚朴和枳实。临床上逾见不鲜的“心烦腹满,卧起不安”,即是栀子厚朴汤所应对的病情,这被广泛认为是焦虑症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栀子厚朴汤拥有优秀的顺气降逆以及抗焦虑效能。
将二者结合使用后,治疗范畴更加广泛,对失眠以及保持精神稳定的疗效尤为显著。对于众多患有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的病患而言,改善睡眠状况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品质。
实际上,有约三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可能转变为躁狂症,需要警惕的是,当抑郁症出现躁狂前兆时往往难以被察觉,以致于双相抑郁常被误诊为单相抑郁进行治疗,导致了抑郁症发展为快速循环型,长期无法治愈,甚至严重损害他们的社交功能,甚至危害他人安全、自我伤害以及选择自杀,这种情况十分严重。因此,及早识别和干预躁狂发作的先兆阶段至关重要,然而,这对于临床医师乃至患者家属都是一项挑战。这项研究成果提醒我将来需更加细致地进行识别和观察,毕竟许多的经验,都是从个例探索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