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人口负增长所引发的人口总量减少,将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提出:我国人口总量已达峰值,未来很长时间内将保持下降趋势。在人口总量仍然较大的背景之下,人口发展新形势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正面影响,但也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存在不确定的影响,在变局中孕育着机遇。
人口情况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情之一,中央已经明确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我国正在陆续出台包括生育支持、人力资本提升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在内的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这份报告建议,首先要延续人口数量红利,在推动充分就业和加快农村人口市民化的同时,也要满足和尽可能实现合理生育意愿。
人口总量减少的影响
人口总量减少的正面影响包括人口减少有利于相对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劳动力相对价格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人均发展绩效指标有望更快改善等。
报告认为,人口减少和结构变化在中长期改变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推动劳动力议价能力增强,提高劳动力相对价格和工资水平,从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在宏观上,也有利于改变中国当前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仅占51.7%的偏低问题。未来,新进入就业市场的青年减少,有利于推动青年失业率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下降。
负面影响包括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及其结构变化可能影响劳动密集型产业,养老金支付压力有所加大,局部地区出现人口分布失衡问题,高龄、困难老人照料负担加重等。
就养老金支付压力来看。近几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缴费收入低于支出,城乡居民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也需要财政补贴支撑,养老金支付压力较大。未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从当前的32%进一步上升,在现有养老金制度下,养老金收支缺口将面临较大压力。
报告还提出,人口总量减少和结构变化有三个方面的影响尚不确定,一是人口减少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速下降,二是人口变化与创新活力没有直接必然联系,三是人口变化不必然影响中国全球产业链分工优势。
报告建议,突出数量挖潜与素质提升结合、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结合、布局优化与资源环境持续改善结合,创造条件使人口变化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正面影响最大化、不确定影响尽可能转化为正面影响,以全面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将出现全球最大的老年人群体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对第一财经表示,2023年人口老龄化会进一步加剧,60岁及以上大约3亿人左右,老龄化水平21%上下。
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
1963年是新中国历史上出生人口数最多的年份,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1963年出生人口为2975万人。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此前表示,受1963年出生高峰影响,2023年将是我国老年人口净增长最多的一年。
报告显示,当前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4.9%,按照国际标准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 2030年将升至20.3%,基本达到重度老龄化社会。尤其是1962-1975年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3亿人将陆续变为老年人,中国将出现全球最大的老年人群体。
老龄化叠加少子化也带来了高龄、困难老人照料负担加重的难题。报告认为,人口减少趋势下,出生人口减少将加速老龄化,当前中国一人户老人超过3000万,失能、半失能老人超过4000万,到2050年可能超过1.2亿,照料困难和相关风险增多,甚至还可能出现临终无人陪伴、去世多时无人知晓等冲击社会伦理的风险。“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适老化改造与快速增加的老龄化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加剧。国内老年宜居环境建设不足,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医院、养老院、居家养老机构等养老服务机构缺乏,相关人才储备明显不足”,报告提到。
报告建议顺应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加重趋势,提升养老保障安全,构建老龄社会新发展模式,包括全面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掘老龄人力资本,大力培育银发经济。针对我国养老服务这一民生事业所存在的诸多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1月15日,国务院《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对外发布,这份意见提出4个方面26项举措,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文件要求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满足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完善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报告称,2022年末,中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了85万人,是1961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近12年内,中国先后出现了劳动年龄人口达峰和人口总量达峰两个重大转折点,并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人口素质提升等趋势性特征。
报告提出的实现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中,首要一条是延续人口数量红利。报告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人口和劳动力规模依然巨大,进一步释放人口数量潜力,是缓解人口减少的负面影响,延续人口红利最直接有效的战略,其中包括实现充分就业,尽可能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参与就业的比率,加快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和市民化进程,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推动农民工及随迁家人市民化等。学界普遍认为,提振生育、增加出生人口,是未来要集中发力去攻克的人口难题。
报告还特别提出,要满足和尽可能实现合理生育意愿。参考各国政策经验,支持生育要重点开展服务支持类政策,同时配套部分有效的经济支持类政策。具体的措施包括,大力兴办婴幼儿托育机构,提高幼儿园供给的便利性和普惠性。探索住房政策向多孩家庭倾斜;加强时间支持,规范设置和全面落实生育假期,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研究对多孩家庭实行累进制财政补贴;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将辅助生殖治疗费用纳入医保。加强文化支持,倡导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重视家庭建设,推进婚俗改革,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等。
举报/反馈

第一财经

1436万获赞 211.1万粉丝
第一财经 专业创造价值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优质财经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