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美颜,民国奇女子,因美貌和才情而闻名。她曾是白富美,却因接受西方思想而成为“交际花”,与3000多名男子交往。她渴望自由和男女平等,却因时代的束缚和家庭的反对而走向悲剧。她曾试图出家,但被红尘所困,最终在28岁时自尽身亡。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有用

民国时期,许多奇女子或因美貌,或因才情而闻名于世,也有女子因为众多“负面标签”而被历史记住。

余美颜身上的标签,就很独特,“用身体写作”“史上风流尼姑”等等,这些词即使在自由开放的现代,也是极具冲击力的评价。

她的一生,确实很“奇特”。

她从名副其实的“白富美”,变成了一个与3000多名男子行风流韵事,并将其写成书,最终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选择轻生的女子。

她的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家境殷实,情窦初开

余美颜,祖籍广东,生于1900年。父亲从事典当生意,家境殷实;母亲出身书香世家,知书达理。

她继承了母亲的美貌,从小就长得好看,加上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在少有女子读书的年代,她却已经读了很多书。

余美颜不仅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自幼学习琴棋书画,还有幸得以接触先进的西式教育。

却不曾想,这些开放的西方思想,开拓了她的眼界,也让她敞开了双腿。

在那个,女子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年代,余美颜就已经尝试身着薄纱衣服和露着大腿的短裤。

在学校里,余美颜因为出众的外貌、优异的成绩,备受瞩目,常常是男生们议论的焦点,还会有男生放学尾随她回家。

面对关注和追求,余美颜毫不害羞,甚至满满的成就感。

但是,这在礼教森严的余家却不被允许。

余父怪责女儿的轻浮的行为招来众多狂蜂浪蝶,因此强迫她退学,改为请老师在家中授课。

从此,余美颜与书籍为伴,更是开始阅读大量的外文书籍。

书籍里,关于自由、男女平等、解放天性的内容,强烈冲击着余美颜的感官,唤醒了她的自我意识。

她的内心更加渴望自由,渴望男女平等。

15岁,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因此她也渴望那种没有任何束缚的自由恋爱,对爱情有着丰富而美好的幻想。她还将内心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并向报社投稿,展现了最初的文学才华。

17岁那年,余美颜迎来了自己的初恋。

对方是邻居家的哥哥,彼此一见倾心,迅速坠入了爱河。

她称呼他“渤海九少”。

两人都接受过西方教育,拥有共同的话题,生活态度也极其相似。因此,他们常常在公共场合打情骂俏,毫不在意他人投来的异样眼光。

一次,两人在海滩玩耍,身穿泳衣的余美颜一颦一笑吸引了现场媒体的注意,并被镜头记录下来。

照片刊登后,余美颜一时间被推到了舆论的中心。

有的人赞叹她的美貌,但更多的人唾骂她“伤风败俗”,这其中就包括了她的父亲。

余父插手断绝了余美颜与渤海九少的来往,烧掉了她的泳衣,并将它囚禁家中。

被禁锢了身体自由,反而加深了余美颜对自由的向往,甚至滋生了强烈的叛逆心理。

与此同时,生活的枷锁已经向她伸来。

失败婚姻,让她误入烟花深处

余美颜18岁那年,当地富商的儿子谭祖平对她一见钟情,上门求亲。

余父早已希望为余美颜谋一个婚事,让她定下心来。他觉着两家门当户对,结成亲家未尝不是一桩良缘,或许还对自家生意有所助力,便欣然答应。

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看似理所当然。

但是,对于长期接受西方开放、自由、平等思想的熏陶的余美颜而言,她怎么甘心就这样嫁人。

为了拒绝这门亲事她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还一哭二闹三上吊。但事实证明,没有人在意她的想法,所谓的婚姻自由,也不过是余美颜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

好在谭祖平温文尔雅,相貌端正,对余美颜也十分疼爱。两人的先婚后爱的婚姻生活,也称得上幸福甜蜜。

但是,好景不长,没过几年,谭家的生意逐渐败落。为了解决财务危机,谭祖平奉父命远离家乡,赴海外经商。

余美颜本想一同前往。可是,封建守旧的婆婆却认为,女子应该待在家里伺候公婆,拒绝了她的请求。

余美颜只能含泪送走丈夫。

但是作为接受过社会先进思潮的女性,她无法忍受自己长时间独守空房的寂寞。

而且,在家中,公婆对其诸多不满,甚至将家境败落的原因怪罪到她的身上,小姑子也时不时找她麻烦。

忍无可忍之下,余美颜离家出走了。

她一路逃到了广州,却不曾想,正好赶上前海军总长程璧光被刺身亡,广州城内警惕防备森严的时候,她大胆的穿着不禁引起了警察的关注。

而在余美颜的视角里,她以为是谭家人派人抓她回家,表现得十分心虚,不太配合。最终,警方误以“形迹可疑”为由,将她逮捕了起来。

这时,谭家确实也发现了余美颜逃跑的事。余美颜的婆婆满腔怒火,冲到余家兴师问罪,还逼着儿子休了这个儿媳妇。

余父自是对女儿十分失望,再听说她在广州被捕,更加恼火。最后还是余美颜的舅舅将其带回了家。

为了改掉女儿的“顽劣”,余父将回家的女儿送进了“习艺所”。

习艺所,本用来关押犯了轻微罪行的罪人,通过学习生活技能,劳动改造犯人的思想。

习艺所里的生活磨灭了余美颜对生活的所有希望,经过一年的煎熬,她终于重获自由。

经过一年的煎熬,余美颜终于重获自由。但此时她已性情大变,与家人决裂,也不再考虑任何人的感受,彻底放飞自我。

接下来的种种操作,让人叹为观止,也使她成为“民国奇女子”。

流连风月,成“交际花”

从习艺所出来后,余美颜觉得自己终于挣脱了家庭和婚姻的束缚,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开始流连于歌舞厅、赌场等娱乐场所,成为著名的“交际花”。

她认为身体是自己的,只要自己乐意,和多少男人有各种关系都可以,根本不在意外界的评论。

当然,她并不屑于廉价地出卖色相。

凭借美貌的外表和泼辣大方的性格,她广泛结交各类贵公子。

依靠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第一段婚姻的经历,她深知男人的需求和喜好,轻而易举地,让这些贵公子们心甘情愿为自己花钱。

余美颜很快就利用“身体优势”打入上流社会。传闻,当时广州许多军政人员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媒体都以“奇女子”来称呼她。

不过,纵使流连在众多男人之间,余美颜仍然渴望着真正的爱情。

一次偶然的聚会,余美颜结识了一位香港何姓富商。

一时间,他被余美颜的美貌冲昏了头脑,根本顾不得世俗偏见、家人反对,执意纳她为妾。

对于余美颜而言,能够再次拥有一个家,比做“正室”更加重要,也心向往之。

婚后,富商一开始自是对余美颜万分宠爱,每天都给她零花钱。

余美颜恃宠而骄,常常通过撒娇的方式来索取更多的零花钱,再肆无忌惮地拿着这些零花钱流连于风月场所,花天酒地,挥霍无度。

短短几个月,富商便对她腻烦了,更别提包容她的所作所为,以“放荡不羁,挥霍无度”为由与余美颜结束了婚姻关系。

离婚后,余美颜再次将自己放逐在酒池肉林中。

但是,行事大胆出挑的余美颜难免得罪了很多广州高官。他们以“伤风败俗”为由将她进行了驱逐。

无奈之下,她来到了上海。

到了上海后,余美颜没有任何收敛,依旧混迹于各种风月场所。

直到25岁这年,余美颜遇到了一个“官二代”。

他对余美颜展开了疯狂且热烈的追求,甚至还送她一座别墅,扬言要给她幸福生活。很快地,余美颜就放纵自己,再次陷入对爱情和婚姻的无限期许中。

两人还共同搬入了对方租用的乡村别墅,过上了同居的生活。

然而,很快这件事就传到男方家人耳朵里。听闻儿子交往的对象是大名鼎鼎的“交际花”,男方父亲勃然大怒,直接将儿子软禁在家。

后来,男方的父亲更是利用职权,略施小计,成功威胁余美颜离开了自己的儿子。

感情再次受挫的余美颜,只身前往美国生活。

在美国,余美颜重遇了前夫谭祖平。

她回忆起往日种种美好,萌发了破镜重圆的念头,向对方提出了复婚的要求。

不料,谭祖平果断拒绝了。

他告诉余美颜,自己也曾挂念她,打探她的下落,但听闻了她这几年风生水起的生活,不堪入耳的传言,已经无法再接受她。

他还声称,自己已经有了结婚的对象,不会再与她复合。

备受打击的余美颜选择回到广州,整天和行尸走肉过着糜烂的生活,并开始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书稿,取名《摩登情书》。

书中,她大胆叙述了自己与3000多名男子交往的感情纠葛,更是详细描述了诸多生活细节以及趣事,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

她甚至声称,自己和数千男子纠缠,并不是有感情,只是玩弄男子的伎俩。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大卖特卖。

出版社赋予她的标签是:“用身体写作的第一人。”甚至就连《申报》《大公报》这些知名媒体,都争先恐后对她进行采访。

出家未果,以极端方式结束一生

渐渐地,余美颜也开始厌倦眼前声色犬马的生活。

在27岁那年,她选择放下所有往事,遁入空门,削发为尼。

可是,曾经的那个“官二代”再次出现在余美颜的生活中。他垂涎余美颜的美色,贪恋曾经的温柔乡,想要与她再续前缘。

此时的余美颜却早已将这段感情抛诸脑后,更清醒地明白,他们之间没有未来。

得不到肯定答复的“官二代”,频频踏足骚扰,对尼姑庵不允许世俗男子随意进入的规定视若无睹。

除此之外,一些爱慕者和记者也时常光顾,一次又一次老乱庵内的清净生活。

住持表示她尘缘未了,凡心为死,拒绝让她继续留在佛门净地清修。

无奈之下,她只能离开了。

离开寺庙后,余美颜心灰意冷,感叹自己本想躲开这世俗,不曾想世俗根本不肯放过她,就连佛门也容不下她。

1928年,余美颜坐上了从香港赴上海的轮船,她站在甲板上一言不发,时而落泪,时而大笑。待轮船行驶到海洋深处,余美颜纵身一跃,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8岁。

她在遗言中写道:既无人生乐趣,不如逃离这个污浊世界,在此黑暗社会偷生,毫无生趣,非一死了之不可只愿来世或可做一纯洁女子,得到真正自由。

后来,余美颜生前好友杨耐梅,在她去世后,用她的经历作为背景,拍摄了无声电影《奇女子》。

不得不承认,余美颜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

她是幸运的,在许多女性还被拘于闺房之时,便拥有了进学校接受教育的权利。

她也是不幸的,纵使她的父母思想开放,却并不前卫。他们不能接受女儿超脱礼教的生活,更是采取了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养成了余美颜的叛逆。

也许正如余美颜所言,她的一生流连在3000多名男子之间,情路上可谓热闹非凡。

但是,她又是孤独的,对欲望、爱情、家庭、自由的追求让她冲破世俗的束缚。但在旧社会的沉重枷锁下,她的举动逐渐把自己推上一条无法挽回的路上。

她曾说:“与其说我是游戏人间,不如说我是极度渴望自由。”

她渴望自由,却用了最极端的方式,最终为自己放飞自我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纵观她悲剧的一生,其实都源于那句话:“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对自由的误解。”

余美颜曾得以拥抱“自由”,但她最终没有真正理解“自由”,才会让自己被“自由”揉碎、蚕食。

#优质作者榜#
举报/反馈

素弦读书品历史

1861万获赞 24.8万粉丝
说文化,看历史,观百态,聊人生。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活力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