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女子10米跳台上,全红婵再次上演“水花消失术”,最终她以7名裁判亮出10分的成绩获得满分,逆袭夺冠。
全红婵再次被国人熟知、认可。
之所以说逆袭,原因在于这位16岁的小姑娘,仅在几个月前,刚刚错失世锦赛和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两个重要的冠军。
一连串的失利无疑给全红婵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无尽的挫败感。
面对女儿接连失败,全父却平静地在社交平台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每一个孩子在外面都不容易,天下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坚强的后盾!”
孩子比赛失利,父母的淡定包容,最终成了全红禅逆风翻盘的最大底气。
父母情绪稳定,是孩子直面人生困境的最大动力。
黄杏贞曾说:“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们的情绪智慧,那些大喊大叫的父母,总会错过孩子成长的机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问题,一定是父母的情绪先出了问题。
最失败的家庭教育莫过于:母亲焦虑,父亲易怒。
妈妈越焦虑,孩子越痛苦
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朋友绝对堪称“鸡娃凶妈”,凶到什么程度?
女儿刚上幼儿园,她就开始辅导女儿小学课程,阅读算术英语一样没落下。
果然,上小学后女儿成绩优异,这更坚定了朋友鸡娃的决心。
于是,小学未毕业的女儿又开始接受初中课程的教学。
然而,就在朋友高兴地分享她的“育儿经”时,四年级的女儿成绩却严重下滑,最糟糕的一次是倒数第九名。
不可置信的她,立即请了各种私教给女儿补课,但女儿的课业依然没有任何起色。
焦急的她责备女儿:“我费心费力,你为什么不争口气。”
没想到,回应她的是女儿的苦苦哀求:“妈妈,求求你,不要再逼我学习了,好吗?”
可惜,相对女儿的痛苦,她更担心女儿考不上好大学。结果,被逼急的女儿在卧室烧掉了所有教科书,得亏发现及时,差点引发一场火灾。
揠苗助长的道理,每个家长都懂。匪夷所思的是,在焦虑情绪的催化下,很多妈妈开始身体力行,结果孩子却遭了殃。
焦虑情绪下养出的孩子,身心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前段时间,一个话题冲上了热搜榜:
“一个焦虑的妈妈,对孩子的杀伤力有多强。”
对此,台湾著名心理学家、教育专家洪兰教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孩子因早产肚子里有空气,导致天天晚上哭闹,这让妈妈很紧张。
即便孩子长大了,每次放学回家第一句话,妈妈依然会担心地询问:“今天肚子有没有疼”。
本来孩子已经没有任何事,但妈妈一遍一遍地刻意提醒,孩子的肚子开始作祟了。不仅上学疼,运动疼,就连走路也疼。
后来,凡是孩子不愿面对的问题,孩子都喊肚子疼。
故事结束,洪兰教授呼吁:母亲无端的焦虑会传递给孩子,徒增自己的精神负担,也让孩子变得急躁不安。
母亲的焦虑点,就是孩子的痛点。心理神经学上管这种现象叫“情绪感染”。
一个焦虑的妈妈,只会让孩子在担忧和恐惧中痛苦长大,他们的人生每一日都被阴霾笼罩。
焦虑的妈妈,只会养出一个痛苦的孩子。
爸爸的坏脾气,是孩子性格缺陷的伏笔
耒阳市曾发生这样一件事:
一个孩子(小王)放学后,向父亲声称,同学小徐抢走了自己300元钱。
盛怒之下的父亲,提起钢管就把小徐殴打成重伤。
然而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经过警方的调查,小徐根本没抢钱,而是小王自己偷了钱,害怕父亲打骂撒的谎。
美国卫生组织曾提出,父亲的功能是:恰当规训孩子,引导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边界。
然而脾气暴躁的父亲,却成了孩子行为出错的源头。
惊恐的孩子只会琢磨,“这事该如何不被我爸发现”。
想问题的方向错了,孩子解决问题的动作自然会变形。
易怒的爸爸,是孩子逃避问题的开始,也是自卑的源头。
响彻奥地利的文学家卡夫卡,在爱情上,他忧郁,所以三次订婚,三次退婚,终生未娶;
在事业上,他自卑,即使被公认为天才,他依然对自己的作品不自信。
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源头,皆来自他的父亲。
《致父亲》一文中,他写过这样一段话:
“你没有真正打过我,可是你的叫嚷声、涨得通红的脸、急匆匆解下裤子皮带要打人的样子,对我来说比真的打在身上更可怕。这些都让我感觉像绞刑,无比折磨人。”
即使临终,他依然不敢承认自身的价值,他以摧毁自己的方式请求挚友马克思,在他死后,烧毁他所有的日记,手稿和札记。
他如此痛苦地回顾自己的人生:
“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写着‘我粉碎了一切困难’,我的手杖上则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
心理学有个名称叫“原生自卑”,它诞生于孩童时期的创伤,主要是源于“吼叫式”家庭教育。
暴躁打骂,从来不是教育,而是父亲的情绪发泄,它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体罚”。只会摧毁孩子的自尊,掐断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乱发脾气的父亲,是孩子一生的悲哀,也是家庭的毒药。
父母稳住情绪,孩子才能稳住人生
有句话说得好:很多教育的问题,看似在孩子,其实“根”在父母。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教育,从来不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较量,而是妈妈和内心的恐惧搏斗,爸爸和自身脾气的和解,是父母情绪的一场合谋。
唯有妈妈有温度,爸爸懂克制,才能滋养出一个积极主动,自信向上的孩子。
1、妈妈有温度,孩子成长才能积极向上
英国作家洛瑞·李这样回忆自己的母亲。
“虽然当时处在一战末期,但在我的孩提记忆里,四季都充满欢乐。
这一切都只因为我有一个无论身处何境,都有一个坚强乐观的母亲。”
母亲的角色应是拥抱、接纳,帮助孩子解决饥寒交迫。
一个有温度的妈妈,可以让孩子看到生活的希望,人生纵使再难熬,他们总能寻找到光,向阳而生。
2、爸爸懂克制,孩子行为才有正确方向
有个育儿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她逛一家图书超市,突然听到一堆图书掉落的声音。
她循声望去,地方一片狼藉,而一个拿书的小男孩和他爸爸站在那里,面面相觑。
这位育儿专家以为接下来会是一场“大型育儿现场”。
然而,让她吃惊的是,爸爸逗趣地朝大家解释,“这孩子力气真大,本来想拿一本书,结果却拽倒了一柜书……”
接着父亲开始弯腰捡书,孩子则负责把书放回书架上。
正是父亲心平气和地引导,才有了孩子一起收拾残局的行为。
《走出荒野》中有这样一句话:
“父亲的任务就是教会孩子成为战士,给他们自信,让他们在需要的时候,御马冲锋。”
3、孩子的问题,关键永远在父母
四川新晋女首富,新希望六合董事长刘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回忆自己的一路成长,是父母的从容不迫,给她留足了时间和空间自由成长。
这让她,纵使隐姓埋名多年,深入基层,也能以黑马的姿态呈现。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教育和童年礼物,莫过于稳定的情绪。
焦虑易怒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而非“垫脚石”。
父母淡定从容,孩子才能稳住自己的人生。
毕淑敏在《家问》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一花一世界,一家一宇宙,婴儿降临世上,家是包裹他的蛹壳。
倘若家中住满健康的爱的花粉,她就吮吸着它用爱的字样构建自己的听觉嗅觉味觉,渐渐地酿成心中小小的蜜饯。
唯有父母淡定从容,孩子才能努力向好向前,酝酿出成长最大的动力;
唯有父母温暖包容,孩子才能在混沌迷茫中,找准自己人生的方向;
唯有父母积极快乐,孩子才能被爱的花粉浇灌,酿成世间最甘甜的蜜。
愿父母在育儿路上,多一些淡定从容,养出幸福又自信的孩子。
作者简介:琦子,富书团队作者,永远热爱笔下的文字,文章: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重磅推出新书《屏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