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抢占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制高点、提升合肥市“新三样”发展优势、擦亮合肥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1月15日上午,合肥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进行首次大会发言,多名政协委员就合肥创新发展、民生福祉、城市建设等领域,分享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骆岗公园打造全空间无人体系
近年来,合肥依托科创、产业优势将空天信息产业纳入先导产业重点发展布局,汇聚了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创新平台超百家,初步建立了空天信息产业体系。
合肥市政协委员,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兼研发中心主任胡迪建议,要加强空天信息产业规划,编制关键技术研发清单、关键零部件国产替代清单、应用场景清单和产业链全景图等“三单一图”,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明确任务举措。
胡迪建议,构建城市空中交通体系,开拓低空飞行运营场景,以空天信息产业支撑低空飞行器在城市各领域的应用,以骆岗公园•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示范项目为抓手,围绕低空经济吸引空天、低空前沿科技企业和产业链重点项目落地,打造先导产业新地标。
同时,定期发布一批空天信息应用场景,力争在通讯互联网、国土安全、位置导航、智慧农业、安全应急、环境监测、巢湖治理、江淮航运、港口物流等领域形成应用示范。
让“新三样”焕发新光彩
2023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表现格外亮眼,2023年前11个月,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80%,出口总额超240亿元,在拉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肥市政协委员,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汪思保建议,规划物流园区、创新共享仓储对接机制、支持合肥中欧班列争取铁运计划等,建设与产能匹配的物流能力。
同时,突出智能化的场景赋能方向,系统梳理光伏和储能可运营场景资源,在电网调度、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建筑、分布式光伏等领域加快发力,抢占能源网络和工业互联网融合“生态位”。
另外,以全价值链碳中和为目标,支持江汽、蔚来、比亚迪、国轩高科、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建设零碳工厂、牵头建设零碳园区,带动上下游企业实施供应链减排技改。
生产性服务业亟待壮大
近年来,合肥市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占GDP比重保持在6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提高。但与先发城市相比,距离大体量制造业融合发展需求还有差距,产业生态有待进一步提升。
农工党合肥市委员会的政协委员段婷婷、卞华玉等建议,选取研发设计、软件信息、现代物流、科创金融、检测认证、法律咨询、高端猎头、知识产权等产业需求强烈的行业重点培育发展,优先提升包河区国家级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科大硅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等平台载体,打造与“6+5+X”产业集群体系相融、匹配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
同时,借鉴江浙地区模式,探索采用符合两业融合特点的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改革,鼓励采取盘活存量土地(商办楼宇)、先租后让等方式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聚焦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和团队需求,将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纳入市级人才政策支持范围,探索柔性人才使用机制,引导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高端人才来肥发展。
环巢湖文化地标可对标“阿那亚”
合肥市政协委员、合肥许建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设计师许建国是土生土长的合肥人,这些年,作为一名以设计师为职业的政协委员,参与了合肥罍街、半边街、红星路等一些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经过更新改造,主城区在提升品质形象、拉动居民消费、丰富新型业态、激活文化活力方面有长足进步,催生了一些市民常来常往的网红打卡点。”
许建国认为,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国际湿地城市”,合肥坐拥丰富的巢湖资源,构建“环巢湖文化新地标”有着天然的优势。他建议,对标阿那亚创意社区项目建设,深度挖掘巢湖特色文化底蕴,打造兼具优美自然环境、人文情怀、情感价值和品牌传播力的IP,建设以大型湿地公园为文化符号、具有省会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特质的地标性文化空间。
为孩子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合肥市政协委员,巢湖市教体局局长方华胜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并建议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润心”工程,分级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综合协调机构,构建“政、校、企、研、医、家庭”六位一体心理健康关爱网络,形成各方协调联动的育人合力。
另一方面,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以规范作业管理为重点,杜绝超前教学、超量作业、违规考试。同时,聚焦课堂教育教学,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向45分钟要质量,让课堂更高效。并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顶格处理教师有偿补课,把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快乐成长。
方华胜还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在新生入学、期中期末考试前后等重要节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刘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