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是一门沟通的艺术,而心理咨询师大多则只是一帮相对专业的陪聊。

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患者的某些矛盾长期无法得到化解,仅靠“聊天”确实是有可能治愈心理障碍患者的,就像有的人竟然会被传销洗脑一样,这并不稀奇。但相比于治愈,这种“聊天”却更有可能会加剧患者的心理症状,在13岁以下的患者群体中尤为明显。

13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心智尚未成熟,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共情能力极弱,比如某些在成年人看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事实或道理,但在他们看来却是非常地难以理解。因此让这类患者去做心理咨询就等于是做了个寂寞,你可以想想小时候长辈们跟你讲过了多少的道理,可你哪样能真正听进去的?这都是一个道理。

有的人可能会说,正因为这些低龄患者的心智尚未成熟,因此他们人格的可塑性很强,这恰恰更有利于咨询师们的引导。这个说法对,但又不对。对是因为低龄患者由于人格可塑性强以及现实矛盾并不尖锐,他们确实更容易被彻底治愈,而不对的是,心理咨询师却很难治愈他们,主要原因有二:

1.“塑造”当然既包括“积极塑造“,也包括”消极塑造“,而由于这些低龄患者普遍缺乏上边提到的那种共情能力,这意味着咨询师对他们的积极塑造基本上是无效的,既然积极塑造无效,那么患者就必然会对自己进行消极塑造,因为矛盾的双方从来都是在做着零和博弈的。这个逻辑很简单,这里就不需要详细铺开来说了。

2.上边提到过,心理障碍的产生是由于患者的某些矛盾无法得到化解,如果咨询师成功地帮助他们化解了矛盾,那么恭喜这位咨询师,他达成了咨询目标。但99%以上的情况是,咨询师们的注意力通常都在于“转移”而非“化解”,他们会通过转移患者的矛盾来实现自己的业务目标,他们是赢了,但患者与患者的家庭却输了。

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有的孩子因为厌学而由焦虑转向了抑郁,表面上,他们的主要矛盾是“讨厌学习”和“必须学习”,咨询师想通过“话聊”来化解他们的这种矛盾几乎是不可能的,愚蠢的咨询师几天就能把这种业务谈崩,而那些聪明的咨询师则会通过转移患者的矛盾,来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他们的好感度,从而让业务得以持续。

怎么个转移矛盾法呢?比如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患者的厌学是由于家庭教育或家庭环境造成的。这里一共转移了两处矛盾,一是由于咨询师对心理障碍的肤浅认知,把患者的心理冲突转移到了学与不学之间,这忽视了心理障碍的本质,只将它看作是一种厌学行为; 二是由于咨询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把患者自身的矛盾转移到了患者与其家属之间,这同样忽视了本质,把心理问题当成了一个教育问题。

相信有很多的患者家属都深有体会,就是原本孩子的问题,可到最后都变成了家长的问题,这其实就是被转移了矛盾。

这种转移矛盾的危害非常之大因为一旦让孩子产生了类似于“我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完全是因为父母的过错”的认知,那么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与教育当中,当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包容时,孩子的诸如懒惰/虚伪/侥幸/自恋等人格缺陷就必然会被放大并不断强化,这些人格缺陷只会让孩子的心理障碍更加频繁地复发且越来越严重;而当父母不能给予孩子充分的包容时,那么就大概率会陆续触发孩子的诸如固执偏激/蛮不讲理/撒谎成性/自残轻生等恶劣行为,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行为,那么说明你孩子的人格缺陷问题已经大于他的心理障碍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是13岁以下呢?简单讲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都既无社会矛盾也无感情矛盾,只有家庭矛盾可以被转移,或说最容易被转移。

其实,无论什么年龄段的患者我都不建议去做心理咨询。因为在中国,你以为的心理咨询师是像电影里那样的兢兢业业无所不能,但实际上的咨询师,他们只在意陪聊一个小时能挣50还是500,以及下班后能打几局游戏而已。至于你的孩子能不能治好,讲真的,这跟他们有啥关系?

举报/反馈

心有余计

140获赞 35粉丝
心有余计,让策划走进生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