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省泉州市培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子夏的学生问子张关于交往、交友的问题。子张说:“子夏是怎么讲的?”学生回答:“子夏说可交的就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绝”。子张说:“跟我听到的不一样:君子尊重贤人,也接纳普通人,嘉许好人而同情能力不足的人。”
子夏厚道老实,孔子以慎交而诲之,免其泛交而受骗;子张好胜偏激,孔子以泛交而诲之,制其偏狂之弊。
阅读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和交友思考,选择子夏或子张一方的立场,撰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立论,并反驳对方的观点。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围绕“交友”(交往)这一话题展开说明。子夏从“自我”品德的高标准出发,强调交往的对象标准,值得交往的人才能与之交往。子夏所言“可者”,直接理解就是“值得交往的人”,根据《论语》的基本思想,这个“值得交往的人”应该理解为道德品行高的人。子张对交往对象没有选择,主张与所有人都要交往,只是交往态度有所区别。二者的观点可理解为交友有条件和无条件。
第二段则解释了两人的交友主张为何会有区别,这一解说可归结为选择朋友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最好能扬长避短。
试题要求以“交友”为核心论点,选择子夏或子张一方的立场,自拟论题撰写一篇辩论稿,为自己的观点立论,并反驳对方的观点。对此,若赞同子夏,可立论为交友需要确定原则,即需要条件。据此分析原因,彰显好处,从反面分析滥交朋友的害处,从而反对无条件交友。赞同子张,可立论为交友不需要条件,四海之内皆朋友。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方面分析,反对对方,可以从有条件的交友自私,不是纯粹的友谊角度论证。
【立意】
1.交友需条件,交友要谨慎。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对朋友要宽容。
4.不为交友设障碍。
【例文】
交友有条件 交友应有道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方认为子夏的立场是正确的。交朋友必须要有条件,因为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可能使自己成长、人生幸福;坏的影响则可能导致自己身败名裂、人生凄惨。所以交友这件事关系重大,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慎交友、交好友,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应该有所选择。
关于如何交友,我方认为,可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要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群书治要·论语》告诉我们要“无友不如己者”,“如”是“似”“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结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才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共同进步。
其次是要结交有德行的朋友。楚国有一个善于看相的人,楚庄王向他请教其中的奥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给人看相,只不过是善于观察这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如果这个人他所结交的朋友都能够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敬长辈、淳厚善良、行为谨慎、畏惧法律,这样的人,家庭会一天比一天过得好、身心也会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称为‘吉人’。”可见,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人的成长和命运,因此一定要与德行高尚之人交朋友。
最后要明了交良友的益处和交损友的害处以自勉。《群书治要·孔子家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贤德之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会成为贤德之人,反之亦然,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人虽然本性质朴美善,心地聪明智慧,也必须请教贤师教导,选择良友相交。因为如果人得到真正贤明的老师,并向他学习,那么他每天听到的就都是尧舜禹汤的道理;如果人得到好的朋友,并和他交往,那么他所见到的就都是忠诚信实、恭敬礼让的品行。这样,人每天在道德方面不知不觉地不断进步,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反之,如果人所结交的都是无德之人,所听的都是诈伪的言语,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贪图利益的行为,那么就会致使自己即将遭受刑罚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年轻人正处于事业的起跑线上,能否交到好的朋友,直接决定了自己的前途命运。我方坚决反对对方的观点:无条件的交朋友。切不可没有选择的交朋友,以朋友多而自喜,曾国藩说:“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鉴于此,年轻人务必要“亲君子,远小人”,选择结交对自己德行提升有帮助的朋友,正如古人所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好的朋友,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帮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交友必须有条件,要交“值得交往的人”。
谢谢大家。